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又到了全社会关注孩子的时间。我有个体验,三十五岁左右的人在一起说话,寒暄过后,总是很快会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昨天上午,我在海韵网站的聊天群里看到朋友们在讨论月光竹影该不该让女儿去外地寄宿读书。月光竹影的女儿通过考试被陕西省某重点学校录取,因为做母亲的担心十三岁的宝贝无法在异地打点自己的学习生活,所以最终作罢。月光竹影把自己痛苦的抉择过程写成一篇叫“放弃”的文章,发在网站里,于是引发了一场关于孩子该不该去重点学校的讨论。
辩论双方观点相背,自说自理。持赞成意见一派认为,做母亲的不能心疼孩子,应该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持反对意见一派认为,不是家长舍得舍不得的问题,孩子太小,心智太不成熟,的确没办法适应重点学校激烈的竞争,所以应该等孩子大点再去不迟。
我开始是潜在水里静观双方开战,后来忍不住现身加入,最后是意犹未尽,敷衍成文。
讨论的气氛和话题都很好,最起码说明天下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当然这种重视是不是好事这里姑且不说。我想发些疯言:我怎么看重点学校。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到累,包括身心正在成长的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压力主要来自家长。人都有这样的劣根性,不喜欢检讨自己的错失。比方说自己年少时也曾有过各种各样的理想抱负,后来因为诸多原因没能实现,也不可能都实现。到自己为人父为人母以后,便换了一种想法,变了一种嘴脸,似乎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必须实现父母未能实现的宏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考虑社会的需要以及孩子自身的条件,一味地追赶时尚,三五岁开始,便强迫孩子学画画学乐器学围棋学舞蹈,稍大一点,又千方百计让孩子读重点,加上高考大棒的指挥,整个社会喧嚣着所谓精品教育,于是,孩子的童年被提前结束,自由成长的权利被剥夺,倒更像是个专业的写手,除了上学途中那一段时间外,一律伏案奋笔疾书。背驼了,眼近视了,没踏入社会就惧怕生活了。而且因为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畸形重视,又滋生了教育的腐败,像高收费的重点班、补习班、小课桌,屡禁不止,家长为了和老师拉上关系不惜一切代价,以致这社会最后一块净土也不干净了。仿佛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和老师,不再是孩子。
教育走入了误区,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其中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好像能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就能松一口气了。千军万马奔名校求名师,重点学校里面还有重点班,重点班里面又讲究坐位子,家长善意的理解为从小就让孩子进入激烈的竞争,是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其实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当然,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从宏观上考虑,设立重点学校,选拔尖子学生,培养尖端人才,本身无可厚非,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要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你的孩子心智成熟吗?远离父母能自理自己的生活吗?你到底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做什么?职业教育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叫“订单教育”,我想我们不妨多考虑些孩子的实际,也给孩子订一个单,教育的单,根据社会的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比如诚信,守时,勤奋,卫生,节俭,比如独立思考,坚忍不拔,开拓创新,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踏实,让孩子感觉到成长期的快乐,不违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快乐成长,也许更好。
我说这些话有些心虚,因为我也是个俗人,当初同样求爹告爷把孩子送去重点学校读书。不过因人而异。我的孩子打小就培养他自理能力,十二岁时就能一个人去百公里以外的城市度假,属于比较早熟的一类,适应能力相对较强,我送他出去比较放心。重点学校像一条高速运转的传送带,慢了就会被摔下被淘汰。我曾经读过一个重点学校学生的作文,他把学校生活理解为炼狱,足见艰苦。从这个层面上说,重点学校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月光竹影经过认真比对和思考最终选择放弃,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目标不当方法有误酿成的教育悲剧屡见不鲜,高分低能的也很多。成天听到素质教育的说法,其实按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实际,严格意义的素质教育恐怕从大学才开始吧。这话可能有些偏激,会让人听了不舒服,但对照教育的实际,就是所谓重点学校培养的又是什么样的素质?无非读死书死读书,让孩子跳上大学这个平台而已。
我们需要理想,但不能脱离了现实整天生活在冥想中,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样道理。月光竹影的女儿会茁壮成长,有一天宝贝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具备单飞的条件了,还是让她自己展翅吧。
愿我们这些家长多一些明智,少一些盲目,为社会想,为子女计,都是很必要的。
以上权当茶余乱弹。
-全文完-
▷ 进入梦回听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