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家乡行散记(一)潇湘听雨

发表于-2008年08月13日 上午11:11评论-0条

一个人回家

一直固执地以为,家就是那个生我养我有父母守候,并让我始终魂牵梦绕的那个地方,至于老公和孩子组成的这个家,我更习惯于称之为栖身之所。因为常年漂泊在外,回家一直是我最顽固的向往,好在我工作的性质和与家不算遥远的距离给了我提供了极为充裕的时间和极其有利的条件。以前一放假,我就带着孩子回家去消磨,那时有母亲在,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大人和小孩都各得其乐,自从母亲去世后,家里忽然变得像盘散沙,就算大家还能聚在一起,但总感觉不到了先前的温馨,渐渐地孩子就不再过去了,只有我一个人仍然坚持着有空就回家。

7月6日天气宜人,没有阳光,但天地很高远,有风,竟带一份初秋的凉意。我喜欢这样的天气,尤其喜欢这样的天气回家!车上人不多,有足够的位子供乘客选择,我习惯性地挑了个中间靠车窗的座位坐下,双人椅上只摆着我和我的行旅,我感到了格外的自由和舒适。

一个人的旅行是孤独的,但也是闲适的。摒弃红尘的喧嚷,把自己随意地扔在座位里,懒懒地看看,静静地坐着,思想简单到只有一个念头:回家!

无数次经由回家的这条路,不用看我也知道河流在哪里流经,芦苇在哪里葱郁,荷花在哪里飘香。。。。。。我熟悉它们就像熟悉我家里的每一道摆设。但每一次路过我还是会关注它们,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一方面出自一种心理需要,就像一个小孩,对故事的熟悉已经到了能提前说出下一个情节的地步了,但他还是会不厌其烦地缠绕大人给他一讲再讲。我也有小孩的那份幼稚,也会在提前预知的情节里陶醉,以此来打发寂寥的时间,从心理上缩短和家的距离。另一方面这种不理身边事的态度,常常还可以达到排除陌生人干扰的效果。不过,这次我又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车过君山,上来一个板寸头的男子,我漠然地瞟了他一眼,又把目光投向了窗外,就凭我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眼神,我就有足够的把握他不会坐在我身边。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他稍微地推了推我的行旅就毫不犹豫地坐了下来,我只好表现出高姿态,赶快把行旅挪到了座位下,心里却不免有些奇怪:车上那么多座位,为何偏要挤在我这里?习惯凭经验取人的我不免再次打量了他一番,三十几岁,单瘦,不算很精干但还算精神。我极力地想从中获得点让我的心踏实点的信息,但如此没有个性的外貌竟没有向我提供任何一点有用的依据。在外走多了,见的人也多了,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不会潦草地判断一个人,尤其对这种看不出任何职业倾向的人,不管怎样,防范他是有必要的。于是我一边假装继续欣赏窗外的景色,一边却用眼角的余光死死地关注着他的举动。

“你到哪里去?”他首先发起了问话。

“沅江!”我头也不回地答道。我轻松闲散的心境全被他破坏,自然没有好声气。或许他从我的语气中读出了对他的敌意,他打住了话头。以后好长一段路程我们就这样沉闷地坐着,整个车厢也是沉闷闷的前行着。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姿势是很容易让人疲惫并产生睡意的,但我和他都没有,我是因为紧张他,他呢精神饱满得没有道理,联想到多年前的一次教训,我不由得加倍地提高了警惕!

“你是南嘴的?”车过华容,实在耐不住寂寞的他又一次发起了问话。但正是这句话使我对他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且不说离开老家二十多年了,由于受各种方言的影响,我的语言早就成了一盘大杂烩,就是我们那个岛上也是十村九不同。我想如果不是我的家乡人,而且是对语言感受特别强的家乡人,他又怎么能如此准确的从我那四不象的语言中剥离出我正中的家乡话呢?我怔怔地在他脸上停留了几秒钟,想看能不能找到熟悉的影子,但他仍是那样陌生,至少面孔是,不过就因为他懂我家乡的语言,我陡然感到了亲切。语言是一个人的根,我也庆幸至少我还没有丢掉维系我灵魂的根!以后的路程就变得很有趣,我们聊家乡,也聊我生活过的城市。他到过我生活的城市,印象中只觉得那是个不错的城市,抽象而又模糊,但聊起我们老家来却具体而细微。奇怪的是我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对家乡的印象一点也没有变淡,而对我生活的城市也比他熟悉不了多少。

车到南嘴,我陡然决定不去沅江,给等在茶楼的姐姐发了个信息便下了车,脚板一触摸到那块粗糙的红土地,我的心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和舒服。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潇湘听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