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为国分忧的日子里
曹光雄
1960年11月, 我就读的湖南艺术学院,为响应省委关于搞 "小秋收" ( 实则是当时过 ”苦日子”, 为减少省会长沙经济负担, 而暂时下放疏散到省内各地区 ) 的号召, 我院全体师生下到湘南宜章县原始森林一一莽山林场, 实行半天劳动 (种菜 、种红薯) 半天教学。
院部率舞蹈科少年班住离林场不远的永安村, 我们美术系和音乐系的师生先是住泽子坪金竹坑工区, 不久因音乐系简易竹棚失火, 后转移到黄家灞, 再后还到南门庄工区住, 直到回省城学院。其他如文学系、戏剧系的师生, 则分散在四条埂、相思坑等工区。
一到住地,没有现成的房子, 连工棚都没有.全是我们自己砍竹子、破篾片、割冬茅草搭茅棚, 做通铺床, 即对开两条连成一片的床架。我那时才16岁多, 和许多城里的同学一样, 不会工匠活, 老师与一些女同学, 更不用说, 都是文弱书生和闺秀, 但大家都在林场工友, 以及从农村入校懂工匠活的的大同学指导下, 分工合作, 做力所能及的事, 硬是自己动手, 完成了安居的工作。接着, 便是开荒、挖草皮、堆沤草木灰, 星夜到塘坊瑶族村去挑红薯种。尽管大家一直都没吃饱过肚子, 一直处于饥饿状态, 也没有一个叫苦的, 没有一个在路上偷吃生红薯的。
就这样, 我们师生一起种起了自己的红薯地, 种起了大片白菜地, 师生自己办伙食,由本科班有经验的女同学掌厨,男同学则负责采买粮食和油盐酱醋,过起了粮食不够吃, 便" 瓜菜代 " 的艰苦生活。上午干活, 下午教学。 我们美术系便实地写生, 或画速写、水彩, 或作油画, 或国画写意。号称第二西双版纳的莽山,山水很美, 苍劲的松树千姿百态, 山峰巍峨奇形怪状,山民穿束丰姿多彩,倒是在画谱上难能见到的。其间所完成的各式人物素描,各种劳作姿态的速写,山水风景画等习作,无论在视野开阔上、构图发挥上、色彩质感上,特别是作品内容的思想内涵上,都比在学院课堂上单纯靠临摹、脱离生活实际的纯理论上的学习,要深刻、收获得多,进步得快,以致产生了许多好作品。后来返回学院在省展览馆举办了我院师生莽山美术创作展览,得到了省美协老前辈的十分赞赏。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系的同学,则除练基本功外, 主要地便是深入瑶寨采风, 搜集创作素材。无论老师和同学,在莽山的日子里,大家都精神饱满、情绪高涨。
12月31日晚上, 我们美术系在黄家灞工区的一丘收割后的干涸大田里, 烧起了大篝火, 全系本科、预科师生上百人围着篝火坐成一圈, 系主任黄肇昌教授作了新年祝辞, 表彰了大家体谅国家困难上莽山的优秀表现。接着, 大家表演节目, 有女同学合唱《三杯美酒敬亲人》, 《洗衣歌》、有群舞《快乐的罗嗦》, 还有《黄河大合唱 》中 "张老三我问你" 的对唱。最精彩的要数陈伯容老师的口哨, 他吹奏了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吹得真好,如天籁之音在山谷里回荡。一向言语不多的颜家龙老师, 唱了苏联歌曲《三架马车》,本科国画班女同学郑小娟(20余年后她在影片《周恩来》中成功地扮演了邓颖超)唱了《洪湖水浪打浪》……
接近0点,收音机传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的喜讯:我从印尼归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夺得了世界第25届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这是我国首次拿男单世界冠军,大有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大家从中看到了新中国崛起的曙光,师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欢呼容国团为国争了光,脸上都溢满了爱国激情。果然,以后乒乓球成了我们的国球,一直卫冕世界冠军,国家的各项事业在发展中逐步强大。
难忘的1961,难忘的莽山,我们在莽山整整过了半年的“苦日子”,于1961年5月下旬全院师生才从莽山返回省城学院。不久,传来台海形势紧张,我和一批同学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保卫新中国胜利果实的战斗行列。
啊,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虽苦犹甜,师生们身在莽山,胸怀祖国,为国分忧,无怨无侮,不知80后的年轻人能否体验到我们这一辈人的情怀?!
-全文完-
▷ 进入曹光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