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夜读鲁迅无花满楼香

发表于-2008年09月11日 早上9:56评论-0条

昨儿终又在纷扰中寻出了一点闲静,便从书架上取出那本《朝花夕拾》,囫囵吞枣般又过了一遍,每每翻阅鲁迅先生的这些“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字都难免会有所触动。先生未能带露折花,深以为憾事,但能将心中的离奇和芜杂的影像转化为鲜活的文字却又是何等痛快的事儿呐!哪怕会因此而时时反顾哄骗自己一生又何妨呢。这本集子里头的文章一半是在“三一八”惨案后的一段避世的日子里写下的,这些散文有的带有极浓的杂文气息,对现实有着较多的干涉,针对性和论争性也比较强;另一半则是在厦大任教时写下的,多是忆念故人追恋旧事旧物,抒情性比较强。可以说先生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针砭结合得天衣无缝自然恰当,而跃然纸上的更是作品所叙写的时代风貌、风土人情和各色人物。

《狗猫鼠》介乎散文和杂文之间,是针对“现代评论派”那些绅士们而写的,着重在给“媚态的猫”画像。文章从仇猫说起,童话、掌故和小故事遍布全文,信笔所至,娓娓道来,仿似与友人谈天一般。而文末出场的保姆长妈妈,其神貌则在紧接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展现,他虽多嘴而且有许多烦琐的礼节,但是她能做许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儿如为哥儿(先生)买到绘图本的《三哼经》(实是《山海经》)。而其中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长妈妈睡觉时伸开手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d的姿势,占领整个床铺,有时还会因此压到迅哥儿,另外还有她在切切察察说话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动作细节。《二十四孝图》的成文是源于对“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不满与诅咒,哪怕因此堕入地狱也绝不后悔。细数二十四孝图其中最让先生不解甚至反感的是“老莱愚亲”和“郭巨埋子”,尤其是后者,不仅是先生我也替这孩子捏了一把汗啊。《无猖会》和《无常》极其详尽地描述了浙乡的迎神会和无常的形象,这虽是些套着迷信外壳的宗教活动,但同时也深深地烙上了民间艺术的字样,朴素而生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篇了,其言语酣畅轻松、洁净优美、亲切感人,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逼真极富意趣的童年时代的风俗画。《父亲的病》更多的是让人看到了先生那颗赤子之心。《琐忆》里的衍太太真是又阴诡又圆滑。《藤野先生》更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的回忆性散文,不仅刻画了一个治学严谨且给与先生许多鼓励的的藤野先生,而且在仙台观影后还告诉了读者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没有什么病痛比精神的麻木更可怕的了,这也是先生弃医从文的缘由所在。《范爱农》中则对范爱农这个偏激又耿直的爱国主义分子遭排挤最终溺水而亡之事给予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同时这体现了先生对辛亥革命的思考。

当年苏东坡评杜子美有过这么一句名言:一饭未尝忘君,这确实很贴切精辟,用“忧国”二字置换“君”字即“一饭未尝忘忧国”,我想这便是鲁迅在从文道路上的真实写照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花满楼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庞徨
☆ 编辑点评 ☆
庞徨点评:

文章将鲁迅文章一一品读,每读必有所得,只是求其全而未得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