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过年”七月蝉

发表于-2008年08月16日 中午1:42评论-0条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仅传说而已,谁也没有去过天堂。可人生下来之后,就开始过年了,过一年长一岁。

有人说,人生一世宛若草木一秋。百年之后,生命终结,肉身腐朽,归属大地。灵魂泯灭,不知所终。

一日晚间,两位生活在乡下的耄耋老夫妇,躺在农家的土炕上闲话。

“哎,顺子。”老妇开言。“哦,桃花姐。”老汉应声。老妇叫桃花,今年九十四岁,年轻时粉面桃腮,曾倾倒过小伙一片。此时牙齿尽脱,说话只有老伴才能听得懂。顺子老汉九十一岁,少壮时他也曾经挺拔英俊过。

顺子十五岁娶的亲,洞房里桃花年长顺子三岁,便以姐姐自居,开始直呼丈夫的名子顺子。

“顺子,你说咱如今的日子像不像过年呀。”老妇询问。“桃花姐,你在说胡话吧,眼下没人放鞭炮,没人贴春联,没人拉家带口走亲戚,咋就像是过年的日子呢。”顺子老汉排比着句子反驳说。

“咋就不像是过年的日子呢,咱们小时候,啥日子巴望着能添一件新衣裳呀。”老妇提示道。“嗯,是过年呗,串亲戚时穿上风光。”老汉追忆说。“你再想一想,啥日子能吃上炖肉和包饺子呢。”老妇进一步强调说。“嘿嘿,过年真好……桃花姐,小时候刚一进腊月,我就掰着手指头盼过年啦。”顺子老汉兴奋地下巴乱抖。

“顺子,你看咱全家每天都要变着花地做好饭吃,一个星期之内不重样。咱们孙子的孙孙鹏鹏,三天两日换新衣裳穿,顿顿饭离不开鱼肉蛋奶,零花钱如流水不断,简直说就是天天在过年嘛。”老妇絮絮叨叨。

鹏鹏是顺子老汉的大儿子金梁的大儿子铜锁的大儿子铁头的独生子,五世同堂的末位掌门人,备受全家人的宠爱。

“唉,时代不同了,如今咱乡下人生活电气化,种地机械化。一眨眼日历翻过去一月,换几茬衣裳就等于过了一年。吃喝不愁的庄户人也学懒惰了,家家户户无需饲养牛马骡驴来耕种,不愿喂养猪羊鸡鸭鹅补贴家用,学起城里人专业养狗。狗是什么东西,见了生人就狂吠。村里闲散的老头老婆子们,打麻将是上班工作,看电视当做消遣,这哪像咱老百姓应该享受的生活呀。”顺子老汉感慨万千。

老妇在黑暗中摸索到老伴干瘪的手背,抓紧了。

老汉接着又说,“当年的李闯王打进北京城,本应该坐十八年的龙庭,然后传宗接代。可他是个粗人,下令一天过一个年,结果咋样,大顺朝半个月就完蛋了……”“啧啧,真可惜了……”老妇插言道。

“有啥值得可惜的,李自成要是坐稳了江山,照旧跟老百姓征粮纳税,他总不能光靠杀富济贫过日子吧。闯王来了不纳粮,屁话……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当皇上后心气就变了,还枉杀无数功臣……哼,人和动物一个德行,有时,人还不如动物光明磊落呢。”看起来,顺子老汉的见识略高一筹。

“桃花姐,你活够了没有哇。”顺子老汉突然冒出一言,老妇闻听打了一个冷战。她用力甩开老伴的手,气愤道,“你这个老东西,没喝醉酒吧,干吗咒我死呢。”

“桃花姐,我……,我不是那意思,你听我说……”顺子老汉急切地表白。

原来,顺子老汉白天在大门外与人聊天时,听说地球两极的冰雪大面积融化后,大海可能变成死海臭海,人类将面临无尽的灾难。

老妇听过老伴的汇报后,沉寂片刻,她重新抓住顺子的手,慢悠悠地说,“小时候,我听姥姥说过,大海是会搬家的,咱俩这两把老骨头肯定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咱们孙子的孙孙鹏鹏也不一定赶得上……唉,人是由天生地来养的,一切听天由命吧……”

顺子老夫妇婚后,一直住着祖辈传下来的两间老瓦房,屋顶上生长着繁茂的虎尾草和瓦松,俯视像一畦水稻。老屋子冬暖夏凉,没有辐射和异味,胜过儿孙们居住的钢筋水泥结构的空调房间。而且,屋里没铺地板阻隔地气,老夫妇的身子骨向来结实,从未上过火。

夜深了,两位老人渐渐进入梦乡。

天亮后,老妇起床到外屋操持早饭去了。顺子老汉闭目养神,回味着昨日晚间两人的对话。

如今,这丰衣足食的日子像过年吗,像,又不像!顺子自己否定了自己,他开始拿鹏鹏跟自己比童年。

顺子老汉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大人给自己买过几次糖葫芦。而鹏鹏呢,只要村里来了小贩,大人闻声必须跑出去买回一串来供奉小祖宗。遇到极品的红果,鹏鹏咬下一两颗就算是用过膳了。若是果青,苦涩酸硬,鹏鹏当即摔在地上,还要踏上一只脚。

顺子老汉曾数次品尝鹏鹏丢弃的剩果,的确难以下咽,传统的小吃,货真价实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国人认为,无商不奸,走街串巷的小贩子更无信誉可言,国人数众多,受骗一次就当老子便宜了孙子。孙子们自以为得意,接下来更加为所欲为了。比如小县城里大街上烧烤的羊肉串,有些人将碎杂肉用铅丝穿起来,边烤边用刷子往上面抹羊油,以假乱真。

鹏鹏不喜欢吃大米粥,顺子老汉也有同感。村子里在建国初期,搞农业社时开始种植水稻。那年月,水稻的生长期九个多月,立冬才收割,磨出的大米颗粒似珍珠,金光灿灿,捧在手心让人馋涎欲滴。家里的人,只有生病时才能享受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而今的杂交水稻生长期短,产量翻两番,米质像碎石渣,做熟饭没滋没味的,为啥?人口较解放前翻了两番,产量要同步嘛。

相当年,顺子老汉为了养家糊口,推车挑担去过很多地方做小买卖,吃尽千辛万苦,也练就一副强壮的身躯。如今,老汉坐着看电视依然腰板笔直。他看不惯娇生惯养的孙子的孙孙鹏鹏,吃啥也不胖,面黄肌瘦的像个难民。鹏鹏的体质弱,没有抵抗力,风吹草动就感冒发烧,玩一玩沙土,手腕上过敏,钻一钻草丛,浑身出疹子。顺子老汉有心指点一下育儿经“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可他转念一想,这无异于对牛弹琴,代沟太深了,不说也罢,随他们去吧。

顺子老汉还从电视上看到,现代化的大都市太美妙了,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简直就像天堂。可是,为啥有钱的城里人还要到乡下度假休闲,走土路,住瓦房,喝井水,吃粗粮,品野味……莫非说天天过年的日子,也有让人活腻歪的时候。

哼!人这种东西,真不是东西,永远不知足……

顺子老汉在心里说。 

本文已被编辑[李杨]于2008-8-16 14:28:5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七月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李杨
☆ 编辑点评 ☆
李杨点评:

物质水平象是天天过年,精神道德水平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