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大作,诉世人对土地无节制开发,令大地“苦不堪言”。喻为路旁土地的疼痛。观后深有感触。留按语:“路是大地的血脉,因为有了路大地有了生机……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季节,路又带给大地希望。”
作者看此按语后,发站内短信给我:“我的文章《路旁土地的疼痛》,点评与文章内容几乎没有关系。如果没有认真看文章,请不要随意写点评,这种与文章内容严重脱节的点评最好能改一下,要不会让读者当笑话看的。因为都是编辑,我才会提醒一下,希望理解!”。看罢此短信,我尊重作者意见,删除了此按语。并以跟帖形式留言:“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许我更多地思索文章的寓意。这种感受大概同我们上学时分析课文一样,能够把作者初衷所没有的内容都分析出来。文字,就是文字。我感受的是文字,是此文的情节给我的启示。好比阁下站鸡蛋的纵面画个鸡蛋,是圆的。而我却通过这个鸡蛋纵面,联想到鸡蛋横面的信息。包括,以前各位同仁的提醒,均系如此。但是我一定尊重各位同仁的意见,删除作者认为不合适的按语。……此留言旨在知会阁下,没有轻视大作的意思。谨记阁下提醒。今后从文章表面线索留言是了。晚安。”此留言没有得到作者回复,看来作者认定他的判断。
作者以“路旁土地的疼痛”来表述人类对于土地的破坏性开发,让土地渐渐丧失了生机。这里的路本是土地的一部分,作者之所以引喻,是以路来喻指人类。并在文末有: “只是,早已没有梦的路边土地,可否还能盼来那没有疼痛的一天?”之句。足让读者感觉作者期望人类能够觉醒,能合理使用土地,使之具有重复使用的价值造福子孙后代。还大地以健康。基于此,我以路喻指血脉,只有血脉供血充足,才能使土地恢复健康。因为是人类破坏了土地,那么使土地恢复健康的也只有人类。
大地的生机不是大地自己的感觉。而是人类的感觉。只有人类通过“路”把文明输入大地,方能让大地康复。因此把路比喻成血脉,是想说还大地以健康的还是须要人类。只有一个供血充足的机体才会健康。这血是什么?就是人类的文明。就是科学的开发利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叫“可持续发展”。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北方春天的景色。北方四季特征显著,虽然春绿还很淡,可那是希望。每当春天,路的两旁象镶绿边一样被春绿嵌附。原本凄凉的路,也就被希望拥抱了。这春天的路成了希望的象征。同样的路,同样的人类,只要赋予了希望,赋予了文明,就象血脉里输入新鲜血液一般,它带给大地的就是康复的希望。
华夏大地,广袤无垠。物候千差万别。因阅历不能尽详,亦非人之过也。当年大文豪东坡居士不也贻笑后人么。苏轼地方任期满后到京,前去拜见恩师王安石,见书房砚下露一纸角,苏轼取出观看,原来是王安石未完诗稿。题为《咏菊》,上写“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只见过菊花开在深秋,花干死也不曾见落下花瓣。苏轼暗暗讥笑:“昔年此老下笔数千言,三年后大不如前,可谓江郎才尽,谁见过金菊落地?真是一派胡言!”于是激情不能自己,提笔依韵续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明白黄州菊花落瓣他不知晓,只能说他学识不够,也难全怪罪他。”于是王安石有意将苏轼迁任黄州,出京都赴任。一路上苏轼自哀自怨,明知是因改诗触犯师颜却也无奈。
赴任黄州将近一年,重阳之后连日大风,苏轼独坐书斋,忽然想起后花园数种黄菊。恰有好友来访,正好携友同往观赏。来之后院,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头菊花落尽,苏轼面对此景顿想起所续诗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于是哑然无语。所以诸君没有必要因为不理解他人文字或者文字被他人误解而困惑。读书当见微知著,如果仅读字面意思,非上上之读法。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
此文还没有写完,收到作者回复前留言:“我觉得文章点评无论怎么写都不能脱离开文章内容,否则何以说是这篇文章的点评,而不是另外一篇的呢?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从主观感受还是文章内容还是从别的方面入手,都不可能写出与文章所表现内容无关的点评。就以画鸡蛋为例,画者画了一个正面的鸡蛋,评论者当然也要从正面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看他哪里画得成功,哪里还有待改进,如果评论者看着画者正面角度画的鸡蛋非要说从侧面画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这评论有什么意义,画者画得就是正面的样子,侧面他没有去表现,怎么来点评他的画?文章也是一样,跟文章内容脱节的点评,写出来会让人觉得超出了常规思维。轻视不轻视我都没有关系,我只是觉得那样的点评留在这里,会让读者奇怪这文章的点评怎么会与文章内容没什么关系,所以才想到发消息的。我可能什么事都太认真,哪里惹恼了阁下,还请包涵。对于阁下写点评的观念,我实在见识太少,不能参透,还请谅解! ”作者坦诚,足见休养上乘。可是看问题难免有失偏颇。对于点评,一种是客观式点评;别一种是共鸣式点评。前者曰是曰非,仅就字面分析,客观直白。后者以求心灵相通,从不同角度认识相同事物,达到升华境界。就拿鸡蛋来说,这鸡蛋就好比作者文中所述的土地问题,全方位地认识,才能知晓鸡蛋的全貌与本质。也就是知晓“土地疼痛”的根本原因。这就象数学上的反证法一样,作者使用了现象表述,以设问表达对人类觉醒的期望。我的按语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作者的观点。所以才有“……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季节,路又带给大地希望”。我与作者之间的误会,只能说我之求法欠佳。没有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感应。此当努力求进,但却不表示这种点评没有存在道理。
此文字,旨在与作者交流认识。跟帖属于公开文字,故没有争得作者同意即引用。在网上读者与作者之间常有认识的差异。如其消极回避,不如积极探讨。大家在网上发表的大多为心情文字,即非圣旨亦国家政策,读者诸君尽可发表见解。只有心灵的碰撞,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一己之见,希望未有污尊耳。
-全文完-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