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老家”和“老乡”淮安野泉

发表于-2008年08月14日 上午10:58评论-0条

近几年,海内外不少人“追根溯源,认祖归宗”,轩辕陵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越来越兴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老家”“老乡”观念之浓厚。

开国总理周恩来于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淮安(今楚州)淮城驸马巷,于1910年12岁那一年他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是他没有“老家”“老乡”观念?是他对家乡没有感情?非也。近读《淮安文史》第十辑,1958年7月,总理对王汝祥说:“我何尝不想回去看看!1946年,我在南京梅园新村,有一回梦见自己在文渠里划船,醒来后便想,将来全国解放了一定回去看看。”解放后他为什么不回“老家”看看?“有这么一个摆渡的,他在湍急的激流中,把船划到了河中心,这时,他感到很疲劳,而对岸又是旅客很向往的地方,你说,这个摆渡的该怎么办?”(王汝祥《总理和我促膝谈心》)

《淮安文史》第十辑上,王汝祥、颜太发、刘秉衡三位原县委县人委领导关于去北京见到周总理的回忆文章,读了让人感动。当时他们分别是淮安县副县长,中共淮安县委副书记、政协主[xi],淮安县委书记处书记。王汝祥、刘秉衡二同志是受县委、县人委的委托,专程去北京向周总理汇报工作的,颜太发同志是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他们去找总理的任务,用周总理的话说,是“来找我这个老乡开后门的吧?”

周总理也是凡人,他像千千万万个中国人一样,对“老家”有感情,对“老乡”热情,他不仅接见了专程去找他汇报工作的人,而且对来京参加会议的老乡颜太发也给予特别的优待,将其安排在接见会议代表的十一个名单里。他不仅以总理身份接见“老家”的来人,而且还以“老乡”的名义专门在家里设便宴招待“老家”的客人。

接见时,周总理平易近人,他以一个普通淮安人的口气与王汝祥寒暄,表达他浓浓乡情:“这么多年,你是第一位从家乡来找我的‘父母官’”,“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文渠划船打水仗……”“老颜,吃点水果。”他主动为颜太发削苹果。颜太发回忆道;“总理说:‘请坐,请坐。’‘今晚一定要把你们接来,明天我要去天津。’‘咱们都是共[chan*]党员,又是老乡,随便些嘛!’这时,在座的一位女同志插话:‘听说总理的老家不是在浙江绍兴吗?’总理说:‘从我祖父就迁居淮安,我的母亲是清江浦人……’”刘秉衡在回忆中写道。

总理十分关心家乡人民。他对王汝祥说:“老王,我有个不成熟的看法,你说你们打算把全县的旱田全部改为水田,我看这不一定妥当,要照顾群众的习惯和情绪,旱作物也有高产的。”总理问颜太发:“家乡人都有米吃了吗?”“市民买到蔬菜吗?”总理对刘秉衡说:“你们首先要把支农工业搞好。”

在听了刘秉衡向他汇报说“全县种了十万亩棉花,年可达十万担皮棉,想办一座三万五千锭的纱厂,请国家计委批准列项,并帮助解决成套设备”,总理十分严肃地说:“你们种了棉花,就要办纱厂,那大城市怎么办呢?上海的纱厂就吃不饱了。要顾全大局,全国一盘棋,江苏还要考虑苏南和南通需要棉花哩,要服从省里的统一安排。”

在对他的故居和他家的祖坟问题上,他对王汝祥说:“听说你们要重建我家的房子,这不行,不要以为我是总理嘛!”对刘秉衡说:“我们订一个君子协定,我给你们把字写好(指淮安日报刊头题词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你们也给我办一件事,替我处理好老家的房子和祖坟(故居房屋归公,祖坟深埋)。这件事前次淮安来人我已说过,至今还未落实。”

找“老乡”联络感情,回“老家”祭祖,以弘扬爱故乡、爱祖国的传统美德,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对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有一定的益处的。但是,看当今社会风气,如果把“老乡”观念摆到不适当的位置,对社会只能是有害无益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老乡”成了搞不正当关系的借口。在一个单位,可以借“老乡”之名而拉帮结派。不论办公事还是私事,要按正常规矩,多费口舌多跑腿,该办的还不一定能办成。如能认上个老乡,那就省事多了,甚至不该办的也能变通。这就是人们说的“三个公章顶不上一个老乡”。

周总理,他想念“老家”,热爱“老家”,认“老乡”,敬“老家”的“父母官”,不忘“老家”的人民,但他的“老家”“老乡”的概念却值得我们研究。他的落叶归根,是将自己的骨灰洒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以国为家,关心过全国成百上千地区,关心过全国千千万万个人,却不给“老家”“老乡”以丝毫的特殊。2006年1月8日,是周总理逝世3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虽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以国事为重,以全局为重,从不为“老家”“老乡”包括亲属办私事的优良作风,将启发着我们,永远激励着我们。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悲秋道人点评:

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这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情怀。周总理胸怀人间大爱,不徇私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人们永远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