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作文杂谈种竹人

发表于-2008年09月24日 晚上10:26评论-2条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不识字的大众里,是一向有作家的。这话让我很受启发,意思是说,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因未能有办法记录,便用声音代替,这便形成了创作,有应用的,就等于出版;倘若再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了。

文学延伸到今日,早已变得繁复多样,脱离了旧时固有的行文模式。今人作文随心所欲即成章,信手拈来便是诗,但凡只要少许识得几个字,便大约可以行文了。想来如我等,与那不识字的古人比起来,直觉汗颜呵!

闲来无事,我也总好胡乱涂鸦几句,然而却总做不好。做得朦胧些吧,不过是在掩丑;倘若用“白描”,我又没那份深厚的文字功底扎基,最后只好一番造作,愚人愚己罢了。

谈到写作,大致分两种:一是职业写作,二是嗜好写作。

所谓的职业写作,是完全靠着笔杆子混饭吃的。这类的文字工作者,不见得有多轻松、惬意,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写的,有人不让你写,你不爱写的,却偏偏非写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所以这样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勉勉强强地,带着苦痛在为职业写作。

而我,大概就属于后者——嗜好写作。全不勉强,也不带任何厉害关系的,能不能发表没有关系,有没有人看也没有关系,至于写的好不好,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会与饭碗有妨了,主要是娱乐自己。

这就好比赌徒在打牌,日也打,夜也打,就算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不计结果,只图享受那过程。——我想,嗜好写作的人群定会比那职业写作的人群庞大得去了,这不,网络写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这网络写手中总不乏才人。他们籍籍无名,其作品却刚健、清新,是我所钦敬佩服的,我也常在这类论坛闲逛,吸收好的养料来填充自己的文字。一面却又觉得奇怪,这样的好文章独为何不见在报刊发表呢?后来想想,这可能就是编辑先生们的“门罗主义”了。当看见稿件上署着一个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的姓名时,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就丢进废纸篓里去了。

我也往报刊投过稿子,幸而也曾得些稿费,但那都是年少时候的事情了,现在想来,却未必有当初那时的勇气,敢于把青涩的文字寄往报刊了。我的意思是,诸君虽有好的文章,还是要敢于向编辑投稿,并非所有的编辑先生都是“门罗主义”①,也许中国伟大的作品就在你的手里产生哩!

当然,象我这样的,就只能算做最末流的写作,是永远也换不来面包裹腹的,连“杭育杭育派”②也算不上。不过并没能减少我对文学的热衷,这大约同千千万万颗热衷写作的人的心一模一样吧?!

①“门罗主义”:一八二三年十二月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的外交政策原则。它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口号,宣布任何欧洲强国都不得干涉美洲事务,其实质是为了让美国资产阶级独霸整个美洲。

②“杭育杭育派”:意指大众文学。林语堂在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八、三十日及五月三日《申报·自由谈》所载《方巾气研究》一文中说:“在批评方面,近来新旧卫道派颇一致,方巾气越来越重。凡非哼哼唧唧文学,或杭育杭育文学,皆在鄙视之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种竹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文字若喜欢是一种快乐,若为了生活或者职业而写作,很难快乐!

文章评论共[2]个
庞徨-评论

传统的写作或多或少带点功利性,而在此处,大多数都只是默默地写,权作一种爱好而已.at:2008年09月24日 晚上11:30

吴正奎-评论

为了写作,我差点饿死了at:2008年09月25日 上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