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夹皮沟人的怀旧情结宇の航

发表于-2008年08月17日 凌晨4:37评论-0条

邱总经历走马上任也不知道多久了,推出一部反映夹皮沟历史的书籍,名字大概叫做《夹皮沟黄金矿业公司史志》,这样一部反映精神上的东西,大多人不是很看重,白给都不要,何况花不少去买呢?书不能当饭吃,也有它的意义在,颇似文治武功的意思。

夹皮沟弹丸之地,在网络上搜索一下,竟然也可以出来几百条,仔细一看地方也不一,而且都在为那个名称不停的做注解。我家这个夹皮沟和《林海雪原》里写的那个夹皮沟不是一个,那个夹皮沟可能是因为一本样板戏变得家喻户晓,而我家这个夹皮沟绝对不次于那个夹皮沟。

有地方就有典故,有典故就有来头,有来头就有个人物,而“韩边外”算得上是个有历史、有来头的人物了,很多上了岁数的吉林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名字。看过《闯关东》的都知道朱开山,但在朱开山和“韩边外”相比还是小角色,关东这类一个蛮荒之地,后来竟然可以变得群雄逐鹿,最后到建功立业。

“韩边外”若以人名论,它是指从清末开始统治桦甸一带的淘金王韩氏祖孙4代——韩宪忠、韩寿文、韩登举和韩绣堂;若以地方来论,就是松花湖上游,长白山以北,现吉林省的东南部,其中地点就是夹皮沟。

韩登举在沙俄入侵吉林、吉林将军长顺妥协投降的严峻形势下,他毁家纾难,拒敌兵于蚂蚁岭下,重创了俄军,又在日寇炮制所谓“间岛”问题上,以武力赴延边,保障了吴禄贞对日谈判成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而那个“间岛”问题之前,宋教仁前来和韩家人沟通过,想拉拢作为革命的力量,但毕竟韩人家有些山大王的习气,不能领会先进的革命的思想。但是这小小的夹皮沟还能牵扯出一些列历史事件。

现在夹皮沟有点历史性的遗迹几乎是都没有了,剩下都是关于的黄金的传说,但是传说类似神话。比如借灯桥,八人班等等,但是通过一般一部学术价值的书,能里面寻找点夹皮沟的文化价值,也算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力量,不仅仅是为了一次简单的怀旧。

可惜那种的怀旧真是少之又少,但是夹皮沟人又是常常怀旧,大多都是一些无形的东西,一些脑子里的支离碎片。他们不想弄清楚那段历史是怎么样,只是想在言谈中炫耀一下就够了,让人知道作为家大业大的韩边外,比小说里的座山雕强过百倍。这样的怀旧,我看倒不如抽空多读读矿史,长了见识也长了知识。

前些年《关东金王》到夹皮沟来拍戏,我真遇见了,不过那部电视应该进了央视,无论是从收视率,还是从观众的反馈来看,反响只是一般,让我有些失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过去的毕竟的是过去了。过去的都是些什么呢?也许什么都不是,也许怀旧就是人的本能吧!

8月17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曲子和子点评:

过去的都是些什么呢?也许什么都不是,也许怀旧就是人的本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