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生活所累的老师
寒窗十数载,如今每每回忆,竟生蹉跎之感。那些旧人事恍若烟霭,在岁月的河流兀自沉浮,有若一叶孤舟,不胜悲!若非要有所感怀,我便忆忆待我三年的恩师——高联堂。
一切须从头开始讲起。
一九九七年九月,我阔别生我育我的村庄,升学入了乡里的中学。虽然生活清苦,但我时常自勉,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读书便是唯一的出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并未与高老师谋面,他还奔波于尘埃蔽日的路途。学校指派的代理班主任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姓赵,是个外乡人,身材短小,却暴戾乖张。
第一天的自习课我们还没领到课本,他却让我们摹写作文,班里顿时怨声四起,他不言语,只是扯过前排同学的衣襟一拳将其打倒在地,全班顿时噤若寒蝉。在那些年月,老师打学生犹如家常便饭,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是不想开学第一天的自习课便有人开了先河。私底下,我们开始企盼起高老师的归来,脑子里一遍遍的遐想他的面容,希望他的脾气能好一些。
苦苦捱过一周的光景,高老师总算到来,还没等校领导介绍,班里便响起了雷鸣的掌声,同学们犹出樊笼,笑得灿烂。他略微有些紧张,言辞有些激动,拿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高联堂”三个大字,自此我便与他结缘。
高老师毕业于大专院校,这在当时已是高文凭,而他与其他老师最大的区别则是他为人温和,待人谦逊,一张消瘦的脸,一颗热忱的心。他不会对学生说一句重话,动一根指头。即便有时他气不过,至多也就摔门而去。
九七国庆,学校组织晚会,高老师手执话筒为学生们献上一首《离家的孩子》,曲调悠扬,饱富深情,又让我们看到了他多才的一面。他的房间很小,大约只有七八平米,却打扫得纤尘不染,案头总摆些书籍,置一盏台灯,夜夜辛劳备课。对于学生的不情之请他总是欣然应许,我看过的第一本诗集便是他立于案旁的《汪国真诗选》。
高老师生活极尽简朴,我留意过,他至多只有两套换洗的衣裳,几件简单的t恤和两件单薄的毛衣,鞋子都是纯白的布鞋。衣着虽然简单,却从未见过一丁污渍。后来我才知道他有个抱病于身的父亲和上高中的弟弟,他有着比别人更加凄苦的过去,也有比别人更加沉重的包袱。然而在他的眉宇间你却看不出一丝的悲切与彷徨,总的说来,他是我见过的最热爱生活的人。
高老师带我们的英语课程,这本不是他的专业,他是学化学出生的,然而由于学校的英语老师寥寥无几,奇货可居,他只能委曲求全,做起了“冒牌生意”。第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他暗暗为我们捏了把汗,不想成绩却是出奇的好,把另外的老教师落得很远,校领导不禁发出了“后生可畏”的赞许,实则很少有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晚饭后,其他的单身老师总是聚在一起喝酒打牌,谈笑风生。只有他,独自一人抱本语法书细细揣摩……他就是这样与书为伴,捱过多少孤伶的光景,那背后隐藏的却是一张看似平常的面孔。
高老师还很关心我们的心理状态,每个周末在我们回家之前都要写一篇“周记”给他,记述一周的所学所得,讲述一周的所思所想。记得有一次我在周记上写了我的母亲,写母亲在父亲辞世后如何凄惶,如何艰辛,作为儿子心里感觉如何心痛,如何想着快快成长,为母亲分担忧愁……不想在周日的班务会上高老师却把我的周记读了出来,大家静静的听,我的眼泪簌簌的流。读完后他沉默许久,为我们讲起了他母亲的故事。
他说,是母亲给予了他生命,是母亲教会了他行走,是母亲融汇了他生命的所有特质,诚实、善良、坚韧、勤奋、豁达。而母亲却没能陪他一路到底,就在他高考前夕永远的辞他而去。母亲的一生没有停滞过辛劳,母亲的一生没有享受过愉悦,母亲的一生没有吃过好的、穿过好的。为了他的学业,母亲狠心卖掉过年的猪。狠心卖掉自己蓄了三十多年的长发,只为了给他添置一件过冬的单衣,甚至母亲为了他考试不分心,弥留之际坚决不愿见他一面……他说我是幸运的!虽然同样的遭受苦难,却有一个深爱自己的母亲,有一个可以倚靠的怀抱,有一双可以触摸的手……
