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坐
七月,抑或是八月的阳光,都携带着特别的热度,慢慢地,慢慢地炙烤着一切,每一丝生气都随着水分,缓缓地流逝着。
即使是躲在家里,也能感觉到浓烈的热度,疯狂地侵蚀着地上的瓷砖,并且不断地蔓延,一直延伸到空气,凝固。使得原本的燥热逐渐封闭,让人有说不出的烦闷感,所谓的闷热。
偶尔吹过的风,只不过是化开了空气,释放了更多的热量,平添几许干燥的意味罢了。
看不清的感觉,弥漫在正午,最浓烈的时刻。
半蹲着,在阳台,把身子掩在花岗岩的墙边,双目凝视着墙角白色的缝隙,陷入了一种类似于睡眠的状态。
或许是慢慢长大了,会渐渐变得多愁善感吧,我开始敏感地看着这个世界,以悲观的姿态,体验着自己所经过的每一件事。
渐渐地,感觉变得敏锐了,一切从我们身边流过的话语,都因为感觉的敏锐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无比脆弱,开始学会伪装,用某种介质去掩盖内心的真实,把所有的敏感隐藏在表面的钝重中。
郭敬明
开始喜欢郭敬明的文字了。
或许是青春期到了吧,悲伤与苦涩成了这个时期的主调,多愁善感的年纪使得所看到的都带上了忧伤的符号。
我想,人都是悲观的,而乐观的人只是浅层次的悲观罢了。所以,我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所有悲观的思维,心甘情愿地沉沦在自己的世界里,轻轻地涂抹着哀伤的色彩。
而在这个时候,郭敬明的文字凭空出现在我孤独的世界里,他的每一行文字无不在淡淡的忧郁背后迸发出最浓烈的悲伤,就像是一杯苦茶,看上去澄澈透明,却蕴含着翻涌的苦涩。
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他的文字。
我想,我喜欢的并不是他书中虚幻的内容,而是那种感觉,那种在青涩之年四处弥漫的忧伤感觉。这种感觉轻易地把我的伪装剥离,在我隐于黑暗的心海荡起涟漪,激起一圈又一圈的共鸣。
我知道,我喜欢他的文字,因为他的文字,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更加沉沦,就像是被抛弃在海中,有找不到陆地,不断地漂着,漂着,等待着沉入大海……
衣服
我喜欢不同款式的衣服,就是喜欢,仅此而已。
没错,我是男生,是的,我不是女生。
难道是男生就不可以喜欢衣服吗,就一定要穿得跟山顶洞人一样,围块兽皮,然后大大咧咧地走在路上吗?
是的,我承认,发明衣服的目的是为了遮盖某些隐私部位。
但是,衣服到了最后已不再只是遮羞的工具了,否则,它可以永远停留在树叶的阶段。
衣服不断地改进,创新,其实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感觉。通过衣服的搭配,而使本身的感觉更加突出,更加鲜明而已。
所以,我喜欢衣服,喜欢通过不断地改变搭配而使自己看上去,不同于过去。我觉得,这便是一种感觉,以一种不是精神,而是以物质的方式体现的感觉。
叛逆
或许,到了这个年纪都会叛逆吧,矛盾的集合体。
或许是渐渐大了,懂得渐渐多了,原本的幼稚渐渐被理性代替,儿时所有信以为真的谎言在这时,都轻易地被打破,因此对一切都不再信任了吧。
叛逆是不需要学习的,就像是本性,深刻地凝固在我们的灵魂里,当我们逐渐长大时,叛逆也慢慢地释放。
青春的背后就是叛逆,抑或是叛逆就是青春的代名词。
所有在这个时刻的迷茫,都以反抗的形式爆发。
所有琐碎的唠叨,所有无休止的责骂,所有在眼前闪过的一张张脸,都是那样烦躁和郁闷,都想逼得自己歇斯底里地怒吼。
开始喜欢叛逆,或者说是崇尚叛逆的感觉。
喜欢上打耳钉,喜欢上把头发拉直,喜欢上喝酒抽烟,喜欢上一副流氓的装扮,喜欢上走在路上被人注视的感觉,因为这会让自己看上去很叛逆,也可是说是看上去很酷。
这个年纪,像是陷入最深沉的矛盾中,既想让自己变得成熟,却又总是让自己显得如此幼稚。
最后
青春,只是人在逐渐长大之后的一种感觉,只是一种由甜腻转变为青涩的过程,只是一种在迷茫过后无知的彷徨,就像是年幼的飞鸟,刚刚学会飞翔,却找不到目的地的方向,只是在天空孤单地翱翔,寻找着,寻找着未来的方向。
-全文完-
▷ 进入黄益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