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大家来听一个故事,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从念师范时起,就迷上了诗歌,一直到今天兴趣也不曾减退。一次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不经意聊起了诗歌,我问另外一位语文教师,您喜欢读当代诗吗,他思索了片刻,答道,不喜欢,甚至讨厌,我只喜欢读唐诗宋词,或者其他的古典诗歌。这里面隐藏着我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连忙追问,不喜欢,为什么呢?那位同事随口答道,还用问,当代诗歌太玄奥了,写的尽是些虚无飘渺的东西,是没感情灵魂文字堆砌,读来让人生厌,毫无美感。我又问了其他的几位教师,他们都给出了类似的回答,这些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与我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
其实,不仅是我和同事又同样的感受,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一次,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一名武汉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认识了,她是我论文答辩的指导教师,熟悉之后,我也问,你喜欢读当代诗歌吗?她一头惊愕,愣了半天,嘴里蹦出一句话:读诗歌,你喜欢呀,我们大学生早就不读诗歌了,几乎没人看得懂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如果不是课题需要,我们是从不读诗歌的。你不仅读诗,而且写诗歌,那要是在我们学校里,可算得诗歌恐龙级的人物了!一席话毕,我心中不仅黯然,悲哉!痛哉!当代诗歌!
我不仅深思,作为受过最好教育的教师,大学生都读不懂当代诗歌,试问还有什么群体能解读当代诗歌呢?难道真是那些所谓把当代诗歌吹嘘得天花乱坠的某些诗评家?或者是那些专门研究诗歌的人,而那些所谓的诗评家我想也就是安徒生童话《皇帝新装》中貌似高贵,学识渊博的大臣,明明什么也看不到,却在一旁大声地叫嚷着:好美呀!而且人人附和,用丑陋的嘴脸来掩饰自己的内心的无知与贫乏。本来美丽的诗歌面貌被所谓的先锋诗人糟蹋得一塌糊涂
中国当代诗歌恰好到了这样的一个境地,当代诗坛自朦胧推出历史舞台后,就日渐衰落,以致到今天的读者尽失,全面衰落于小说,散文,喜剧等文学样式。其他的文学样式借助有大量直接或者间接的读者,借助影视其他传媒而财源滚滚,唯有诗歌却穷得连养家糊口都难于上青天。
当今的诗人就是想出一本诗集,也是四方奔波,打通关节,好不容易联系到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作品,却还要索取书号费,并要求诗人自己包销。即使克服万难赢得出版,诗集也往往上不了书架,向广大读者面世,只能拿来作为个人的收藏,或者免费送给亲朋好友作为礼品,最后尘封与床下,甚至被用作了废纸。
在贫穷与无望的双重折磨下,诗人迷失了自己。以至有些诗人自甘堕落,上演出一幕幕丑剧。此前在诗坛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赵丽华梨花体事件,和某诗人的寻求富婆的包养的事件。诗人竟然置诗歌与诗人的名誉不顾,争相哗众取宠,引起诗人的关注,无不透露出诗坛的不健康与畸形,沉寂与衰落。诗人的从前的地位是如何的尊崇,而如今确是如此的不堪。
几千年前的文言诗歌今天不乏读者领悟,而当代用白话文写作的诗歌却无人能懂,这简直是诗歌的奇耻大辱!
诗歌终极意义是写给广大有丰富生活基础的普通人看的,是写给饱尝人间酸甜苦乐,真正投入生活的群众看的。能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愉悦,灵魂的滋养,这才是诗歌的价值。诗歌绝不是专门写给那些所坐在研究室里的研究员看的,脱离了人民群众这片深厚土壤的诗歌绝对没有出路的,也绝对是失败的,要受到历史的抛弃与批判。
而让人愤怒的是当代诗歌却恰恰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当代诗风的荒诞晦涩,内容空洞由来已久,并且早就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振臂高呼,他们倡导希望诗坛尽快革新,让诗歌唱出这个时代人的心声,展现这个变革时代的伟大面貌,实现诗歌的历史性复兴。而广大诗人却对此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孤芳自赏,全然不顾社会对诗坛的客观反映,依然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既定的完全西方化的写作理论为指导,偏离中国诗歌美学的传统审美范畴,大写在中国没有群众土壤的西式诗歌,并美名其曰与世界接轨,跟随潮流,引领时代,造就中国的先锋诗歌。
殊不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完全有别于西方的特有的东方民族的审美模式与审美心理,中国的诗歌文学特别讲究亲近自然,崇尚意境,将主观思想感情有机的融入绚丽多姿的万千世界,实现自我感情的无限化,最大限度的获得超脱与物外的浑圆的意境。并讲究语言的含蓄婉约,灵动飘逸,言尽而意不尽。中国自新诗诞生以来,许多有成就的诗人都向中国古典诗歌汲取营养,将古典诗歌的精髓,意境学说在自己的作品中发扬广大,台湾诗人席慕容便是很好的代表。
而西方诗歌却讲究写实,印象,幻觉,象征,虽然与东方诗歌有某些相识之处,但毕竟与东方诗歌美学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的先锋诗人现在却完全抛弃了东方民族的诗歌精髓,在诗歌审美上极度地缺失,走入了前所未有的误区,一味地模仿西化的诗歌写作模式,而东方的血脉又往往使很多诗人不得其魂魄,只学起皮毛,造成了诗歌审美上的混乱,最后写出来的东西非东非西,什么审美的感觉也没有找到,只给人留下了荒诞晦涩,古怪玄奥,虚无缥缈的整体印象,造成了诗歌滋味与东方民族读者阅读心理上的隔阂,最后,读者彻底的抛弃了诗歌。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发展历史,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诗歌,都是经典作品,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可以用中国诗歌的传统美学范畴来概括。这些作品或慷慨激昂,或婉约含蓄,或豪情奔放,或清新飘逸,都是天然之美,绝没有任何的一首荒诞晦涩,言之无物的作品能受世人的喜爱,成为后世的经典。因为从正常的审美心理来说,这些都是美范畴,能给人美的滋味,人们阅读文艺作品就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而不是让自己大费脑经而一无所获。任何一首荒诞晦涩,空洞无物的作品都是让人生厌的。因为这譬如一个人,行为举止怪异,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又没有内涵,我相信任何人也不会喜欢这样的人。诗歌也是一样,你要有美感,有真情实感才会赢得读者的喜欢,获得读者的认同与尊重。
其实还有很多人说当代诗歌简直在胡言乱语,空洞无物!诗人在完全背离自己的真实感情,背离创作的基本原则,凭空用所谓的先锋技巧去构造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构造没有想血肉的分行文字,大写特写玄虚深奥,虚无飘渺,苍白无力,空洞生硬的东西,阅读了许多作品,的确这是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不然网上不会有人呐喊,诗歌没落了,读者失去了!的却如此!,
当代诗歌的现状就类似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诗坛上弥漫着一股写玄学诗,艳体诗,的不正之风,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缺乏饱满有灵性的感情。但问题虽多,辩证法告诉我们,主要矛盾却只有一个。就是诗坛的整体诗风,不能再让荒诞晦涩,生硬冷僻,空洞虚无,片面追求奇特形象,奇特语句的诗风蔓延下去了,应该有像初唐陈子昂那样一个强有力的人物登上诗坛,振臂一呼,高举诗歌革新的伟大旗帜,推崇慷慨悲凉,抒写真情实感的写作宗旨,回归东方诗歌美学体系,重新定位当代诗歌,不难想象在长久的沉寂之后,又一个伟大的大唐气象即将到来。
-全文完-
▷ 进入捉风笑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