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绿苗有时会破土于一点点小事。透过它,你就发现了自己,其实你是很聪明的。年青有时间,完全可凭着勤奋而成就一番事业的。
十几年前,我在县城读高中。从百里外一个幽僻的小山村来到城里,一副土里土气的憨厚相,一切都比不了城里的同窗。唯有一点自信的,就是自己的成绩排在全班不上不下的第二十名左右,就这一点我无法自傲。我在班里属于平庸寂寞自卑的一类农村学生。常常的感到孤独,一个人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到城外马路的树下走来走去。有时天很黑了,才回到宿舍去,草草吃点东西,再去上晚自习。很长一段时间,有事无事地感到活着没有多大意思。这太可怕了,它将导致我的生命像石头一样死板,像地窖一样黑暗。
内向的人大概对自身的东西都很敏感吧,为打发寂寞的煎熬,我开始学着写日记之类的东西。今天一段明天两段的,不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却又觉得这种发现使自己心静神凝,其中有无限的趣味。时间长了,就有了厚厚的一二本。那时我并不如现在这样热爱读书,在许多方面并不开窍;交际上拘谨落寞,形单影只。有时候也想把我的这些文字找个人来交流。一次一位师兄读了我的日记,喊了起来:“啊呀,我发现了一个大作家!一个哲学家!”他是班里的混账学生,常常好戏人自乐的,对他我向来是鄙恶无奈的。这一来,我的内心更是抽紧着,如春日的花蕾遭遇了白霜,瑟瑟地想回到冬季去。
那时节,我上语文课便觉得索然寡味。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师给我的印象大都是一种风格。题目分析,作者简介,布置预习,提提问问,再段落结构,写作特点,最后把课后练习的答案告诉学生。一招一招地下来,一篇课文的讲授也就画上了句号。尽管我喜爱沉思默想,并试图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但我从语文课上真的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老师的一套,跟我自己的不合榫,就如一棵青草吊在空气中,汲取不到土壤里的养分,萎靡不振的。有时对老师的讲解无名的腻烦。我垂头丧气,感到自己是一个蠢笨如牛的家伙。时间就这么流逝,年深岁改,我以后的路该如何通向未来的梦?但就在这时发生的一件事,把我的心突然戳开了一个洞,觉得自己有点儿了不起,因为连那年近半百的语文老师也鼓励起我来了。
下午第二节又是语文自习课。快到期中考试了,学校规定复习两周。头几节语文课,老师把重点内容重讲了一遍,要同学们杀下心去把握。所谓“把握”的意思,多数是把该记该背的东西死死的装在脑子里,以便考试时一下子搬到试卷上。我复习得有些不耐烦了,就开始写自己的日记。我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对周围的一切了无知觉。教室里阒静无声。老师来来回回走在课堂中间。突然我听到老师在耳边的一声轻轻的问候,“这一本子都是你写的吗?”我 吃了一吓,脸倏地红了,“是我自己写的。”接着老师就拿起我的日记本来翻阅。我的心突突乱蹦,还好,很快就下课了。“你来办公室一趟。”我怯怯地随着老师走了。我好像听到同学们窃窃的讥笑声:这个不务正业的歪剌骨该要老师整理一下了。
办公室里亮亮光光。很巧,办公室只有语文老师一个人。我站在老师的办公桌旁边,桌面上井然有序。老师正在刻着的复习提纲,字迹简洁有力,布局条理清爽。老师是很敬业的。老师面容清瘦,专心地翻看着我的日记,指着我才写的一段念道:“人生最应珍惜的是今天,是现在:过去再也回不来了,将来又渺茫,只有把现在过得充实和幸福,才能圆满着过去,开发出未来……再也不能这么没头没脑地过日子了,我要对得住苦累一生的父亲母亲,我尽管穿着土里土气,吃煎饼就辣菜,但能在校读书已是父母尽了最大的力量了。一定要刻苦奋发,考上大学啊!”老师读着的时候,声音里带点呜咽,我也泪光莹莹的。“你写得多么好啊,你才十几岁,只要勤奋上进,将来一定会有所建树的。”老师没有过多的言语,正视我的目光中流露出真诚的期待和平静的关爱。离开的时候,老师从抽屉里拿给我一本《含英咀华》散文集。我回到宿舍,劈头翻开第一页,便发现了李大钊写的那篇著名文章《今》。我静静地读着,一时竟呆住了,继而惊喜起来,我的一些想法竟同李大钊的一模一样……这件小事,给我的影响是明确而深远的。它渐渐地由一株小苗苗,生发扑散开一棵蓊润的大树,夯实了我的自信,摇曳着我的光阴。
我开始潜心细读自己喜爱的每一行文字,直到把作者的意思判断得像清水一般纯净才罢休。我慢慢地能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读书了。人生有点儿奇怪,为什么一个蠢笨的人慢慢变聪明了,这其中的机关是什么?在于努力挣脱困住自己的硬壳,把内心的火光发射出来,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我一直热爱着思考,做事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气势。我常常想念这位语文老师,他给了我这个不大听话的学生莫大的肯定和鼓励。我慢慢地找到了自己,我考上了大学。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文章见报了。
-全文完-
▷ 进入西山板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