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对工具书“诗”意的体会理闻

发表于-2008年08月27日 下午5:37评论-0条

我作为诗文的爱好者,一直想明晰“诗”的确切意义;为此翻出过几本工具书查阅,现辑录如下并辅以理解体会,以便和笔友们交流学习。

1·《新华字典》:一种文体,形式很多,多用韵,可以歌咏朗诵。《新华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很多,多押韵,可以歌咏朗诵。

点评:语简意赅说明了形式、特点、用处。

疑问:(1)体裁不也是形式吗?“一种”和“很多”似有矛盾;(2)除了用韵、押韵,节奏不也是特点吗?(3)既然说到用处的形式,为何不说明用处的功能呢?

2·《现代汉语词典》《汉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点评:和《新华字(词)典》类似,但是没有体裁形式上的矛盾;增加了另一主要特点节奏;虽然没说歌诵等形式上的用处,但是说明了抒情等功能上的用处。我认为这是较好的“诗意”,怪不得《百度百科》也采用了。

疑问:“诗言志”难道不是常识?是否受了《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影响,而不采用“抒情言志”的主要功能呢?

3·《彩色国语辞典》(台湾|文旺|黄锦铭):将美感或情意用和谐的声韵及精粹的文字表现出来的一种文体。

点评:在功能上增加了美感,在声韵上增加了和谐,在文字上增加了精粹,互相联系着说明了主要特点。我认为“精粹”说明的透彻。

疑问:既然美感是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还有必要多此一举吗?情意能否包涵志趣?和谐的声韵能否明确了节奏的特点?

4·《辞海》(1979年版):文学的一种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饱含着作者的阶级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一般都分行排列。

点评:去掉时代的“阶级”局限,强调创作上“形象”的思维和表现,指出了版式特点。

疑问:主观要求并不是客观实际啊?分散的反映生活不行吗?素描不是创作手段?

以上7种工具书对“诗意”的诠释,也许是受时代、地域、功能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大同小异也算百家争鸣,比较而言对我们理解“诗”还是会有帮助的。我的点评及质疑,权当抛砖引玉仅供参考,还望笔友们不吝赐教为盼……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理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一个词,这么多解释,
可见作者是有心人。
就文章来说,单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