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商业化三国岁月清长

发表于-2008年09月16日 下午5:39评论-0条

一部三国史,少了几分儿女情长,演绎了太多的英雄豪杰的故事。每每讲开,耳边都是金戈铁马的回响,令人荡气回肠。其中的许多谋略智计,被今人用在了商战上,可见其影响之大。现在人们有戏说历史之好,不妨跟风一回,从商业的角度,描绘一下多姿多彩的三国,从另一个视角颠覆一下传统的三国文化。

话说东汉末年,全国商业形势一片混乱,各地公司林立,且多为无照经营者,互相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经过几年的商业大战,全国的大小公司经过整合重组,逐渐形成了三大集团公司:曹氏集团、刘氏集团、孙氏集团。

曹氏公司是在总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资金雄厚,财力、人力都较孙刘两家高出一筹,并且动辄以总公司的名义发布命令,想让别的公司服从,虽然没有做到,但在一些贸易中还是占尽上风。曹氏集团成功的关键是有一个全球顶级的ceo――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熊的曹氏,自有其过人之处。他知人善任,任人为贤,很多行业精英纷至而来。拥有以荀彧、荀攸、郭嘉为首的高级智囊团,又有以张辽、许褚、徐晃为首的各部门中坚,因此,制度齐全,经营得当,公司各个环节无不游刃有余,并彻底兼并了其它两家公司。

当然,曹氏公司也并非一帆风顺,和每个著名公司一样,在其运作中,都有不成功的案例,而曹氏最大的败笔,就是在赤壁和孙刘联合公司的一次贸易大战。在这场商战中,曹氏公司一开始雄心勃勃,想要一举吞并另两家公司,组成一个新的托拉斯集团,形成独霸华夏市场的局面。野心勃勃的曹操,先修好铜雀台,准备同时把孙氏集团的两个美女抢过来,从而“铜雀春深锁二乔”。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火和公司机密的外泄,使曹氏集团赔得一塌糊涂。但是,其雄厚的实力决定了,在这场三大公司的博弈中,曹氏集团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刘氏集团的刘关张三兄弟,从一名不文开始创业,到成为雄居一隅的全国性大公司,其间经历了很多艰难。创业初期,最成功的举措,便是引进了聪明睿智而近乎妖的诸葛亮。正是诸葛亮提供了一份极具诱惑力的规划书——隆中对,为公司的发展画出了蓝图。并在他的策划下,顺利并购了荆州公司,为公司发展攫取了第一桶金。公司董事长刘备也利用自己是总公司创始人后代的身份,吸引了一些投资商和高学历人才,使公司越做越大。然而,刘氏毕竟是一个新兴公司,实力与曹氏公司相比,差了一大截。人才除了五虎上将外,基本乏善可陈,到了后期,甚至连门卫廖化都一要独挡一面,足见其人才的匮乏了。所以,很多项目要与孙氏一起做,来与曹氏公司抗衡。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是一个两肋插刀的好兄弟,却不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有战略阳光的好董事长。为了哥们义气,他生前在夷陵对孙氏公司的最后一次投资,几乎倾注了全集团的人力物力,最后几乎血本无归,使后刘备时代的刘氏集团,虽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勉力维持,但是大厦将倾,终究独木难撑。加上诸葛亮谨小慎微,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甚至小到更换一个汽车轱辘都要管。繁忙的工作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又有六次在祁山对曹氏公司的贸易失败,严重动摇了公司的根基。到了姜维出任ceo,公司已是债台高筑,千疮百孔,最终导致了被曹氏公司兼并的下场。

孙氏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性企业,经过孙氏两代三人的努力,到孙权出任董事长时,公司已经形成气候,在一些大项目中,可以和曹刘两家分庭抗礼,并牢牢占据了江东市场。孙氏公司的员工大都是和孙权父兄创业时的老人,因此,对公司忠心耿耿。加上孙权上台后又积极改革,锐意进取,除对老员工奖勉有加,还积极招纳贤才,一时江左才俊纷纷投至麾下,公司一派欣欣向荣,奋发图强的兴盛之象。孙氏公司在很长时间内的经营策略,就是联刘抗曹,当然,在联合过程中,刘氏公司也起了积极作用。比如其公司的诸葛亮,甚至不惜装神弄鬼,假借东风,来促进两家公司的联合,造成了赤壁商战的胜利,为两家都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与刘氏公司一味与曹氏公司为敌的僵化政策不同,孙氏公司的经营策略则要灵活的多。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它可以联刘抗曹,同样,一旦有了好处,它也可与曹氏达成默契,共谋刘氏的利益。正是这种经营方针,使孙氏公司顺利收回了被刘氏占据的荆州公司,从而打破了两家长久以来的相安局面。虽然,以后也有过短暂的联合,但是以往的和谐局面已不复存在。这种联合一旦被打破,两家都没能力与曹氏单独抗衡,因此,被曹氏各个击破,逐一吞并也就在所难免了。

曹氏公司最终完成了对孙刘两家公司的兼并,完全占据了华夏市场,并顺利改组集团,完成了由曹氏真正意义上的控股。但是,历史的车轮总是惊人的相似,他的下一任ceo却没选好。到了司马氏时代,重蹈曹氏的覆辙,将公司改组成了司马氏集团,这都是曹操没有想到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岁月清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丰富的想象,
独特的思维。
如此诠释三国,
推出来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