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李煜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今-邓丽君歌词
当值秋高气爽,晚饭过后,我找来一张藤椅,躺在微露轻扬的院子里,伴和凉风,欣赏起月亮来。今晚的夜格外的圆,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在天空游走。不时的,薄雾般的青云如一块面纱从它面前飘过,它的光便从那缝隙里钻出来,像一双眼睛,瞧着世间的一切,而那眼光,便因人而异了。
小时候,每当月圆,我和小伙伴们疯了死的捉迷藏,要么就在皎洁的月光下打起“仗”来,通常分两派,有时候也有三派,甚至更多,各自的碉堡是一堆柴垛,或谁家的房屋,总有一方偷袭,也总有一方被捉,被包围的一方避免牺牲,于是就举手投降,甚至誓死反抗,大家滚作一团。那时候,月是圆的。
当今,月仍是圆的,人们的心情像更符月亮了,圆总是有的,不过多数,都是“缺”的。
月缺,人们总会产生莫名的哀伤,终于,月圆了,人们应该感到欣慰呀,可不然,我发现月圆,更触动人的情绪。
我搞不懂,我觉得,人,真矛盾啊!
再后来,我发现,人们在月圆的时候更“哀愁”,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说,人们在月圆时候更懂得思考。月是圆了,人缺天涯两隔,或是事难从心,面对天空圆圆的月亮,人们不自然的会联想起自己,把自己的内心坦露给月亮,向月亮倾诉,或借月亮倾诉,好像在说,看啊,终于有人发现了我的伤疤。人,一直都有“恋”情的,月亮,也就从那个时候,变成了人们的精神符号。
圆圆的月亮丰满,充盈,象征着美好,某种角度上寄托着人们的向往。人们向往的是什么?他们向往的不是传统的月亮,而是“圆月”!
“圆”把人们充实起来,有时候就像一个梦,在安慰着一些人,使他们不至于失去方向。我想,梦,或许也是圆的。天下都是圆的,还有什么可以逃脱呢?
圆月的光较以往是最亮的,达到了极致。于是照亮了地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逃不过它的光芒,这个光芒不像太阳的光,它无处不在,又显得安静自然,人们喜欢这样的光。人们总希望是月圆,因为月圆,就有无限的光,恬静的光了。
月圆的时候是少的,无限的光便非常的有限,人们的心又不充实了。
李煜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们总喜欢夸大其词。大江在古人心中是宽广的,无边无际的,某种程度上便接近了月光,李煜把它当成了月光,因为水是普天之下的,恰如李白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是可接天的,是天地间的,天水一统,就像月光,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承载人们的忧思呢?
李清照又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通常人们认为她的取喻在“黄花”,黄花,只是作者自喻的一个形态罢了,无论高洁与否,形单影只,孤寂无聊,如何来衬托呢?是什么样的环境铸就了黄花的孤寂呢?是西风。
风,是无形之物,是阔大无边的宇宙实体,用它来衬托,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今人取喻更巧,爱如月光,不愧一个绝调,千古绝调。
月光也好,东水也罢,还是无尽西风,千古百年来,忧思难却,寄托难寻,人们上下求索,物难承心。把思想托付于江水,把渴望依附于西风,这,都承载了人太多的思绪,人们的灵性,也正是在这其中重现吧。
-全文完-
▷ 进入云间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