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他和她各自奋战大干社会主义的工作战线上,她是英姿飒爽,他是千锤百炼。他和她因为互相倾慕走到了一起,那个时候,他刚刚提拔,万里挑一的重点培养对象,而她则教书育人,希望桃李芬芳。
他们结婚了,用各自的单人床拼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家,婚后的日子,他依旧忙,忙表现,忙总结,而她则依旧苦,台灯下批改作业,清晨要大声的备课。有的时候,她有不会的字,要向他请教,他大声的指出她的弱点,然后骄傲的用居高临下的目光凝视。她中师毕业,而他是建筑学院的高才生。
结婚第二年他们有了孩子,他正在外地会战,他给她来信,告诉他提拔的关键就在这一两年,希望她能体谅他,她一口答应,没有犹豫。实际上,她在学校的教书任务每天不能落下一个课时,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把孩子带到学校,有她的课的时候,她就把孩子托传达室的老大爷临时带一带,孩子长长的哭声远远的传到了正在上课的教室,她斜眼瞄了一下孩子的方向,心里默念:再等10分钟,就下课了,妈妈马上就来了。
过年,他回来了,目光中有青年才俊特有的锐气,她给他下面,用省下来的粮票为他下了挂面汤,他吃的盆干碗净,然后用带着面汤的嘴唇去亲孩子嫩嫩的脸颊,她在厨房探出头来。期待他鼓鼓的旅行包里有给她带来礼物,第二天是她的生日,她以为他记得。但旅行包里只有换洗的衣服和厚厚的几本党政文选。
她会心的一笑,他是上进的,这就是最好的礼物,只是如果能有个梳子或者发卡,正好可以给她凌乱的早晨腾出一些休息的时间,办公室有很多女教师都有,那是老公送的,只有她没有,她想,时间有的是,不急。
转眼孩子上了小学,她也到了35岁,她给远方的他写信,希望能抽时间能多回来,孩子不能没有爸爸的关怀。他回信,严厉斥责她的贪图享乐的心理,她是优秀教师,他是青年骨干,如果私心太重,怎么配。
她依然咬牙忍耐,两地分居造成的沉重的负担几乎压弯了腰,但她很年轻,有使不完的力气,而他已经高高的攀上了单位二把手的位置,她是众人艳羡的对象,只有她心里明白,她要的是两个人一起厮守的时光。但她从来没有说过,给他的信中,她总是在说:我很好,不要挂念家。
40岁,他终于回来了,单位解决一批两地分居职工的问题,他回到了她的身边,但不同的是,他工作出了事,职务一撸到底,而她已经是一校之长。她不在乎他的地位,只要他能回来,就是最好的愿望,恰巧又该到了她的生日,她没有提醒,事实上她早已淡化,但她希望他能给她一个特别的礼物,哪怕一个善意的爱的表情。但很遗憾,没有,他每天发牢骚,胡子不刮,脸不洗,她把他当作小孩子一样的哄着,唯恐他受到半点委屈,至于生日,她想,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不急。
孩子上了大学,她的负担有所减轻,但她已经快50的年龄,身体虽然硬朗,但年轻时拼搏的后遗症开始逐渐显现,关节炎,心脏病开始逐渐骚扰她安静的睡眠。躺在床上,她辗转反侧,而他打着呼噜睡的香甜,她想叫醒他,希望他能为她锤锤腰,捏捏肩膀,但她最终没有叫醒他,她想,他受到的打击够大的了,况且给她捏肩的机会有的是。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10年。她60岁,他58岁,孩子在,她更用不着他,有个头痛脑热的,孩子可以帮忙,而捏肩的活,也是孩子代劳,他只是看看报纸,听听广播,然后给孩子讲一些他年轻时候的辉煌,她坐在他的旁边,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她想的是,老天真是不公平,他是一个多么能干的人,怎么就没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呢。但心里,她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如果他在她的生日那天给他一件礼物,哪怕捏捏肩,都会满足她一生的遗憾。
但她从没有说出口。
她终于病倒住院了,他没有了主心骨,孩子去了医院照顾她,留他一人看家,她给他打电话,告诉他冰箱里有方便面,自己可以煮着吃,实在不行,抽屉里有钱,去饭馆。
孩子忙前跑后,她看着心疼,她要出院,心里放不下他,她对孩子说:没有了我,你们的爸爸可什么也不会做啊。
孩子们一阵的沉默。
第二天的早晨,孩子从家里来,手里提了着一罐大米粥,她喝了一口,赞叹连连。真好喝,没想到,我的孩子不但书念的好,做饭也不错,孩子递给母亲餐巾纸,小声的说:是爸爸做的,练了好几天了,这粥从早晨4点钟就开始熬上了,爸爸怕糊,就一直守着。
她的泪水充盈着眼眶,她终于等到了他的礼物,尽管这个礼物迟到了很多年。
-全文完-
▷ 进入罗伯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