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月份的雨总是缠缠绵绵的下个不停,让人的心情异常烦闷,今年的夏天尤其让人忐忑不安。以前的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有个牵挂,算着日子准备回老家为奶奶祝寿,自我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可是今年我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奶奶已经故去,让我的牵挂再也没有着落。我对奶奶的怀念和牵挂像风一样飘着,在初秋的雨里感觉空荡荡的。
去年这个时候,奶奶在老家过了她的八十六岁高寿,身体都还硬朗,耳聪目明,说话仍思路清晰,声音洪亮,丝毫没有其他老年人的那种混沌不清。可是,不久奶奶却感觉胸闷气短,从此一病不起,并且病情日益加重。我刚开始去看她的时候都还感觉她没有什么危险,可是后来在她的腹腔里开始有一个小的硬块,接着不断肿大,因为年老体衰,我只好从芒市请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到老家为他诊断,可诊断结果却让家人出乎意料,奶奶得了急性恶性肿瘤,并且因年事已高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这个诊断结果让家人开始都无法接受,当时我一下子哽住了,父亲、母亲和四叔他们当时便偷偷的抹泪。
奶奶一生充满坎坷,与大多数的农村妇女一样,一生过的是朴实而封闭的生活,以坚韧、刚强和充满爱心的性格一生生活在故乡那封闭的小村里。同时,奶奶又与其他妇女不同,她过的却又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泡在苦水里苦苦的熬过了她的大半生。但她却用特有的坚毅和爱心呵护着自己的儿孙,以特殊的生活状态影响着村里的人们。
解放前老家也曾是当地的小富农家庭,奶奶嫁过来后,也曾过了几天的虽算不上富裕,但也还算殷实的日子。但好景不长,后来曾几次受到强盗的掳掠和残害,我的一位堂叔祖父也死于强盗之手,奶奶从此便生活在惊恐与忧虑之中。后来爷爷他们那一辈分家另过以后,曾祖父很早的便离开了人世,那是已成家的爷爷年龄还小,并且生性懦弱,家里家外全靠大爷爷五六岁的奶奶操持,且要抚养父亲他们七个儿女,可以说奶奶没有过上过一天舒心日子。
但是,更严重的打击还在后头。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爷爷因为曾被逼参与过几天的当地地主武装,害怕受到牵连,在我四叔出生的第二天晚上,便带着大伯、大姑妈连夜逃到了缅甸躲避。从此一去便是三十多年,直到一九八八年,爷爷才被父亲从缅甸接回来,那时我都已经上了初一。
爷爷走后,奶奶拉扯着还不到十二岁的父亲他们五个年幼的子女生活,一面要抚养年幼的孩子,一面要接受群众的批斗和参与社会主义改造。裹着小脚的奶奶白天背着四叔在田地里劳动,晚上从田里前胸挎着四叔,后背背着柴火回家,到家后,接着又在黯淡的油灯下,在石碓上舂米和舂苞谷准备家里第二天的口粮。
但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奶奶也并没有放弃生活,她以超出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硬是将父亲他们抚养长大,并让父亲和三叔读完了小学,让四叔上了高中,成了村里当时学历最高的人。
在后来的生活中,父亲常常对我们感慨:你们现在能顺利的上学多好,我可是想上也没有机会呀!在我们的了解中,父亲可真是读书的天才,他上小学时,从一年级直接跳到三年级,再从三年跳到五年级,用三年时间便读完了小学课程,可学习成绩还能保持全级第一名,因为家庭原因,父亲才不得不辍学。所以后来父亲将希望寄托在了四叔的身上,全家一直咬紧牙将四叔送到高中。但四叔可真不是读书的料,读到高二的时候,无论父亲再怎么动员,从家里送四叔到学校数次后,他再也不愿再继续上学。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我记事以前,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已经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了。四叔结婚的时候,家里已经走出困境,但奶奶也老了,那时我已经能够记事,我这一辈的弟兄、堂兄弟姐妹都已经有了七八个。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他们一九八七年分家之前,全家已经有了十四人,吃饭都得用两张桌子了。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奶奶给了我们特殊的爱,不但温暖了我的童年,也温暖了我的一生。在我能记事的时候,奶奶已经六十多岁,那时她已经不再下地干活,每天在家里除了做饭和打理菜园子外便是招呼我们这些孙儿。在众多的孙儿当中,奶奶虽然对每一个孙儿都非常疼爱,但对我却特别宠爱,吃酒做客或是上街赶集都要带上我,并经常给我买零食,从来舍不得骂我一句。
