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这座依水而建,有着2500多年历史,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并曾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誉的城池,有一条叫文渠的城市河蜿蜒曲折,流过九街十八巷,流过多梦的百姓人家,通往城外的大河,通往黄河长江,通向全国。
文渠同文通塔、镇淮楼、韩侯祠等名胜古迹一样,是楚州古老文明的象征。沿文渠两岸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文渠的桥确实是楚城独树一帜的风景线。到清光绪时,文渠上有桥55座。它们或大或小,或曲或伸,或古朴森森或别趣盎然。再看它们的名字,有祈求富裕安康的接福桥;有彰显此地文风的兴文桥、文津桥、文府桥;有颇具神话色彩的青龙桥、白虎桥、朱雀桥、真武桥;有桥以地名,如三仙楼长桥、放生池长桥;有桥以人显,如状元桥、高公桥;还有三桥并架的三思桥,令人徘徊再三、把玩不已。
渠是城的动脉,桥是渠的眼睛,桥又是城的灵魂,一座座风格独特的桥伫立在城市的渠面上,给原本平静无波的渠水以至古城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更为让人惊叹的是桥桥都有典故,步步皆蕴文风,可见其人杰地灵。桥是楚州历史文化的见证,桥的故事更可窥楚州文化底蕴之深。现略举五座桥与其相关的故事,以飨读者。
等仙桥
“等仙桥,驸马巷北,一作望仙桥”。(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相传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一位名叫孙卖鱼的处士,他别号尘隐,住在这条巷内的一座小桥旁。孙卖鱼满腹经纶,才华出众,而且乐善好施。后来有人向宋朝皇帝奏明了他的才德,宋徽宗就召他为官。孙卖鱼坚持不肯,而地方民众遇有难事,他却挺身而出,为民众排忧解难。因此人们都很崇敬他、爱戴他。孙处士一直活到一百多岁,结果无疾而终。出殡那天,人们出于对他的敬重,前呼后拥,传说当灵柩抬至巷内一座小桥上时,孙卖鱼突然冉冉升起,人们望着他脚踩瑞云,乐呵呵地升天而去。送殡的人都非常惊异,认为这是尘隐善事做多了,得道成仙了。从此,那座无名的小桥就被叫着望仙桥,巷名也就叫望仙巷。后来,地方民众出于对孙卖鱼的思念,常到小桥上望天祷告,等他显灵保佑,所以望仙桥也叫等仙桥。
大胜桥
在楚州城里和平路上,有一条长巷叫“双桃柳巷”,巷口有座大桥,叫“和平桥”,其实,以前都不叫这个名字。早先“双桃柳巷”叫“双刀刘巷”,而“和平桥”叫“大圣桥”。提起这个,这里还有段抗击金兵,保卫家乡的故事呢。
传说南宋的时候,楚州城里有个姓刘的壮汉,他精通武艺,胆识过人,使双把大刀。人们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外号,叫“双刀刘”。那个时候,金兵打到了安东郡(今涟水县),楚州受到很大的威胁。双刀刘是个很有血气的热血男儿,他组织了一支义兵,精心操练,人人能攻能守,个个善拼善杀。过了一些时候,金兵如潮水般直扑楚州城,楚州虽有刘双刀一支义兵,但城防力量还是很薄弱,他们只好紧闭城门,日夜严守。
金兵来势汹汹,守城的官兵拼死抵抗,伤亡越来越多。好个双刀刘,就在节骨眼上,他亲自把义兵分成两队,就在当时的“双桃柳巷”南北两头埋伏好,约定由守城官兵诱敌进入此巷,到了时候,双刀刘放出暗号,埋伏在巷子里的义兵,突然从南北两路杀出,双刀刘一马当先,众义兵奋勇向前,杀得金兵抱头鼠窜。
一场血战,大获全胜。因此,人民对双刀刘十分赞佩,就把义兵埋伏杀敌的那条长巷,起名“双刀刘巷”,把巷口那座桥,叫做“大胜桥”。
称娘桥
楚州老东门口内侧,区人武部门前东侧有座古朴别致的桥叫“称娘桥”。据说原来叫“乘凉桥”,后改为“称娘桥”。提起这,里面的故事不仅优美,而且动人。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这里住着一姓杨的人家,父亲早逝,母亲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兄弟二人分家,兄居桥东,弟住桥西;兄弟为了争着孝敬老母,定下一协议,每人轮流侍奉老母一月,每月初一,在两家门前的小桥上接送母亲,并当着众乡邻的面,称一下老母的重量,看看母亲是瘦了还是胖了,由乡邻做评判,一月又一月,周而复始,母亲虽至九十多岁善终,但兄弟的“孝”义却在这小桥上留住了,人们为了颂其美德,将此桥称之为“称娘桥”。
