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乡音无改(散文)金矿

发表于-2008年08月30日 早上9:06评论-1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首唐人贺知章的乡音乡情的绝句曾缭绕起多少代离乡游子的思乡情,千古悠悠。不是吗,家乡永远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思念的港湾。那耳熟能详的乡音也是我们每位长久生活在他乡人的鞭策和力量,叫人难以忘怀。往往外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侵蚀会让人漂泊无助,外乡的水土也很容易把一个人的乡音改变,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秉性。但还有很多人是乡音无改的。

乡音无改应该是一个人恋乡情结的表现。也是保持乡土情态的特征。也有人说它是一种钟情一个人生目标的情怀。如此云云,乡音无改乃可亲可贺。但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很不同意,真需要有一点意志。象贺知章这样老年归根时表现的乡音情怀,正是千百年来这一佳绝久传不衰的生命所在。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听乡音”。关于乡音之见,我曾颇有感悟。周恩来是我们家乡淮安人,十二岁就离开家乡一去未回来,按理说他当时的发音语音都还没有定型,属童音阶段,何况在他成年后所知遇及生活区的人天南海北无数,很少有与他是同乡的。还有他还经常去国外,我不理解他的讲话为什么直到老年仍然还保持着江淮乡土口音。

其实,江淮口音也是比较特殊的地方口音,他乡并不太流行,等于是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江淮以前称之为淮上,北为上南为下,意思是江淮人多喜爱同北方人打交道,江淮口音在很大程度上沾染了北方人豪爽的硬腔硬调,因为在旧时代,江淮本来就不富庶,除三教九流跑江湖者外,多受北上漕运船民的影响,北音占了江淮人口音的主体,又被称为淮北腔。

但那时候江淮人看家守业的多,心胸不够开阔,真正能够创大业者不多,不能把自己的母语让全国广阔地接受。所以,在全国语音相对复杂的流行情况下,江淮口音在广角的社会站不住脚,在江南海北、关东塞外江淮的口音人不多哉。

你从一些地方志书中不难发现,“淮刁”说法极为普遍。因为口语中有一些拖泥带水的字眼就较为模糊,遇事总是绕道而行,不轻意表态,好多事总是放在肚里,把一些本该说清楚的问题弄得是是而非,是好是坏都说不清楚,不负直接责任。有时候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外乡人多少年来对我们淮乡人一直有疑心,所以就形成“淮刁”的评价,确实不太美也。

其实,当局者迷,有时候一个人身上存在缺点他自己也不知道。有时候有的缺点在好多方面也会表现出是一种美德。淮乡的淮刁在好多地方都是由于淮乡人优柔寡断造成的。也有好多人说淮乡人心眼好,不轻意随意去伤害别人,就象一个人遇到灾难,那只能委婉地去安慰人家,他本身就感到很伤心,再去尖锐地进行刺激,那不是在人家伤口上洒盐吗。

要说乡音无改,有时候也牵涉到一个人的习性和秉性。也是检验是否保持本色传统的标准。记得我的一位年少朋友,到山东济南一个亲戚家只过一个暑假,回来后就侉腔别调,口语里处处都是老俺老俺的,我们都笑他是山东驴子学马喊。目前也有不稳重的小姑娘到城里没几天,学几句很不规则的普通话,俨然就以城里小姐自居,看不起乡下人,叫你听了怪不舒服的。我有时会来点小幽默,“扑通话”都叫你找不到家了。

其实,要说乡音无改在一些方面也不是一件好事。说实话,国家很重视从孩子起就进行普通话教学,统一使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根本不提倡再流行乡音土语,这俨然是一件有公德的大好事,因为乡土语言(乡音)有很大弊病,有好多地方那种特殊的乡土音稍微离远一点,人家就听不懂。传说丹阳四个城门有四种口语方言,曾经气死孟良焦赞。这种土语确实不利于广角的语言流通。特别是目前信息、交通都极为便捷,从业天南海北,世界变小了。各个地方的人聚在一起进行生活和工作,再相互打哑谜,那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也给人们的现代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烦恼。随着现代生活的需要,我们已经不能再留恋乡音无改了,乡音有改已经成了国民的共识。也是一种不可阻挡的生活潮流。

我这里提及“乡音无改”,倒并不是留恋那前朝曲。主要是想延伸一点乡土思维,忠告我们所有的同志外出风风雨雨,不要忘记乡土之根,不要忘记母语产生的地方。还有一点,在母地植根的地方还有你的白发亲娘,还有你的父老乡亲。在无改的乡音中我们可以寻觅亲情、找回失落、鼓起勇气、建立信心。将乡音里淳朴的精神发扬光大,将乡音里的优良传统代代传承、代代继承。做一个“乡音无改”的有心人,大概这一点也不会有什么不好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乡音无改,乡音难改。
树高千尺,到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作者的文字,让人思索。问好!at:2008年08月30日 上午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