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哪儿是家 (散文)金矿

发表于-2008年09月27日 早上9:15评论-0条

哪儿是家 (散文)

金 矿

“哪儿是家”这个问题是人类千古不朽的永恒话题。也是一个极其含糊又难答的问题。从自然环保角度去理解,从人生旅程角度去感慨,从社会历史角度去融会,从现代意识角度去引然,它的答案就自然各具型态了。在颠沛流离的街头,那些流浪的乞丐们会乞讨地盼望着:“哪儿是家”,而一个伟大的人物曾站在社会与时代的高山之颠忧国忧民的时候也会有着这深沉的思考“哪儿是家”,是啊,我们每个有血有灵性的人在怅惘的时候都会扪心自问:“哪儿是家”?

提到哪儿是家,我不禁想起了我们中国抗战前期著名的流亡歌曲中的句子:“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可爱的故乡。”难忘啊,“九一八”,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东北沦陷了,关东的百姓被侵略者赶到了中原,那危亡时的苦难当然就会记怀家的温暖。是啊,在流亡的时候,在失所的日子,这个发问是一种揪心的惆怅,是一种茫然的向往,也是一种深沉的欲望。

“哪儿是家”,原始解释可能所指的范围很小,只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栖息的那个小房子。当时家的观念也许就是能够挡风遮雨,能够在里面安全地休息。随着日月轮回、星转斗移,人们生活的范围已经逐步旷达,这个家的指代也逐渐扩大。现在通常是指一个人或者一种生物的归宿地。或者说需要在那里长期生活的地方。

有人把家分成“小家”和“大家”,“小家”是指家庭的小圈子,大家则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家庭,我小时候就听到了保家卫国的政治口号。从战争中走来,那时候国人把这个“大家”看着是异常神圣的。这就叫有国才有家。

人们不会忘怀,在那个狂热的年代,这个“家”曾一度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那些年轻的城里热血小伙子大姑娘接受了红色革命教育的熏陶,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思想驱使下,下农村,奔边疆,有祖国处处是我家的去向和归宿口号,那叫党叫干啥就干啥,人类解放我解放。那时家的概念开始有了广角的延伸,在斗争的冲浪中,也有好多人为了“家”的正义而蒙怨。

什么是家,家是温暖,家是关爱,什么是家,家是花园,家是港湾,我还听一位诗人说的很形象,说是家是鸟巢,家又是羽毛,这也许很有理论,只是大小的区别。小鸟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是最自由自在的动物,它尽管经常喜爱在大自然中展翅飞翔,但天晚了,它还是要回归到心爱的鸟巢。要说家是羽毛,也特别形象,因为大自然是所有生物的家,特别是蓝天里,可以摆脱那种地球上那些水土等的羁绊,在很清新的半空中翱翔,它不依靠羽毛靠什么,这是一种力量的家,这是一种运动的家,这是一种生命的家。

“哪儿是家”,这往往是迷茫者的一个话题。是啊,在迷失方向的时候,在生活无措不能把握自己的时候,在他乡的土地上遇到严寒的时候,往往就会想起家的温暖,就会想起家中那些可亲的亲人,就会想到那种在家无限自由的感觉。所以他只好怀着怅惘、怀着眷念,从思维中搜寻、在焦虑中盼望哪儿才是自己美好的家。

“哪儿是家”,不是虚拟的梦幻,是一种脚踏实际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奋斗者的憧憬和源泉力量,他们有坚定的信心在寻找,有目标的前行,有情感的选择,这样迷茫的人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家。这样“哪儿是家”这一众人关注的问题就会找到很满意的答案。

“哪儿是家”这种寻求的发问也包含着一种挚爱的哲理,尽管谁不说俺家乡好,但年轻的同胞们要把家的嘱托、家的希望牢记在心头,舍小家,为大家,走向广阔天地,“他乡也有好风景”,天涯何愁无芳草,人生天涯处处家。一个人千万不能沉醉在“哪儿是家”的迷茫和沉沦,要从“哪儿是家”的认识中找到清新和温暖。要把“哪儿是家”当成设问句发问,然后自己很自然地进行解答和释疑。这自己思维的心海中确定家的方向和位置。从而再振作精神来建设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

是的,在家这个大概念下,包含着家庭、家人、家族、家园、家产、家风,都是一种归根的眷恋,都是一种忘我的情怀,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一个迷茫的人只有找到家的感觉,认识到哪儿是家后才能有信心去建设家,美化家,做家的主人、家的卫士、家的文明使者。

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只有阳光心态的人、奋发图强的人就很容易清晰地理解这个问题:“哪儿是家”……。

赐教处: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南闸文化站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理想和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