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不知从何时起,也不知因甚缘故,我开始喜欢登山。大概是读的古今寂寞文人的篇目多了,而自己性格又内向,这年龄又经常受些挫折,每每这时,便有了老庄思想,想做一隐士,离开这个嘈杂的环境.但不能,因此常常羡慕陶潜"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既然不能做隐士,那就选择登山,亦可涤去心中的尘杂,获得暂时的安静。足矣!
从语文,史地课本中读到许多的名山大川,其中的景致也只能在心里大概描绘一下,去满足感情的需求。也因这山水很早就许下一愿望:有朝一日像大游侠徐霞客一般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再作一部游记,不枉一生在世.在阅览室最喜欢看的杂志是《旅游》,每当凝视一幅幅隽秀的图片,心中便荡起一阵阵激动.细细品读每行油亮的字迹,静静地,仿佛自己身临其境跟导游游览一番似的美不胜收。
说点身边的.我生活的地方也有山,山上也有几处古迹.常认为如果一座挺拔的峻山没有历史作陪衬,山便失去了山的意义,如同童山秃岭。就象一美丽女子拍照, 佳人再标致如没好景相衬也不觉得,风景再亮如没佳人相托亦不觉得,唯两者俱有方显相宜。
小时候生长慈林山,山上有慈林寺.长大了学习在羊头山下,山上有神农庙。慈林山因山顶出现裂缝,为保护遗址于一九八三年迁往云山。那时我还在娘胎里,等我记事了,慈林寺已是一片残垣。
小时每晚躺在床上姥姥都给我讲关于慈林寺的故事。如朱元璋幼时在山上给地主放牛.一日与村里人们商量晚上在山坳里杀头牛吃,他们忙了整晚美餐一顿.为不让地主责罪,朱元璋把牛头放在山坳这头儿,牛尾夹在山坳那头儿,并让牛大叫一声说是牛跑了。这时天已大亮,为不被地主家的人发现,朱元璋又叫天再黑一阵,村民趁着天黑把煮牛的家什送回了家。于是有了天亮以前再黑一阵的景象.还有朱元璋在寺里当和尚时,一日在大殿内扫地,因一佛祖的脚碍事便让他把脚抬起来,扫完之后忘了这事儿.夜晚,那佛祖托梦给朱元璋,说你白天扫地让我把脚抬起来,却不曾让我放下,我抬了一天都快累死了。次日大早朱元璋才让佛祖把脚放好了。传说寺内的两株牡丹也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从东都洛阳运来的,称之为牡丹小姐.那两株牡丹实为仙人。自从来到寺内,整个慈林山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酸枣、樱桃、桑椹,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山果个个生得生龙活虎,一片繁荣.姥姥总能绘声绘色的不重复的讲出许多.慈林寺在我幼小的心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姥姥还说过去寺里的石碑尽皆倒在自家的地头儿,无人看管。今想来真不知是怎样的景致。
今天的慈林寺已更名为法兴寺,座落在与慈林山遥遥相对的翠云山上.史料中记载的慈林晚照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只撒翠云山苍翠的松柏间。而慈林山一片凄凄地荒凉,只可从一堆碎石乱瓦中依稀窥见它往日的辉煌.山腰那条宽阔的行道被雨水冲刷成沟壑,到处支离破碎杂草丛生,只留下一条幽窄的小路被村种秋收的农民踏着,一直伸向远方。
慈林寺总算有个安身之处了。寺内修的一片整齐.沿着一百零八阶石梯径直通向正门,门楣上"法兴寺"三个镏金大字一片压人的气势。走入寺内到处整齐,殿阁楼宇错落有致气势辉宏.院内植着青松绿竹。那两株千年牡丹一大一小相依在大殿前.据史书载寺内的舍利塔全国仅有两座,此座保存最为完整.燃灯塔,塔身两米多高,底座刻有麒麟,顶部有亭似形状,造型别异。将蜡烛点燃置于中央八面来风吹之不灭,故得名。今天燃灯塔已被玻璃屏罩住可观而不可触了。殿内的佛像静坐了上千年,如今依然静坐,观望着历朝历代的朝拜者。他们太崐安静了,安静的几乎要消失。
