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有“兼听”无“雅量”康慨

发表于-2008年09月18日 清晨7:02评论-1条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魏征劝诫太宗的话。如果光有“兼听”而无“雅量”,这个“兼听”等于不听,甚至后果更糟。

毛泽东晚年为什么会犯一系列错误?很多人都归咎于他老人家的独断专行,听不进批评。也有人说没有人敢当面劝谏,连周恩来都顺从着他从不违拗;即使个别人如彭德怀敢拍桌子,但方式方法太过激烈,使老人家下不来台,故效果适得其反。

毛泽东晚年的所作所为,国内的确没有一个人敢直面指出他的谬误,好不容易有了个彭德怀出头,又是如此的下场,国内更是鸦雀无声了。

难道国内就没有一个“魏征”?先有一个党外的梁漱溟,后有一个党内的彭德怀,曾先后指出过毛泽东的错误决策,如果毛公有一些“雅量”,也许中国人民就少受很多灾难。

国外也有对毛泽东的批评,我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达到狂潮时,赫鲁晓夫的评论尤为中肯。他的《赫鲁晓夫回亿录》中说:“在搞‘大跃进’和公社之前,中国成长壮大得非常迅速……当中国迈开‘大跃进’的步子,毛决定通过‘小冶金’在几年之内超过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向全世界显示‘中国奇迹’的时候,当他建立公社从而使人民破产,然后又把公社变成半军事化村落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被搞乱了,工业和农业都开始衰退。”

“文革”运动在中国肆虐最烈之时,“就是好,就是好”响彻云霄时,赫氏说:“中国人正在互相残杀。在我们这里斯大林曾枪决了数以十万计的公民,那是斯大林滥用了权力,毛现在正在他们那里重蹈覆辙。”

毛泽东当然听到了赫氏的声音,如果他有“雅量”并反躬自省,中国人民所受的灾难绝不致于如此惨痛。

遗憾的是梁漱溟的言论被视为“反共”;彭德怀的言论被视为“反党”;赫鲁晓夫的言论被视为“反华”。这些“谏言”、“批评”都被当作“敌人”的恶意攻击,而且变本加厉地比原来的错误走得更远。

毛公对敌的原则是:反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1974年全国上下对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的“反华”进行口诛笔伐,因为安氏把中国不文明的生活陋习拍成纪录片。1958年捷克斯洛伐克《红色权利报》对我国的“大跃进”大加赞扬,说它“具有真正革命的意义”。毛泽东看后批示:“印发,极好看,请小平即刻处理。”

一个对我们纠正错误有利的纪录片被视为“反华”,遭到封杀;一个对我们纠正错误极为有害的言论被誉为“极好看”,广为转载。这已经不是什么“雅量”的问题,而是刚愎、专横的独夫作风。闻颂则喜,听到批评一触即跳的小家子气,这不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气度。

《炎黄春秋》(2008、8)一篇文章记载了新华社前驻美资深记者钱迪回亿:影响很大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软骨头外交》,骂美国政府对中国让步,也说了中国的一些坏话。钱先生随即赶写了一篇评论反驳,题目是《〈华尔街日报〉的背脊骨有多硬?》。一家美国报纸把这两篇评论在头版同时全文发表,并加了按语说:前文“用了很多冷战语言”,而“新华社记者的火气也不小”,本报同时发表供大家欣赏评论。

一个能兼听,有自信的国家乃至领导人,他必定有宽容、淡定、从容不迫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如果拒绝国内外“不同的声音”,或听了以清除所谓“反华”、“右派言论”为由大张挞伐,只能说明这个国家的专制、愚昧和心虚。

我们什么时候对不同观点的声音也允许发言“供大家欣赏评论”,才能真正做到“兼听”,“雅量”也就体现在其中了。(2008·9·17·)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紫云山人点评:

作品有说服力!

文章评论共[1]个
文若书-评论

当全国人都支持拥护毛的决策时,那毛的决策一定是对的,几个人的意见是错误的。这不能只怪毛的错,而是全国人的错。想想当时知道真相的人有多少?只有彭德怀一人敢于说出真相,这样的民族岂不可悲???at:2008年09月18日 下午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