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文学书而不懂鉴赏,恰等于帝皇时代,看守后宫,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虽有机会,却无能力!”每读到或忆及钱钟书先生的这个妙喻,会心一笑之余多的是自我警醒与扪心自问。前几天一老师谈及“经典”的话题,“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卡尔维诺如此定义它。当老师问我们心中可否有属于自己的经典时,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本书便是梭罗的《瓦尔登湖》,那些感动过我震撼过我的语段霎时纷纷涌上我的心头:“我日常生活中的真正收获,是一些像晨曦和暮霭一样朦胧,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东西。我所抓获的,只是一丝星尘,一段彩虹……”
(2)
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无知而又貌丑的他献身哲学,以其咄咄逼人而又无懈可击的思辨逻辑点中了许多人的穴道叫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君王无识于治国之术,将军无识于用兵之道,商人无识于经营要略……他如此热衷于找人谈话,其目的并非要改变对方意见而是要寻求真理以驳斥那条说他是世上最聪明的人的神喻。有时,那些辩不过他的人会气急败坏地扇他一耳光,他没事人一样说道:“人家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有些人会踢他一脚,完了别个要他报复,他却说:“如果驴子踢了你一脚,你会去报复吗?”人们嘲笑他成日在外头谈话而不管下顿饭在哪儿,他妻子脾气不好,经常辱骂他,有一次用一盆脏水把他淋了个痛快,他这样说道:“这很正常啊!雷霆之后必有暴雨!”他的住处简陋,有人愿意送他一块大地皮盖房子,他拒不接受,回道:“假如我需要一双鞋子,你却提供给我一张兽皮,这不是很可笑吗?”
其实自知无知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无怪乎曾国藩说他生平三耻中有这么一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涘,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
(3)
《宋史司马光传》 载光尝语人曰:“吾无过人者,但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这句话带给我的震撼绝不亚于其领衔编撰的鸿篇巨制《资治通鉴》,俯仰无愧于天地的人毕竟少数啊!
(4)
卫玠从豫章来到建康,都城的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卫玠本就孱弱多病,经这么一折腾,劳累过度而病倒了,没过多久便逝世了,这便是“看杀卫玠”的故事。如此记述言传不过是人们对天才美男早夭的浪漫祭悼罢了,历史亦将久久尘封其真正死因:他不顾内弱之躯,与谢幼舆通宵言谈,疲劳过度,病重不治而亡。
潘岳(即潘安)姿容美丽,神态自若,年轻时喜欢带着弹弓在洛阳街上行走,妇女们遇见他,便手牵手把他围在中央。左思(其作《三都赋》有“洛阳纸贵”之誉)容貌绝丑,仿效潘岳外出游览,于是一群群妇女一齐往他身上吐痰,弄得他只得夹着尾巴回到家中。这便是男版的“东施效颦”的故事。可惜大伙不知道潘岳“望尘而拜”,更不知“左思风骨”,否则怎笑得出声来。
(5)
剃头铺门前的对联,择“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与“虽为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相较,孰优?
(6)
“五千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这是我听到过的最自负最自恋最自以为是的一句话,可我一点儿都不觉得李敖臭不要脸,相反,他的文章着实叫我叹服得五体投地,他完全配得上这样的“大手笔”。我相信他的一切努力,亦不会随着台湾的微不足道而小化了。
一直以来都深服其大雅若俗:“(国民党)手yin台湾,意淫大陆”;服其亦庄亦谐:“你不能等有了热情才救人、你不能等有了灵感才作文。一如妓女不能等有了性欲才接客。属于你该做的事,纵属勉强,你也要做”;服其洞若观火:“ (国民党)‘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如包庇财阀是也);‘政治问题,法律解决’(如以法律绳异己是也);‘法律问题,经济解决’(如法官收红包是也);服其口无遮拦:“先死后死,祖孙一脉,端赖介石平阴d**;婚生私生,兄弟串连,全靠经国动鸡巴”;服其强词夺理:“男人对女人是‘授人以柄’关系,女人对男人是‘空穴来风’关系,男女之间纠缠不清,正因为这些凸凹的缘故。马路凸凹不平都有风波,何况人生凸凹不平?所以,男女之间的任何事,都不必大惊小怪”;服其有失厚道:“每看到女人有大屁股的时候,我总暗自庆幸它没长在脸上——如果那庞然上了脸,岂不更要命?”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他独有的英姿与做派,别的人呢?所谓“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7)
梁启超《惟心》曰:“天下之境,无一非可乐、可忧、可喜者,实无一可乐、可忧、可喜者。乐之、忧之、喜之,全在人心,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无法改变一些事情的结局,当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看待事情的心态。泰戈尔说的好:“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群星了。”
未来的事情不可预知,既活在当下,何不安心享受上天赐予的每一分每一秒呢?“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何必太执着于“色相”呢?“身若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无所挂碍,何等自在!或拥抱自然听听鸟语闻闻花香,或于夏日的午后觅一荫凉处听风品茗观云卷云舒诵诗词歌赋,或邀三两个好友赏月小酌秉烛夜游,何等逍遥!
