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仰视吴承恩淮安野泉

发表于-2008年08月20日 上午11:58评论-1条

吴承恩这个名字,早同他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一起誉满神州,传遍世界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故居在淮安河下镇打铜巷。今年的五一,因陪同《中华遗产》杂志社记者,让我又一次走近并拜谒了这位世界级伟人。

吴承恩写《西游记》,是作了毕生准备的。小时候,吴承恩经常跟从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根据流传的取经故事和无支祁的传说写了几十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他的好友、状元沈坤这个抗倭英雄被陷害含冤屈死于狱中才开始他的再一次创作。他这时候的创作目的是为沈坤鸣不平,也是对自己悲观情绪的一种发泄。因为沈坤冤案让他对自己的前途更加悲观。在沈坤组织乡勇抗倭这件事上,他不仅是参与者,而且是军师。他原以为沈坤因抗倭的升迁将会给自己渺茫的前途带来一丝希望。然而,沈坤的结局让他彻底失望。他要把铲除不平、扫荡妖魔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功法无边、敢作敢为的孙悟空身上。这是他对《西游记》的第一次修改,补充,也让孙悟空斩妖除魔的形象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一次提高。

吴承恩幼年即以文采闻名乡里,但在科举中却屡试不第。到六十一岁,总算得县丞官职,但因与长官不合,不久就“拂袖而归”。晚年的吴承恩又一次翻出《西游记》草稿,对其再次进行加工。这一次,他加了最精彩的也是最受世人喜爱的前十二回,其中第一至七回写了孙悟空的来历,第八至十二回写了唐僧的来历和取经的缘由。他感到这样写很痛快,就又对整篇进行了修改,对结尾作了加工,使之相互呼应,前后一致。这样,他整整用了近十年功夫才最终完稿。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没有直接抒写现实生活,但是作品所展示的那个闳大的神秘的神灵世界,所取法的真实的蓝本实际上就是现实世界。在作品中,神佛世界神圣庄严、组织严密、秩序井然,可以说是现实世界政治秩序在幻想中的折光。不论是天宫地府,还是西天龙宫,均是肮脏龌龊的世界,诸天神佛的凶残、愚蠢、狡猾、贪婪,外强中干,以及取经路上妖魔精怪的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可以说是对现实人间的曲折而谐谑的批判。玉皇大帝的凶残昏聩,太白金星的老奸臣滑,如来佛祖的贪得无厌,取经路上的妖魔占山为王,霸人妻女,逼人贡献,任意降祸生灾,以至吞食黎民百姓。总之,种种恐怖之象,表明神佛世界既不是一片纯洁的净土,也并非一个大慈大悲的所在。如来佛、观音菩萨对那些手下的妖魔鬼怪即便不是纵容,也是一味放任,任凭他们在人间作恶。如此种种很难让人相信佛门所标榜的慈悲为怀与普渡众生,倒是觉得他们与那些倚势作恶的人间权贵没有根本的区别。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吴承恩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显示出他洞察世事的深邃眼光。

“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这是吴承恩故居厅前廊柱上的一幅楹联。这幅联高度概括了吴承恩一生的文学成就和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吴承恩虽然终身未能腾达,甚至是在失意与贫困中度过的,但他和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的光辉而崇高的地位,光照千秋,让人仰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对吴承恩,我们只需仰视,他们创造了非凡的文化,深刻地反应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相比许多所谓现代“文人”的浅薄,他无疑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的。吴承恩是,鲁迅也是!

文章评论共[1]个
悲秋道人-评论

有些人想借批判名人来出名,那其实是浅薄无知的表现。朋友的认识无疑是先进而正确的,那些为我们创造了优秀作品的先人,永远值得我们笨重和敬仰。问好朋友!at:2008年08月20日 中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