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中医的走向(一)中医的起源与发展斗南子

发表于-2008年08月10日 下午3:22评论-35条

前言 

朋友,你看看现在还有真正的中医么?下面,要分篇发的《中医的走向》,可以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内行,当然可以参加讨论,如果你是外行,也没有关系,本书通俗易懂,完全可以发表你的意见。《中医的走向》虽是一部中医学专著,但它定位于“内行难言谬,外行看得懂”的众多群体中,从文笔的角度讲,它更像是一篇篇的杂文,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章,大家都是可以按照“杂文”来阅读和讨论的。

本书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医是怎样消亡的”。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严格的科学态度,客观地指出了中医学的科学性,指出它在与“经验医学”相比较的千年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分析了中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肯定了“民族中医”、“文化中医”的积极作用和长期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中医学在与西医对比的医疗实践中表现出的落后性。通过对民国以来、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几次“中西医论争”进行分析,明确提出了作为自然属性的中医已经“基本消亡”,作为社会属性的中医依然存在。《中医的走向》根据陈寅恪先生“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的精辟论断,提出“让中医走进博物馆,让中药实现现代化”,用现代化诊断加现代化中药来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华医”新主张。本书思想新奇,文笔巧妙,具有通俗的说理性和文笔的欣赏价值,是一部当今奇书。

《中医的走向》,即将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预计,九月份可以发行。

一、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一开头就指出:“医之始,本岐黄”。就是说,中国医学起源于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

5000年前的黄帝,是“人文初祖”。黄帝时代的生活条件还非常原始,人类经常遭受野兽的袭击而负伤,黄帝为无法医治部落子民的伤痛而经常忧心忡忡。在一次狩猎中,黄帝用弓箭射伤了老虎的背部,老虎仓皇逃跑,大家都以为老虎必死。可是,后来人们偷偷瞥见那只受伤的老虎吃了许多长叶草,伤口痊愈如初了。人们把这个消息报告了黄帝,黄帝很兴奋地说:“看来,野兽有时比人还聪明。它们受伤后,知道吃草治伤,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于是,黄帝命人去采回许多长叶草,专门为受伤的人们疗伤,收到很好的效果;黄帝手下驯养动物的能手叫王亥,一次,王亥不慎打伤了一只母熊的一条后腿,按说应该将受伤的母熊宰杀吃肉。可是,王亥希望母熊再生小熊,便听了大家的建议,把它放回到了山林中去了。后来,有狩猎者发现这只母熊很特别,使劲用前爪挖掘黄土地里的白色草根。每挖出一撮,就放在嘴里嚼一阵,然后吐出来,用前掌轻轻涂抹在后腿的伤痕处。猎人感到奇怪,没有惊动母熊,就把母熊挖草根治伤的事报告给了黄帝。黄帝从这两件事情上,知道了自然界有许多东西是可以用来治病疗伤的,就命令雷公和岐伯,经常留意观察和搜集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的治病疗伤情况,进行研究、作出试验,直到最后,确认什么东西治什么疾病。然后,由黄帝亲自把它整理出来,刻制成医书,名曰《祝由科》。

从此,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雏形医书诞生了。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后世对相对粗糙的《祝由科》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增删补遗、纠偏矫斜等一系列加工整理,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灵枢》、《素问》两部医书。把《灵枢》、《素问》合在一起,就叫《黄帝内经》。也有人把《祝由科》中的药物部分,进行整理挖掘和编辑,编写成为后来的《雷公药性赋》。所以,《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书,《雷公药性赋》是中国最早的药书。医药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成为两门不同的学问。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是少典之子,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所以也姓姬。黄帝的时代,正处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中,在“三皇五帝”中,黄帝是功勋最为卓著的一位部落领袖,所以被誉为“人文初祖”。于是,中国医学的起源,与东方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步。中医,不仅是古人赖以治病疗伤的医疗手段和技术门类,它还代表着东方人类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中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扁鹊——秦越人。他徒步跋涉,遍游列国,悬壶济世,治病消灾,医治了众多的疑难病症。所谓“入蒯之诊”、“望齐候之色”等,都表现了他在看病、治病中,高超的“望诊”能力。他还以《灵枢》、《素问》为基础,总结自己的临床实践,编纂了一部大书,叫《难经》。故陈修园先生说:“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从《难经》开始,中国医学就成为了有医学理论、有医学典籍、有医疗实践的古代正式医学科学。

东方文明社会的哲学理论,是远古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医学,也是以阴阳五行的古代朴素的哲学为核心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所以,中医学理论,是与当时的社会哲学理论相一致、相吻合的。中医学把人的身体,置于天地人“三才”之中,强调天人合一和天地人三者相应、统一的原则,运用阴阳互换、五行生克、营卫气血理论,结合人体的五脏六腑,阐释、应对人的生老病死。为人民治病消灾,驱除病患,恢复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