高考后,我同一位朋友重游了法兴寺.这寺本身对我已没有什么可观之处,只是朋友陌生.每提及时我颇为兴奋,能涛涛不决地说出一堆的话来描述它的过去和现在。寺内很静,周围空旷,没有游客,只有看寺的一对老夫妇坐在石阶上闲聊。我感到有些寂寞,这寂寞把我湮没将我吞噬.太静了,以致于我害怕起来.脑中一闪而过的全是狰狞地鬼脸,他它们好像不安于现状,但唐宋元明清的繁华已一去不复反.面对现代文明,它们有些失望,整天面对的只是一辆辆东西驶去的汽车和一列列东西开来的火车,然后便是铁路后面的山更是一片凄凉.夕阳西下,它们在哭泣!我和朋友赶忙买了柱香,燃起来,让香烟的迷雾燎绕在寺的上空,增添一些气氛.然后虔诚的跪下,请求神灵保佑我们一生平安顺利.之后各自抽了一褂签,皆为上上签,喜不自禁,算是抚慰一下沉重的心情吧.夜幕降临,我们迈出历史的大门,回头看时,已是一片黑暗,它已沉入暮霭之中了。
次日清早我们去了羊头山。我这已经是第三次,不厌其烦地去除了它的巍峨,还在于它的捉摸不定 每次去都能给我陌生的面孔。登这山,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背一大的书包,里面塞满饮料、面包、火腿之类的食物,还有walkman、camera之类的必需品。这山太高了,需要整天的时间去登去爬去看。天刚亮我们就出发,怀着沉重地心情,迈着轻松地步子出发了。
出发让我想起去年夏天下山后写的一篇文章:
我对山的恋慕,同着冰心对海的恋情。
海,粗犷深邃,胸怀坦荡;山,广博虚怀,超绝威严.纵使我不能因着个人的喜好偏爱谁偏憎谁,但我的确爱山,因着山我彻夜的失眠了。
晨雾还罩着沉睡的大地.窗外,混沌的一片,宛如开天辟地的时候.我再也无法躺着便起床了。院子里,空气是湿的,泥土是湿的,我又想到了山--也一定是湿的了。借着头脑的清醒,匆忙地用凉水洗了脸,打点好书包出发了。
四周静悄悄地,山还在酣睡中.静谧的路上只有我们几个.我散着步子,轻盈地怕惊醒她.我想给她一个惊喜,虽然我们相约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脚下的路在延伸,路面愈发变窄变陡,山也愈加向我靠近,我更是兴奋不已.我已嗅到泥土的气息和野草的芬芳.周围一片湿漉漉地,我没有怯步,甘愿让山的乳乳汁去沐浴我,涤荡心中积久的尘土。于是乎,我大踏步向山的魂灵中走去.葱茏的草木,全都在雾霭中,袅袅婷婷,绰绰约约,朦胧中漏出清丽,妩媚中显着飘逸。羊肠小路上积着厚厚地落叶,黄的、绿的夹杂在一起,枯枝败叶一片狼籍.我一边走着,一边拨开斜逸的枝丫,虽荆棘丛生,胸中的路途总是平坦地.抬头,望见总是墨绿的松林和大山无岸的轮廓,重重叠叠。太阳出山了,我却望不到一缕阳光,为了我不被晒着,山依然拒绝了太阳赐予的雨露,独自遮挡着,成了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庇荫。
山的精灵显现了。蜜蜂舞着,花儿笑着,鸟儿唱着,她们在迎接我们到来.许许多多只能够感受却无法评说.就像这山,站在山的臂膀上,遥望见隐隐显现的山,山前的山,山后的山。我不知道这何时是尽头。而此时的我就是大山眉黛的一颗痣---我已溶入山的精魂了。雾蒙的山,阳光也显得逊色,大概要欲与"蓬莱"试比高吧!驻足,像神仙,轻飘飘乎,我欲羽化而登仙振长翅而欲飞了。
摸摸胸口,幸而心脏还在动.我激动了,穿越历史的隧道,踏着古人踏过的足迹,仿佛看到一幅长平之战的宏伟画卷。恢宏的战争场面浮现眼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尽收眼底。而今一切灰飞烟灭,都已成为历史的遗迹,铭刻于山的脊梁---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路依旧在脚下延伸,没有穷尽.我在山中默读,亦无穷尽。
记2002.7.11登羊头山
来到羊头山,如果不知道这儿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则不足为奇,但如果不知道发生在这儿的关系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长平之战则太不应该了。公元前二六二年,秦国攻韩之上党.上党郡守献地于赵。秦,赵为此地在长平对峙,两国三年不见胜负。后赵王任赵括替代廉颇为守将.(赵括,赵之大将赵奢之子,时人称赵括为马服子,沿其父号称之。自幼熟读兵书,尝于人谈及战争之法,谈对如流,所说皆为书中之道。但缺乏实际,其母闻之崐叹曰"子必败矣!") 赵括改守为攻,并中秦军佯败之计。赵军被困于长平,粮道被断,分四路五次突围未果,最后赵括战死,四十余万赵军被活埋,此后赵国一蹶不振.这便是历史有名的长平之战。
