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重识旧军阀竹根

发表于-2008年09月07日 清晨6:11评论-0条

有人说六零后的人有些思维定式。我对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张作霖、吴佩孚、段其瑞等几个军阀的认识就曾停留在当时的教科书上的描述。随着改革开放,大帅们一些鲜为人知的一面逐渐被媒体披露出来,为大家共飨。

话说奉系军阀张作霖,我第一个印象就是1927年4月,他绞杀了共[chan*]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让国人切齿痛恨。胡子出身的张作霖,为人狡诈,却也懂得知恩图报,依附过日本人,投机过共和,也曾立志以武力统一中国,后来终因拒绝配合日本人侵吞东北的狼子野心而遭遇“皇姑屯事件”丧命。

一则趣闻讲述,有人向张作霖求字,被指最后落款“张作霖手墨”笔误成“手黑”,他随机应变一句:“这叫寸土不让!”让人叹服。不过,“张作霖手黑”到的确可以说是这位乱世英雄一生真实的写照。他的继承人少帅张学良,这个花花公子、“不抵抗的将军”却因于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团结抗战,而成就了一世英名这是后话。

认识北洋军阀吴佩孚,我是观看了在反映二七大罢工的电影《风暴》中,他先是招抚不成,最后下令手下血腥镇压,虐杀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引起举国义愤。

其实,吴佩孚也许是旧军阀中学历最高的一个,22岁就中了秀才,因得罪家乡的官吏、豪绅而被革除功名还被通缉。他逃到北京生活无着,靠占卦算命来糊口,1898年在天津投军,考开平武备学堂,从此披上戎装。因敢作敢为而被北洋军阀头子曹锟看上,一路升迁,不几年就拥兵数十万,被封为“孚威上将军”, 会写诗、绘画,字也写得颇好,至今镇江焦山还存有他的墨宝,因此有“儒将”之誉。他曾还写了一副对联明志: 

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怡性,真个解甲归田。 

说到纳妾,也有一段趣闻:有一位外国妙龄女郎倾慕大帅,投怀送抱,他不为所动,以一纸“老妻尚在”拒之,书生意气昭然。

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分裂中国而搞“华北自治”,请他上台当傀儡,他坚决拒绝;1938年6月,伪“华北临时政府”与伪南京“维新政府”合并,请他出来当官,也不答应。

他的态度自然让日本侵略者生恨。次年12月4日,他因吃羊肉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齿,日本特务芳太郎介绍一个日本医生为他治疗,旋即得了败血症,离奇地结束了一生。

知道段祺瑞,是从课本中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他告诉我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是个连柔弱的女学生都要虐杀的大魔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实在让人不齿。据凤凰网最近文章披露,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曾在刘和珍等人的尸体前下跪谢罪,虽然负有直接责任的是曾经把宣统皇帝赶出紫禁城的卫戍司令陆钟麟,但作为执政府总理的段琪瑞当然难辞其咎。

话说重头,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种田。1872年,7岁的段祺瑞被祖父段佩带往江苏宿迁任所,少年段祺瑞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军营生活。段祺瑞在祖父病故后只身徒步千里前往山东,投奔在威海驻军中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1885年,20岁的段祺瑞考入天津武备学堂,为一期预备生。1887年,他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1889年春,段祺瑞等5人到德国,以官费入柏林军校。1890年底,段祺瑞学成归国,任职北洋军械局,可算标准的“海归”。民国初年,北洋军阀集团把持政局,北京政府如同走马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段祺瑞却曾六次主政,出任国民政府总理。

其实身居高位的段祺瑞也是有情有义的,少年时上私塾虽因家贫受尽先生的白眼,先生甚至剥夺了他仅有的一张破书桌,但对师姐打牙祭时在他碗里埋大肉的照顾铭记在心。发迹后,段祺瑞多次将私塾先生奉为上宾,接济关照很久。

然而,下跪并没有挽救段祺瑞执政府垮台的命运,北洋军阀集团也不复存在。或许经历了太多的血腥,息影津门的段祺瑞曾表示只谈佛经不问政治,实际上在政坛活动了几十年的他岂甘寂寞,并且,“政治”不时地来过问他。日本特务土肥原等企图拉他出山,组织一个与南京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完全效忠于日本人的傀儡政权。段祺瑞没有答应。段祺瑞亲日,原先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日本人把侵略战火烧进国门后,他不愿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显得尤其难得。

往事如烟, 这些叱咤风云的铁血大帅们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定格为反面人物。话说回来,在中国的“正史”中看到的多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定律。古往今来,改朝换代,有多少人头落地,;江山永固,又饱含了多少辛酸血泪。

记得有个伟人说过,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人民创造历史。但我们看到的是,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些英雄们。作为平民百姓所指望的无非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当兵的保家卫国,均能寸土不让;为官者清政廉明,皆知“老妻尚在”;天安门前永无喋血,谢罪一叩成空前绝响。

有人说,历史是面镜子,可以照出人间百态。我们通过重新了解这些作为“反面教材”的旧军阀的逸事,也许可以引发一些思索,得到一点启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竹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语燕呢喃点评:

历史是面镜子,可以照出人间百态!引发后人思索,得到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