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月亮?故乡淮安野泉

发表于-2008年09月16日 晚上8:55评论-0条

“噼噼啪啪”,中秋祭月的鞭炮声响起来了。正在玩耍的四岁小外孙跑过来,将我从电脑上拉下,要我带他看月亮。

墨蓝的夜空东方低低挂着一轮圆月,黄而带白的光,很大很圆,似乎它早已在那里,一千年,一万年,只等着我抬头看她。

“爷爷,月亮为什么不相同啊?她有时候像大锣,有时候又似镰刀。”小外孙问。

是啊,千万年来,她总是亏了又圆,隐了又现,周而复始,从不间断。正像她用自己的胸脯关爱万物一样,她同样用自己的显现方式,在向世人昭示一个道理,那就是不圆满才是永恒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小外孙看着月亮竟吟起了唐诗。

这是我不久前才教的。是的,小时候读诗,是一定要读李白的《静夜思》的,这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孩子童年时代的启蒙读物,简单的十几个字,不乏意境和情调。

我读这首诗比较迟,好像是11岁小学三年级吧。那时候,老师讲,月亮是故乡的使者,是带来家乡气息的精灵,是离家人心中的泪珠。听了,记了,其实并不知道多少。长大了些,渐渐明白了一些人和事,方才知道,其中除了悠长的思念之外,还有无奈、隐忍和浓郁的化不开的乡愁,也知道了“故乡”两个字在一个人心中的位置和分量。故乡是根,旅人是叶,人无论走多远,心都会落到那片植根的土地上。

有人说,故乡只是一种象征,是游子们精神和心灵的寄托处之一。真的回到故乡了,结果远不如思念时那么美妙。这叫距离产生美。有人又说,故乡原本都是异乡。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还有人说过,弱者以家为家,强者四海为家,超人无家。

月亮的美是永恒的。中秋夜,不论在哪过,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花好月圆人团圆,“圆”对中国人来讲才具有真正的特殊意义。天上月圆时,合家团圆分食月饼,还有什么要思念?

这些说法似乎都很有道理。然而,他们却忘记了心理学上有一个叫洛沦滋“印象”。这个“印象”是一个实验。小鹅从蛋壳里孵化出来后,第一次睁开眼睛时,看见了鸡,它就认鸡为妈妈,看见了鸭,它就认鸭为妈妈。其它动物也如此。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了动物们出生以后对环境的反映即第一印象如石刻,是终生不忘的。动物如此,何况人呢!几十年来,我无论走到哪里,总觉得那个地方的月亮没有故乡的圆,没有故乡的亮,没有故乡的好看。我喜欢故乡的月亮,是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月亮是圆圆的,明晃晃的,周围还簇拥着亮晶晶的星星。月儿悄悄地露出,整个家乡顿时亮了起来,就似仙女舞着白色的绸带飘飘下凡,看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每每这时候,我总和儿时的玩伴们在这月夜下嬉戏玩耍,直到母亲来寻,我才带着快乐的心情回家。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舍的;故乡给人的东西,是永远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诗圣”杜甫笔下的月亮。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百年来描写明月的诗句很多很多,却写不尽思乡的愁绪。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湾清泉点评:

月是故乡明,因为第一印象的原故?也许有点,但只要的还是因为那一份浓浓的乡情在做怪吧。所以说:“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舍的;故乡给人的东西,是永远的。”
干脆利索,让人想一口气读完的好文字。
欣赏了,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