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中国人为什么重农,西方人为什么重商;中国人为什么用筷子,西方人为什么用刀叉;中国人为什么要写方块字,西方人为什么要用拼音文字。这一点一滴实实在在都渗透着文化,究竟为何?我是不得而知,这些不用奇怪,不同的就是不同活法,自然就是派生出不同的文化。
孔子、老子哲学只是文化里一种比较系统的人生观,不能说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能说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我看到许多人包括本民族的人,根本不懂对传统文化表示最起码的尊重,只能报以轻描淡写的一笑,就轻易下出结论,认为这种重名轻实、分级的价值观致使人变得世故,而难以琢磨,看到就是穷奢极欲,粉饰太平的闹宴。
十
写了这么多从感觉他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的草率否定,感觉有些吹毛求厮,而现在反而感觉自己有些吹毛求厮,老生常谈,从道德层面来讲,有民族感有什么不对;从辨证层面来讲,个人的解放也不能算是没有道德。从小处看有自己才有别人,从大处看必然是祖国。
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看,有本族才有亲族、邻族、最后才是外族,不相干的人是不能进本族的祖祠,对内是义务,对外那是义气。这种活儿也许太累了才有了五四,要求个人的解放,砸碎传统的盆盆罐罐,于是土地神庙,宗乡会馆都顷刻坍塌。可以文化构建还没有倒,开口就是知道你是哪里人。不像北美黑人与非洲黑人,多年兄弟不见,血缘未改,但文化基因完全部一样了。
传统文化自然不是被想象的那种天花乱坠,面对如今的孔子热、传统节日热、传统服装热、祭拜炎黄热,这样过度的热的确很有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算是华夏传统的文化复兴。
十一
在现实里看见了一群人,包括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他们趋炎附势、投机取巧、吹牛拍马、肤浅轻薄、唯唯诺诺,确实是一种万人格的无限矮化。名利混淆的价值观念致使不少人圆滑而难以琢磨,加之长期的封建宗法制和等级森严致使不少人过于崇尚权威,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束缚住了。不然怎么这么多人畏强欺弱、阿谀奉承、见风转舵,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市场经济造就的就是嫌贫爱富的社会,这算是一点趋利避害。
政治问题不能看成道德问题,正本清源,不是我能说得清的。人的本质依旧是难以改变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觉得首先要把那些积极的正面的东西,把它们传播出去,以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只能以不卑不亢的胸怀走向世界,以兼容并包的气度让世界走向我们,剔除糟粕,吸收和发扬精华,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
08年9月3日(完)
-全文完-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