我是烟雨人 ▷

书山有路“和”为径邂逅红尘

发表于-2008年09月27日 上午11:11评论-1条

冰心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是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以和谐为基础。家庭失去和谐就会淡漠亲情,乃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家失去和谐,就会危机四伏,乃至祸起萧墙,四面楚歌;社会失去和谐,就会停滞不前,乃至动乱纷纭,贻害无穷。由此可见,和谐是人类社会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同样,读书之法也贵在和谐,这种和谐的内涵就是:一以贯之,依法治学,循序致精,和乐荡漾其中。

初涉读书事,往往一曝十寒。书是一个万花筒,书中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书中有朝暾夕月,落崖惊风;书中有曲壑蟠涧,危崖崩壁。初学者或胸中漫布疑云,不得通其意,以为读书甚难;或偶有所得,欣然忘形,以为读书甚易。凡此种种都会心生怠懈,不肯潜心学习,最终也只能怠忽间断而无所成。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圣人的治学之道亦不过“坚持”二字。学在精,贵有恒。惟有终生不懈,才能于学有益,神驰万方 。

读书人中不乏有勤勉异常终生不懈之人,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不能依法治学,自然不会有所成。古代有一位虔诚的佛教弟子,想到西方去朝拜佛祖。师傅告诉他,“日出东方,欲至西土,背日而行。”弟子默记于心。于是他上午背着太阳向西进发,下午却又背着太阳向东前行,结果可想而知。读书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像上面的僧人一样,断章取意,不知变通,做出南辕北辙之事也在所难免。

喜好读书的人往往又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不肯潜心于一。研究事物常常未启其端,已欲探其终,结果自然收获甚微。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进锐退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循序致精方是读书之法。书中真谛也只有细嚼慢咽,方能吸收 。

读书需要和谐,而这种和谐指的是不与事物冲突却能收获最好的东西。其最高境界当是孔子的“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读书人从容涵泳于书海之中,或因寄所托,潇洒尘外,或兢兢业业,宵衣旰食。虽取舍异殊,然皆乐此不疲,书中真味,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古人云:入其境,会其意,李太白梦游天姥,文笔恣肆,意境瑰丽;杜工部魂留汉江,黄和滚滚,木叶萧萧……

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老幼有依,这是社会的和谐……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

书山有路“和”为径。和谐是一种极致,更是一种追求。在学习中,和谐指的是不因知识的繁多而不知取舍,不因流派的纷争而混淆视听。和谐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在学习中,和谐指的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我想,只要我们能选择和谐的读书之法,一以贯之、循序渐进,自然会达到“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境界!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邂逅红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第一次听说。读了几十年的书,感觉白读了,从现在起,得追求和谐的读书法了。

文章评论共[1]个
邂逅红尘-评论

学习是一种境界,学习是一种爱好,学习更是一种追求。at:2008年09月28日 上午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