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重九”登高淮安野泉

发表于-2008年08月12日 早上8:40评论-1条

野泉

三国魏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初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该文一是说明了为何将“重九”称“重阳”的道理:“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二是说以“九”与“久”同音,喻长久之意,认为该日子有意义;三是说于该日举行高会,即盛会,以表示对钟繇的器重。

据史料记载,真正在民间形成习俗确定为重阳节是两晋,那时有“重九登高”的习俗。重阳这一天人们佩戴茱萸,登高望远,观景赋诗,成为一种雅事。到了唐代,利用重阳节亲友团聚、登高野游又成为一件乐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资佐证。

人们选择重九登高,是因为秋日天高气爽,透明度高,可以登高望远,观赏美景;又利用“九”与“久”同音,以“登高”象征寿高。由于这一活动形式意蕴深,所以一直延续至今,多少年来,在重阳节前后,很多城市的老人,他们“重阳登高”,用登高来检验身板有多硬朗、步履有多稳健,展示老当益壮;也用登高望远,骋目舒怀,野游观光来体现老人幸福、健康、长寿。现在,国家又将这传统节日定为老人节,赋予尊老、敬老、爱老的涵义,比原来的内容更广泛,也更有意义。

“重九”登高,不仅是一种健身活动,还是一种心情,一种向往,一种力量,可以激发老人的乐趣和童趣。杜甫《九日》诗道:“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通过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登上山之高处,与大自然对话,可消烦恼,可去忧愁;极目望远,可瞰大地,可达天际;引吭高歌,山岳同唱,回荡四野;放声大笑,人山同欢,山河同乐。

朋友,我们一同重九登高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王先林点评:

一篇很有底蕴的文化散文。

文章评论共[1]个
淮安野泉-评论

感谢编辑点评,辛苦了。at:2008年08月12日 下午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