因为特殊的生活经历、超常的生存毅力和待人的热情诚恳,奶奶赢得了村里许多人的尊重,每每村里有家里发生矛盾不能调和的时候,很多人都叫奶奶去调解和劝说,大都还能调解和缓和,往往这时,矛盾被调解或是缓和的人家都要在我的衣袋里塞上一些糖果,对奶奶也更加敬重。
因为吃苦受累和遭遇的坎坷太多,奶奶对别人总是心存怜悯和同情。父亲他们分家以前,家里的日子已经逐渐好起来,奶奶经常接济村里更困难的人家,时不时的为他们送去衣物和粮食,让他们解燃眉之急。同时,奶奶还经常让父亲他们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八十年代因为国家经济刚刚起步,外出做小生意的农村人特别多,老家经常有到家里借宿的路人和生意人,父亲他们都热情地接待,每每这时,奶奶都想方设法的做一些好吃的接待他们,让借宿的人找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我的印象中,老家经常有到家借宿和父亲他们在半路带回家住宿的外人,有的有时还一住便是十天半月,可家人都没有半句怨言,对他们都像家人一般的对待。曾经有一个在单位上班的大理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就曾到我家里住了半年之久,后来还是他的妻子将他接了回去。临走前,他还送了我一顶非常漂亮的帽子。
曾经有这么个奇遇,父亲有一次到邻县做小生意,走到一个村子的时候天色已晚,找了一家人家借宿。刚开始,主人对父亲他们非常冷淡,但当父亲他们说起自己的村名,这家主人便问起是否认识父亲和奶奶,父亲他们当时便对上了号,主人顿时肃然起敬,马上叫家人杀鸡宰鸭的招待父亲他们。原来,这家主人曾经外出遇到过困难,是父亲夜晚在半路上将他们带到家里住宿,并受到过奶奶的热情接待,因此这家主人才一直铭记在心。
类似的事情还很多,年轻时父亲经常跑邻县的一些村子做生意,经常会有人问起奶奶,他们大都到过我老家,得到过奶奶的款待和父亲他们的帮助,也因了奶奶和父亲他们的古道热肠,才使他们一直念念不忘。
如果说奶奶对外人的热情好客让人倍感温暖,那么她对家人的关心和牵挂则让人铭记一生。
我是在老家还没分家的时候上小学的,学校就在老家旁边,那时奶奶对我的关心可真是超乎寻常,老家没有吃早点的习惯,吃早饭大都在十点钟以后。可奶奶怕我饿着,总是在听到第一节下课铃响后便将饭团或其他的吃食送到学校给我,并在冬天的时候为我生一个火盆送到学校,让我在学校一直享受着特殊的待遇。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那暖烘烘的火盆和冒着热气的饭团一直还印在我的脑海,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惹祸,身上经常挨到母亲的棍子,但只要奶奶在旁边便总要护着我,将我拉到她的怀里不让母亲打我,并语重心长的给我讲做人的道理,让我承认错误。每每这时,母亲总生气的说我成不得气,而奶奶则反过来说我以后一定会走出村子做国家的人。那时我还不懂事,但奶奶的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我一直相信奶奶的话,因此学习也更加刻苦。终于,我实现了奶奶的夙愿,成了村子里第一批经过上学后参加工作的人,并一直从乡下走到了城里。而此后,我的两个兄弟和一个表弟也先后参加了工作,他们也同样受到过奶奶的关心和鼓励,对奶奶一直念念不忘。每每想到儿时的这些经历,我的脑海里便一次次闪现奶奶慈祥温和的笑容,它让我的心变得柔软而温暖。
不只是我,到去年奶奶逝世的时候算了一下,奶奶的膝下已经有四十多个孙儿和重孙。每一个孙子和孙女对奶奶都非常的牵挂,外出的儿孙过年过节回家,总要牵挂着带点东西回去孝敬奶奶。
奶奶在父亲他们分家后一直跟四叔家住在一起,父亲和四叔他们对奶奶非常孝顺,父亲几次要接她到家里,她因为眷顾四叔都没来,父母只好在每次做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或是将她接到家,或是直接送到四叔家里。我也曾两次接她到城里,可她住不习惯,住不上两天便要回去,但她一直都非常挂念我,直到去世前都说还要再到城里跟我住几天,但这个愿望至今再也没有办法实现,想起来总让我的心一阵阵发疼。
奶奶对我一直都非常牵挂,每次我回老家,奶奶听闻都要赶来,拉着妻子和儿子的手总要絮絮叨叨的说上半天。而我们每次回家都要到四叔家吃上一顿饭,往往奶奶都要亲自下厨或是招呼四婶满满当当的做上一桌好菜。在我的记忆中,奶奶做的饭菜一直都非常可口,总让我们吃得满口生香。
每次我们从老家回芒市时,奶奶都要让我带上她为我们准备的新鲜蔬菜,或是托跑客运的堂弟带给我们,她总说城里的蔬菜不好吃,没有营养,让我多带一些回来。走的时候,奶奶还要给我儿子一点钱买零食,并塞给我儿子一些她事先煮好的鸡蛋让他在路上吃。而我们每次走的时候,他总要送到门外,直到看不见我们的身影方才回去。