小城是古老的,而小桥也是古朴的。清色的石板桥上除了多了一段文字,多了一个传说,让每一个从古城走出去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座桥,而从外面来古城的人也不会忘了来踏一踏这座蕴涵着“纯孝”的古桥,回味一下它曾经拥有的传说。
蛤蟆桥
蛤蟆桥坐落在淮城镇六珠居委会珠市街南,大吊桥北。
传说当年开封府包大人到淮安府查案,当官轿经过此桥时,发现有无数蛤蟆挡道,他亲自下轿对众蛤蟆说:“尔等拦轿挡道,莫非有冤案?”话毕,众蛤蟆立即分跳两旁,其中一只为头的大蛤蟆带领众蛤蟆向南跳去,至护城河芦苇深处,口含一根柴,“扑嗵”一声跳入芦苇之中,众蛤蟆也跟着一齐跳入。包公见事蹊跷,也就无心出巡,打道回淮安府衙后,他立即调来积案卷仔细审阅。因一时难解蛤蟆挡道之迷,他一边看卷宗,一边口中不住念道:“口含柴,沉入河中。”包兴在旁若有所悟:“大人,莫非有一名陈才的被害?”包大人听后,赞许道:“言之有理。”
第二天,包大人私访护城河,命人打捞芦苇塘,果然捞出一具无头男尸。包大人叫来地保,命他叫周围乡邻认尸,结果无人知晓;包大人又查访乡邻,将有不轨行为的嫌疑人员屠户毛大等四五人带至府衙,逐个过堂,审讯再三,仍无结果。包大人再次来到护城河察看,见河上有一魁星阁,猛然计上心来。第二天晚上,包大人将毛大等人带至魁星阁前,说:“昨夜魁老爷托梦于本大人,言杀人犯就在尔等之中,尔等从实招来,从轻发落。不然,我将求魁星老爷亲笔下判,那时悔之晚矣!”说完,观看众人脸色。众人无语。包大人乃命众赤膊,齐入魁星楼中,黑暗中让他们背向楼壁,并说魁星老爷要在各人背上写判词,不许靠壁站立。不一会,又令众人依次而出。当毛大出时,包大人喝令拿下。毛大听说魁星老爷在自家背上已写下判词,只好从实招认。
原来,芦苇中无头男尸是丝绸商人陈才,一日在毛大家避雨,毛大见财起意,杀死陈才,将头埋入后院,尸沉入芦苇塘中。满以为此事无人知晓。谁知老天不容,蛤蟆拦包公轿,终让案情水落石出。
包大人是怎么知道凶手就是毛大?原来包大人事先叫包兴将魁星阁四壁全用锅烟灰涂黑。毛大心虚,真的怕魁星老爷在其后背下判,就将身紧贴墙壁。而其他人心实,自然老实站立。出楼后,毛大光背上尽染烟灰,包大人一看便知,这就叫包大人巧断无头案。包大人破此案因受蛤蟆含柴启发,所以人们就将原来的无名桥取名为“蛤蟆桥”。
胯下桥
兴文街上,楚州区委东侧,有一座奇特的桥——它不是横在水上,而是竖向天空,桥体不高,桥身仿佛人的两条腿。从桥下走过,仿佛经过胯下。这就是有名的“胯下桥”。是追思韩信少年时受辱胯下史实的纪念性建筑。
据史料载,韩信幼年时,家庭十分贫困,既因行为放荡不羁而不得被推举为吏,又因不会经营而无法谋生,只好到处流浪,以寄食、乞讨为业。他还经常到古邗沟边和萧湖去钓鱼,但所获无几,常常不能果腹。“诸漂母,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这使韩信深感惭愧,从此研读兵书,琢磨韬略,习文练武。有一次他带着长剑来到此巷,“屠中一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韩信权衡之后,“挽出胯下,蒲伏’。”街上人都笑话他是无能之辈。韩信功成名就后,回到家乡,“召辱己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州中尉”,人们对韩信的行为大为不解,问其原因,韩信解释说:“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大将风范跃然纸上。苏东坡对此大加赞赏,在《淮阴侯庙记》中说:韩信“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故能“受馈于漂母”,“忍耻于胯下”,并说他“辱身污节,避世用晦,志在鹊起豹变”。
《史记?淮阴侯列传》称韩信:?一前196年,淮阴人。有人会说,淮阴与楚州有何关系。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王力、王伯祥等在经过严谨考证后注释称“淮阴,江苏省淮安县(今楚州)”。
蜿蜒曲折贯穿全城的文渠,波光粼粼、碧水荡漾,历史传说赋予了每一座小桥的神秘,也为这座名闻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色。
-全文完-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