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杰作《清明上河图》
宋代风俗画里举世瞩目的杰作,要数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这是一幅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长画卷。画卷的起点是农村风光的城郊,小桥流水,茅屋田园,耕牛农具,路上往返的商旅,风尘仆仆地赶路,给人以艰辛的生活气息。然后画面向西沿汴河溯流而上,房屋店铺逐渐增多,人烟逐渐稠密,直至汴京虹桥。虹桥结构奇特,以木条架空造成,没有一根梁柱,宛如天边的彩虹。
这儿是开封城东郊的繁华中心。画面出现极具壮观的场面:汴河大大小小20多艘船只,有的停泊着,船夫紧张地搬运货物、粮食,或是在船头烧火做饭;有的正在吃力地摇橹行驶,岸上拉纤的人个个紧张呼号。船上船边,桥头桥下,人挤人,肩并肩,一片繁忙景象,形成画面的第一个高[chao]。
从虹桥经桥畔酒楼,离开汴河两岸,向城内走去。两边的店铺密密麻麻,街上行人穿梭,叫卖声不绝,眼前出现大型城楼一座,就是新宋门(一说新曹门)。穿过城门进入城内,大街上更加热闹,行人也更加拥挤。各种牌号的店铺鳞次栉比,铺面也更为整齐、体面,构成了空前繁华的画面,形成画面的第二个高[chao]。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从十二世纪至今仍传颂不衰,我想自有她的魅力。
其一,《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对城市生活了解得很深入具体,尤其对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才能画出具有历史真实性的作品。关于作者本人,史料记载不多,只知他字正道,山东东武人,幼读诗书,后游学京师,入翰林,习绘画,擅长画城郭、街市、舟车。在古代,他的画虽得到一些文人赞扬,但不为“高人雅士”所重视,甚至在一些绘画专论书籍里,却很少提及他。张择端能摒弃世俗偏见,不迎合权贵,打破以往人物画仅表现贵族生活和宗教内容的陈规,重点刻化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生活和风俗人情,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最突出的代表。
其二,《清明上河图》中共有各类人物810多个,牲畜90多头,树木170多棵,还有各种建筑、交通工具等,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当年开封的繁华,汴河运输的忙碌,宋代房舍建筑的特征,各阶层的服饰,艺人的精彩表演,南方的船只,北方的各种车辆,西北的骆驼商队,各色店铺和酒楼,瓦肆等等,都勾画得维妙维肖。有人说看了这幅画卷,“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尔。”画面内容之丰富,描绘之真实,绘画技巧之高超,在当时绝无仅有。
其三,《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宋代开封城生动的历史画面。汴河的前身是隋朝的通济渠,开封所需的米粮、货物、珍宝,都要通过它源源输入。北宋建立后,汴河时常泛滥。宋太宗时,汴河决堤,太宗亲去查看。臣下劝他不要去,他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可见汴河作用之大。宋政府花费很多人力,才修好汴河堤防。张择端以三分之一的篇幅精心描绘汴河的航运繁忙,足以表明汴河是开封经济命脉的重要地位。
其四,《清明上河图》中国的建筑艺术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今天的开封宋都一条街,香港九龙的“宋城”都是根据《清明上河图》建筑的。她给中国带来的物质享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试问,岂今为止,有哪一幅画像《清明上河图》那样近千年成为中国建筑的模型?
如果说屈原的《离骚》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学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继《诗经》后的我国诗歌史上的另一个高峰。那么,《清明上河图》就开辟了中国绘画艺术影响物质建设的先河。无愧为不朽的杰作。
-全文完-
▷ 进入yizhiyiye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