奶奶七十多岁的时候,父亲他们开始每年按农村传统的方式为奶奶过寿诞。奶奶生日的头天晚上开始点长寿灯,为奶奶举行跪拜仪式祈福。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便早早的在奶奶生日的头天到家。村里的亲戚也都主动过来帮忙,全家人聚在四叔家里吃过晚饭后,晚上十点左右举行跪拜仪式。先是父母亲和他们那一辈的亲属向奶奶跪拜,接着是我们这一辈的兄弟和妯娌向奶奶跪拜,接着再到我儿子他们重孙辈的,光磕头也要一个多两个小时,全家其乐融融的围在奶奶身边,那幸福的情景自不待言。
第二天办寿筵的时候,外乡的亲戚们都自发的赶来为奶奶祝寿。每年奶奶过寿诞的时候,四叔都要杀上一头肥猪款待亲戚,比有些结婚的人家还要热闹。村里也有个别人家为老人办寿筵的,但那热闹的情景就远远不如我家。
奶奶逝世之前已经八十多岁,老家的日子也已经过得很不错。因为儿孙孝顺,奶奶的身边从来不缺补品和水果,身上也从来不缺钱花。父亲他们再三叮嘱她不要再操劳家务,但她总是闲不住,在家不是做饭就是喂猪喂鸡,还到村里的小集市上摆摊做小生意。
可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病魔突然便袭击了奶奶,让大家都卒不及防。当奶奶的病情初步被诊断为急性肿瘤之后,我联系了州民族医院宁养院的医生再次到老家为她诊断和进行护理。在确诊病情无疑的情况下,宁养院的医生为她开了一些延缓病情和止痛的药。
那天奶奶的神态已大不如前,由于病情加重,她躺在病床上不时的轻微呻吟。我坐在她的病床前,她意识到了自己病情的严重,紧紧的抓住我的手,生怕我从她身边走开。她眼里老泪纵横,不断的跟我说她不想离开我们,我只好强忍泪水,不断地安慰她。那天从老家回来后,我心里常常有不测的感觉,晚上有好几次在梦里惊醒。
终于,不愿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我从老家回来后的第三天早上,当我走进办公室还不到半小时,便突然接到了四叔的电话,他说奶奶不行了,叫我马上回去。我叫了在芒市读书的三弟和五弟他们急忙往家赶,可最终还是慢了半步,等我们到家,奶奶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扑到奶奶的身边不禁痛哭失声,泪水像泄闸的洪水般肆意横流。
根据风俗,奶奶的遗体在家停放三天。在办理奶奶葬礼的过程中,四里八乡和外县的亲戚纷纷赶来参加奶奶的葬礼,村里的人家基本全都来了,其中有芒市、盈江、梁河、龙陵、腾冲和缅甸的,大家都赶来见奶奶最后一面。
在为奶奶守灵的三天时间里,我总回想起奶奶平时慈祥的面容,总想起她对我的牵挂。又或许是我家四代同堂,从未经历过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我总是不自觉的流泪。特别是在第二天早上,平时寡言少语的四婶伏在奶奶的灵柩前,在一声声哭诉中叙述奶奶平时的慈爱时,我的心里更是如万箭穿心一般的难受,总也止不住自己的泪水。
奶奶一生省吃俭用,可她对儿女和孙儿的付出无论是在情感还是金钱上从不吝啬。但她从来不愿增加父亲他们的负担,自己集攒了一部分钱。临终前,奶奶除为四弟尚未出生的儿子留下了一点钱,作为她对四弟未出生的儿子的牵挂之外,将钱全部交给父亲,嘱咐父亲他们用来办她的葬礼。
按照农村一般办葬礼的规格,奶奶的葬礼用她平时积攒的钱不但已经足够,而且还会有剩余。可为了最后一次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父亲他们不但全部将它用到了奶奶的葬礼和坟墓修建之中,还各自出了一部分钱,根据农村风俗,为奶奶办了村里规格最高的葬礼和修建了奶奶想要的很好的坟墓。
出殡那天,全村的乡亲都来了,都赶来为奶奶送行。村里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亲戚根据风俗为奶奶写了一篇祭文,虽然有些地方文理不通,但对奶奶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和评价,情感的真挚让参加葬礼的每一个人听了都忍不住流泪,家里的亲人们更是触景生情,忍不住痛哭失声。
办完奶奶的葬礼很久之后,全家人仍无法抹去心里的伤痛。四叔更是不敢看奶奶的照片,他每次说起奶奶都要流泪。一次回家,母亲从怀里掏出一样奶奶生前配戴过的首饰交到我手里,说是奶奶临终前交给她的,让我留下作为留念。后来我才了解到,奶奶临终前将她生前配戴过的银质饰物全部分给了母亲和四婶她们,在孙辈当中唯独只留下一样给我作为留念。
捏着奶奶流下的遗物,我不禁睹物思人,再次想起奶奶那和蔼慈祥的面容,想起她儿时为我送到教室的火盆,想起她送我到门口的蹒跚身影,想起她最后一次握住我的枯瘦的双手……在此之前,我好几次梦到奶奶,我梦到了她早些年的面容,梦到了她对我恋恋不舍的神情和仿佛要来抓我的双手,每次梦醒,我的枕边总是留下许多泪痕。
在断断续续写这篇文稿的时候,我好几次都忍不住流泪,当我今天写到这里的时候,泪水再也控制不住,流满了我的脸颊。此时,当我掀开书房的窗帘,一缕月光透了进来,奶奶的慈爱仿佛又围绕在我的身边,我仿佛又看到了奶奶远在天国的那慈祥的面容。
2008年9月12日子夜
-全文完-
▷ 进入风过无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