(8)
陈染说:“放弃意义,将是我来生唯一的意义。”
我说:“放弃执着,将是我来生唯一的执着。”
(9)
刘希夷将新作《代悲白头翁》呈给其舅宋之问披阅指正,此篇诗作甚佳,诗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当宋之问得知此诗作还未外传便起了歹心想据为己有,刘希夷许而不与,时任左骁卫郎将和东台详正学士的宋之问一怒之下,便用土囊压死了刘希夷。因诗杀甥,呜呼悲哉!
(10)
伊索和另外两个努力一道被送至奴隶市场贩卖。买主先问一奴隶会做什么,他极尽吹嘘卖弄之能事,将自己的本领说得天花乱坠,问到另一个奴隶的时候,他的回答较之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轮到伊索的时,他回道:“我什么都不会,前面两位已经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了,他们是无所不能的。”
(11)
“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这是项羽的可叹之处亦可爱之处,因其可叹,太史公批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因其可爱,易安居士慨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非如此不可;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非如此不可;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迨慌”,非如此不可;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非如此不可;
“早起也,有恒也,重也”,非如此不可;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非如此不可……
(13)
现实一逼再逼,我一忍再忍,终于有一日它拎起了锤子榔头,气势之凶自不待言,可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何惧之有?
(14)
叔本华生性悲观,他老妈则是个热衷于社交且热爱生活的小说家,母子二人性情上的差异巨大,经常争论吵架,他老妈在写给他的信中这样说道:“你不要老跟我念叨人生悲惨的那些个东西。我想好好睡觉,可看了你的信我就睡不好觉。”二人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一发不可收拾,叔本华临走时冲他老妈说了这么一句话:“将来你之所以能被这个世界记住,只因为你的儿子。”
正读大学的尼采有一日在书摊上不小心买了一本叔本华的书,不看犹可,一看就放不下了,最后竟失声痛哭道:“原来世界的真理就在这里。”领会叔本华的思想后,尼采开始厌恶人生、反思人生,他在军队服役时因个性过于强烈,受不住教官的管教,一管他就难受,一难受就躲道马肚子底下喊道:“叔本华就我!”
(15)
尼采说:“人很不容易把自己看作一个上帝,下身就是理由。”此话然又不尽然,人是欲望的动物,然而欲望却是多指向的。
(16)
海子说:梭罗这人有脑子
像水有鱼,鸟有翅
云彩有天空
我说: 海子这人有见地
像山有仙,水有龙
良骥有伯乐
(17)
《史记》载项羽“重瞳子”,即眼睛有两个瞳仁之意,说起他这眼睛,不得不提两个故事:其一,楚汉两军对峙,项羽披甲持戟上前叫阵,汉军中一弓箭手想要射杀项羽,项羽“瞋目叱之”,只见对方“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远走入壁,不敢复出”;其二,项羽兵败垓下,汉军骑将赤泉侯杨喜追杀他,项羽“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新五代史》载南唐后主李煜“一目重瞳子”,想必老天有意要他生在帝王家而眼见两重天吧!
(18)
“仆射江总虽为宰辅,不亲政务,日与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等文士十馀人,侍上游宴后庭,无复尊卑之序,谓之“狎客”。上每饮酒,使诸妃、嫔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被以新声,选宫女千馀人习而歌之,分部迭进。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略皆美诸妃嫔之容色。君臣酣歌,自夕达旦,以此为常。”
“上怠于政事,百司启奏,并因宦者蔡脱儿、李善度进请;上倚隐囊,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李、蔡所不能记者,贵妃并为条疏,无所遗脱。因参访外事,人间有一言一事,贵妃必先知白之;由是益加宠异,冠绝后庭。”
以上是摘自《资治通鉴》的两段关于陈后主陈叔宝的文字,读罢叫人叹也不是,慨也不是,怨也不是,怜也不是。《陈书后主本纪》文末曰:“古人有云,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再加上南唐后主李煜,便可凑个大团圆了。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老天和历史和人开的一个玩笑嘛,代价亦不过是亡国而已!说句风凉话,冲着李后主后期的那些词作,这国便当亡!