高老师说完,便落起泪来。全班上下更是哭得一塌糊涂。
周记发下来后,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优”,还在旁边批注“要在苦难中学会坚强”。我的泪水再次决堤。
高老师正是这样一个人,他把学生全拢在怀里,全放在心上,为人师表,在生活上做我们的楷模。在思想上不遗余力的教育我们,启发我们,用泪水用苦难感动我们,教我们坚强,教我们勇敢……
那之前其实我很自卑,因为没有父亲,我不敢和别人谈论家事,不敢和别人争吵,怕他们说我是“没有爹的人”。那之后我却很自豪,因为我有比任何人更加伟大的母亲,而这样的转变正是高老师赋予我的。
我开始热爱起生活来,表现远比过去活跃,担任了班里的英语课代表和文艺代表。九八年元旦我还带领班里的同学凭着“八月火把节”的舞蹈一举夺得演出的特等奖。高老师微笑着向我表示祝贺,我则把捧回的奖杯放到了他的窗前。
高老师其实该算得上是英俊的男人了,只是我们一直都不解他为何不找个女朋友,我们时常会和他玩笑,说在我们毕业之前无论如何也要给我们找个师母,了却学生们的心愿。他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现在想来,当时的确是调皮了,一群情窦初开的少年又怎能理解“爱情”两字的真谛呢?直到了高三,我才听说高老师找了生平第一任女友。而当时我已经和女朋友谈了将近一年的恋爱了,他若知道我“早恋”,定是要说我的。
初二那年高老师的弟弟考上了重点大学,喜报传来,大家无不欢欣鼓舞,却忽略了高老师一蹙而过的眉角。是啊,他当时只领六百块钱每月的薪水,年收入至多不超过一万块钱,却要完全负担起弟弟的学费,生活费。大学的学费本来就高得令人咋舌,富裕家庭都为之所苦,更何况还有抱病在身的年迈父亲,高老师的压力可想而知。渐渐的大家发现他愈发消瘦了,走在楼梯上如踩浮云,一颠一颠的像在舞蹈。
为了省钱,他亦同学生一道吃起了“蒸饭”。所谓蒸饭便是把饭菜分别放在铁饭盒里,拿条棉线拴住,放到一个硕大的蒸笼里靠锅炉烧出的蒸汽煮熟。由于都是连汤带水,煮出的菜自然不太好吃,蔬菜煮熟后都有一股子“猪食”的味道,完全没有口感可言。由于学生们心疼他,到开饭的时候总是让路让他先找自己的饭盒,后来他就捱到最后再来。“找来找去不方便,等大家拿光了,最后剩的肯定就是我的了”,他竟找出这样的托词。
初三了,同学们开始为前途谋略,有的愿意读高中,考大学。有的只想考个中专早点工作,当时中专的录取线还是很高的。高老师开始忙前忙后,为我们出谋划策,竟搜集了一沓子大中专院校的资料,便于大家各取所需。他则极力鼓励我们这些想上高中的同学,希望我们拿个好点的分数,到时候可以分个好点的班级……
毕业晚会上大家在地板上燃了一圈心形的红烛,手牵着手唱起了《中学时代》,又唱起了《老师再见了》……泪水,混杂着依依惜别的情怀浇灭了多少盏孱弱的灯影,又唤醒了多少埋藏心底的情愫。大家开始抱头痛哭,没有一种哭声如此悲壮!没有一种情怀如此纯真!我哽噎着喉咙,强忍着悲痛站在红烛的中央,开始朗诵那首诗歌——与其说“朗诵”不如说“哭读”!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
自此,大家各奔前程,亦暂别了高老师,黄昏里,他送别的身影渐渐的淡出我朦胧的泪眼……
高三寒假,我特地在乡里逗留了半日,拜访了高老师。由于之前屡屡错过,这次见面竟是毕业后的第一次聚首,暌违已久,他竟变得有些苍老。我亦见到了他的女友,和他一般的瘦弱,有一双楚楚的眼眸,有一副清新靓丽的声嗓。离开时他一直把我送到街上,一路聊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最后在夕阳里挥手作别。
后来听说他的女友同他分手,嫁了一个富商的儿子。我第一次对爱情的苍白有了感触。
光阴荏苒,挥袖一别竟又数载,今年晚春探亲,我又与他相遇,一番客套的寒暄后,他向我介绍了他的妻子,我叫了声“师母”,感觉有些生硬。寥寥数语,竟再找不出话题,只好尴尬作别。
过些天收到他的一条简讯“看你成长,甚觉欣喜,依稀忆得昨日光景,不觉已深受生活所累,时常念想过去的时光,若回从前,该是多好!”
(若高老师不巧见到此文,勿怪!愿安好!)
2008.9.5. 于深夜
-全文完-
▷ 进入分割时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