车行到色头便停下,一路步行.此间可以隐隐看到山顶的两座北魏造石塔,一前一后,仿佛两只羊角。第一次去时,时间很近紧,没有把风景看完,只记得到处是自然的景物,非常原始。寺里断垣残壁,碎石块瓦,尽是狼籍。第二次去时便不同了。羊头山已成为风景旅游区,漫山遍野的游人,到处热闹非凡。但我对它的了解始终停留在表面。虽去了两次,还是迷了路,真是有情趣。冲出迷雾,我们一行首先来到北魏石塔处。恰有一导游带着几位游客在讲此塔的来历.从中我发现了羊头,一只胖乎乎的羊,背上驮着一块石碑,四周雕有佛像。因年代久远,细致的雕纹也变的圆润,上面还长满地衣.我想羊头山因此而得名吧。下了塔处,沿着一条架在山脊上的幽长小路便来到祭天台.站在上面一片空旷,北望长子,南望高平,茫茫太空,无止无境.似乎看见两千多年前秦赵兵刀相接的景象,听见四十万赵军被活埋是的哀号声.继续南下,便是分散在荒野之中的石窟,共计九处。望着栩栩如生石窟群,我不禁感叹:巨大的石头,经过能工巧匠之手就变成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然而,看后又不免让人伤心,叹息.一面面形象逼真的脸被破坏了。千年的风貌毁在那个称作"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年代。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像一群闯入圆明园的强盗,把能拿的拿走,拿不走的毁掉。千年的灿烂一夜间被洗劫一空,留下的只有浓浓的烟火和曾经支撑着历史淀积的柱子.现在,神农城遗址孤独的八根柱子仍立再废墟之上,奠记着往日的辉煌。山间还有清化寺遗址,塔林,千佛碑,白、清二泉,东西马场。
现在我依旧是个登山者,在途中遇到些麻烦。一路的风景太美,我却独留恋,被迷惑。原来山之颠的风景才是最美的风景。有一句话: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相信这条路前头还有千万朵花再等我,要知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在没到之前,不要为一朵花停止脚步。现在,我终于觉醒,我还在半山腰,前面的路还很长,要学会放弃,放弃身边的美丽。
林玄清写"放弃"在佛语中为"断爱"的意思.释迦牟尼说法时,曾举了一个譬喻来讲"断爱",他说:"有人在旅行时遇到一片大水,这边岸上充满生机,水的对岸则安全无险,他想:`此水甚大,此岸危机重重,彼岸则无险,无船可渡,无桥可行,我不免采集草木枝叶,自做一筏,当得安登彼岸.'于是那人采集枝叶做了一只木筏,靠着木筏,他安然抵达对岸,他就想:`此筏对我大有助意,我不防将它顶在头上,或负于背上,随我所之"。
举了这个例子以后,释迦牟尼指出这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他不能断爱。那么他该如何处置呢?佛陀说:"应该将筏拖到沙滩,或停泊某处,由它浮着,然后继续行程,不问何之.因为筏是用来济渡的,不是用来背负的,世人啊!你们应该明白好的东西尚应舍弃,何况是不好的东西呢?"
我还希望着再次去登山,再登羊头山,到那时我会站在祭天台的中央,任微风吹佛我的每一个细胞,伸展双臂,去迎接太阳最光辉的恩赐。
春暖花会开.
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
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不会遥远.
如果你还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园.
-全文完-
▷ 进入罗佳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