(19)
东坡居士与佛印谈佛论禅,广譬博喻,纵横骋说,躲在帘子后头的苏小妹听到他们的对话,有意挖苦一下佛印,便给他出了这么一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岂会服输,稍加思索,如此回击道:“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20)
晋人豫让曾事范氏、中行氏,不受重用,籍籍无名,后事智伯,智伯以国士遇之尊宠之。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合韩、魏之力灭智伯且三分其地,又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林图谋刺杀赵襄子以报智伯知遇之恩,第一次行刺未果,赵襄子感其高义而释之。而后扮丑怪相行乞于市,有人认出他,劝他归附赵襄子,他如此回道:“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读罢不禁想起另一段史话,说李建成欲诱尉迟敬德为己用,密以金银器一车赠之,敬德辞曰:“敬德,蓬户瓮牖之人,遭隋末乱离,久沦逆地,罪不容诛。秦王赐以更生之恩,今又策名籓邸,唯当杀身以为报;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交殿下,乃是贰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
最后一次豫让埋伏在赵襄子将要经过的桥下,赵襄子来到桥上,马惊起,他说定是豫让在这儿,派人查问果真如此,赵襄子责问他为何如此,豫让慷慨陈词,亦感赵襄子之宽宥,“愿请君之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赵襄子随后让使者拿了件衣服给他,“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豫让此举怎能不令人感慨万端啊!
(21)
《史记》对刘邦的出生形容如下:“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梁书》对萧衍的出生形容如下:“ 后尝于室内,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中所有。后惊视,谓侍者曰:‘汝见不?’对曰:‘不见。’后曰:‘尝闻见者当富贵。’因蘧取吞之,是月产高祖。将产之夜,后见庭内若有衣冠陪列焉。”
《宋史》对赵匡胤的出生形容如下:“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於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的出生形容如下:“(其母陈氏)尝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日:‘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余香。明日上生。”
当真如《公羊传》里头所说的那样:“圣人皆天父,感天而应。”以上种种虽纯属附会之说,理性如我辈自不信之,却不不可仅一笑置之,这里头名堂大着呢,断不了小视其在标榜统治合理性方面的功效。
(22)
拿猪“开刷”的文字不少,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多,除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外,便只有钱钟书的“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和史铁生的“人与人的差别大于猪与猪的差别,人与猪的差别是一个定数,人与人的差别却是无穷大”这两句话。
(23)
李耳以《老子》五千言成就不朽,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全唐,“竟为大家”,凡此种种,对那些所谓的“著作等身”的作家来说是多大的讽刺啊!
(24)
无论是文学还是历史,向来不乏刚猛英勇之士,然真正称得上悲壮的却不见得有多少,正是因为少所以才显得可贵,如:刺杀侠累后,为不连累亲友而“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的聂政;代友赴约,以身试剑的郭嵩阳;为成全路茜的幸福而替卡尔上断头台的卡尔登……
(25)
常想人生应当怎样?也许真如司汤达墓志铭所说的那样,“生活过,写作过,爱过”,这便足矣!
(26)
妖妖忽然问我:“你看这个夜雾,我们怎么形容它呢?”我鬼使神差地做起诗来,并且马上念出来。要知道我过去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一点作诗的天分。
我说:“妖妖,你看那水银灯的灯光像什么?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口,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妖妖说:“好,那么我们在人行道上走呢?这昏吰的路灯呢?”
我抬头看看路灯,它把昏黄的灯光隔着蒙蒙的雾气一直投向地面。
我说:“我们好象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妖妖忽然大惊小怪地叫起来:“陈辉,你是诗人呢!”我说:“我是诗人?不错,当然我是诗人。”
“你怎么啦?我说真的呢!你很可以做一个不坏的诗人。你有真正的诗人气质!”
——王小波《绿毛水怪》
读完这样的文字,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王小波绝对算得上一个诗性之人,可惜的是他几乎不怎么写诗(记忆中他只在《三十而立》中写过这么一行诗:“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而阴茎倒挂下来),中国文坛也因此少了一位优秀的行吟诗人。
(27)
时间是个骗子,手段并不高明却常常得手
上帝是个瘸子,拐人青春以求得心理平衡
机会是个陷阱,一再不明所以活该你中计
公平是个笑话,谁以为然谁就是弱智儿童
奋斗是个童话,苦心经营终归要回到最初
幸福是个传说,想拥有除非你能创造神话
欲望是个黑洞,你的做法赶不上它的吞法
爱情是奢侈品,贫寒如我辈可望而不可即
友情是必须品,是挥别时蓄势待发的伟力
永恒是危险品,执著追求无非是自讨苦吃
梦想是易碎品,须轻拿轻放并非人人都懂
成功是折价品,赶上或者错过都不必挂怀
前途是未知数,求解半生怎奈何此题无解
人心是可燃物,一点就着而一发不可收拾
人生是场游戏,谁违犯了规则谁就得出局
死亡是次裁员,灵魂对不称职躯壳的解雇
(28)
知晓了海子卧轨自杀时随身携带的四本书——《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和简短的便条式的遗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便不难理解身坠石块自沉万泉河的戈麦;仔细读完顾城那四封血泪铸就的遗书,将不难理解为爱而决斗,并因此而丧命的普希金。
(29)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关汉卿在《拜月亭》中提出“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不分离”,白朴在《墙头马上》中提出“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窃以为上述言论乃元曲中最自然清妙之音符,文学浩洋中最光彩夺目之浪花……
(30)
爱的誓言可泼辣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亦可简洁如《红楼》:你死了,我当和尚去。
(31)
作为闺中怨女们的知音书和安魂曲,《牡丹亭》在妙龄少女们的心中所激起的波澜可谓超绝。内江一女子读了汤剧后,誓愿托终身于汤显祖,后因见其为噃然老翁而投水身亡,这显然是带有戏剧色彩的传说,不足为信。较为可信的记载是冯小青“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的绝命诗,以及杭州演员商小玲上演《寻梦》一出时的气绝而亡,不禁让人想问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共鸣呐!
(32)
有一段时间,佛祖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他心平气和,沉默不语。等有一次这人骂累了以后,佛祖微笑问道:“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那么,这样东西该属于谁呢?”这人不假思索地回道:“当然是送东西的人自己的了。”佛祖道:“那就是了。到今天为止,你一直在骂我,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么这谩骂又属于谁呢?”
(33)
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34)
空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回道:“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空山问得有心,拾得答得有意,若真要如此行事,却怎一“难”字了得。
(35)
一位禅师带着他的两个弟子一块云游。行经一山谷时,二弟子失足滑落,幸得大弟子拼命拉他,才救了他一命。事后,二弟子在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师兄救我一命”。他们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海边,大弟子和二弟子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情急之下,打了二弟子一耳光。事后,二弟子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师兄打了我一耳光。”
等他们云游归来,禅师问二弟子:“为何要把你师兄救你的事儿刻在石上,而把他打你的事儿写在沙滩上?”二弟子回道:“我永远感激师兄的救命之恩,至于他打我的事儿,则随着潮起时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禅师点头,面带笑意。
(36)
宗白华说得真好:“活得充实,就是一首好诗;活得平淡,就是一门学问。”充实即唯美,平淡即真实。
(37)
李敖曾如此不厚道地讥讽得花柳病而死的同治皇帝:“有人插柳成荫,有人插阴成柳。”
无心?他们都未必。
(38)
作家为自己的作品写“广告语”并不是新鲜事,但绝多数都是“黄婆卖瓜”。今天且不说黄婆,我得挑好的说,国内当首推汪曾淇为其散文集《蒲桥集》所写的广告语:“齐白石自称诗第一,字第二,画第三。有人说汪曾淇的散文比小说好,虽非定论,却有道理”,“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春初新韭,秋末晚崧,滋味近似”;国外毫无疑问是拉伯雷的名作《巨人传》(第二部)所写的“作者前言”的结束语夺魁:“如果我在整个故事里说过一句瞎话,我情愿把灵魂、肉身、五脏、六腑,全部交给十万篮小魔鬼。同样,假使你们不完全相信我在这本传记里所述说的,那就叫圣安东尼的火烧你们,羊痫疯折磨你们,雷劈你们……”
(39)
朋友又问我:“今天你拿爱情喂狗了吗?”
我还是……无言以对。
(40)
终究是翻不过的尾页
终归是躲不过的梦魇
分明是掩不过的痛心
也许是拗不过的宿命
幻想是无意义的自愚
坚持是没必要的自伤
逃避是非理性的自弃
冷静是不应当的自欺
翻不过的尾页是彼夜
躲不过的梦魇是绝恋
掩不过的痛心是分离
拗不过的宿命是断情
无意义的自愚是等待
没必要的自伤是执着
非理性的自弃是厌世
不应当的自欺是不舍
-全文完-
▷ 进入无花满楼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