到了汉代,湖南南阳的张仲景,坐了长沙太守。有一年,张仲景的府上,数以百计的家人遭受了病魔之患。熟读医书,深谙医学之道的太守张仲景,经过对众多家人病情的守候、观察、试验、治疗和深入思考,发现和验证了人体存在的“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他把“六经”分置于人体上下的手和脚,泛称“十二经”。他发现,“十二经”都与人的脏腑紧密相连。比如“手太阳”为“小肠经”,“手少阳”为“三焦经”,“足太阴”为“肺经”,“足厥阴”为“肝经”等。他发现了“中风”、“伤寒”等不同病邪的不同属性。发现了病邪在脏腑、经络中的传播条件、变化规律、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在治疗上,他创建了“桂枝汤”、“麻黄汤”等众多处方,经过引申和辨析,确立了桂枝汤、麻黄汤中的药物品种和剂量,辨析出了进行配伍、禁忌、汇合、替换以及酌量加减的规律和法则。并且写出了《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论》。在这个基础上,张仲景又对“外感风寒”之外的内科病症,按照“六经”理论予以研究,写成了千古名著《金匱要略》。

《伤寒论》和《金匱要略》,都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这两部经典,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上,在理法方药各个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把中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张仲景本人,也被后人尊为“医圣”。后来,医界把《伤寒论》、《金匱要略》中的处方,给与命名,取张仲景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称为“景方”。比如,现在我们常用的、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非常有效的“六味地黄丸”,就是根据张仲景创造的“金匱肾气丸”演变而来的代表性“景方”。同时,张仲景的《伤寒》《金匱》还传到了朝鲜,又飘洋过海走进了日本,被日本人称作“汉医”,作为主流医学,为日本人治病消灾。

自张仲景以后,历朝历代的医学家层出不穷,各种医籍也相继问世。其中,三国年间的华佗,是人们最熟知的最大医学家。相传,他发明了“麻沸汤”,可以将人麻醉,予以开膛、破肚以至开颅做手术,治疗疾病。假若这都是历史的真实,那么,张仲景之后的中医学,一定会出现一次新的巨大转折,获得迥然不同的重大发展。而且,中医的后来走向,也会受到重大影响,有可能会像现在的西医一样,把做手术视为重要的治病方法。而且华佗,也会成为继张仲景之后的又一个“医圣”或者“医贤”。

但是很可惜,华佗的精湛医术被无情的岁月所掩埋,被匆匆的历史所遗忘,中国人没有能够把他的医术传承下来,使他的医术当代断根,所留下来的,只有一堆堆幻影般的谜团。到现在,成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巨大残缺和遗憾而无法挽回和弥补。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华佗,除了“神医”的名号外,就是虚幻的神奇故事、“麻沸汤”的历史传说和《三国演义》中,以小说的笔触对他的医术进行的艺术夸张和愿景描绘。

华佗以后的著名医学家和医学著作,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比较著名的有:魏晋时期的王叔和,著有《脉经》。王叔和为中医的脉学理论,进行了精到的研究,做出了具体的阐释,成为中医脉学第一人;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发现一些新的中药品种、明确性道、功效、巡行脏腑经络的前提下,对中药的配伍禁忌和配方,提出了新的、明确的理论,著有《大医精诚》、《千金方》等,为世代流传。此后,百姓敬称孙思邈为“药王”。直到现在,中国的许多名山大川中,还保留着一些祭祀孙思邈的“药王庙”,那里面供奉的,就是药王孙思邈。

金元时期,中医学、中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涌现了著名的医学“四大家”。“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胃是仓廪之官,治节出焉”,认为饮食不节、伤害脾胃,是危害整体健康的根源,所以他专门著述了《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宝秘藏》等,对后来医学有一定影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从古老的阴阳学说中,明晰了“肾水亏损”是某些疾病的根源,悟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对一些虚弱病症主张“滋阴补肾”。著有著名的医学典籍《格致余论》;

明代的李时珍,首先是一个空前的中药学家,他把几乎所有中药,全都编进《本草纲目》,对其形状、性味、药性、功效、所入经络脏腑,作了详尽的说明。其次,他还是一位继王叔和之后的又一位著名脉学家。他著述的《频湖脉学》,对王叔和的《脉经》进行了发展,发现和补充了一些新的脉象。为便于学习掌握,他的《频湖脉学》,用文学的、诗词般的语言,生动地阐释脉象,使其非常形象而逼真。比如他对“浮脉”描述道:“浮如木在水中浮。如循榆荚,如捻葱叶,如水漂木。”又以“体状诗”的形式写道:

浮脉惟从肉上行,

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

李时珍之后,明代还有一位大名医叫张景岳。张景岳出身富贵,博学多才,出任皇家御医,主要为皇室和王公贵族诊病。所见病机多为虚损,所以他喜欢用滋补之剂,力主温补。特别针对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中的疏漏和偏颇之处,进行再研究,创立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新学说。同时,他还创制了许多著名的补肾方剂,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因其用药偏于温补,世称王道。著有《类经》、《景岳全书》等;

到了清代初年,名医吴鞠通有了新发现。他发现病邪的侵入,不仅仅是从外到里在六经中“循经横传”,还常常可以从口鼻而入,形成“纵传”。他把这种病邪“纵传”于人体而酿成的疾病,叫做“温病”。他著述的《温病条辨》,创立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方剂,其中最常用的有“桑菊饮”、“桑杏汤”等。有人认为,吴鞠通的瘟病方剂,可以与张仲景的“桂枝汤、麻黄汤”相得益彰。于是,中医在治疗外感风寒之类的病患方面,出现了新理论,开辟了新途径。

就在吴鞠通先生创立“纵传”理论的时候,西方的现代医学已经摆脱了“经验医学”的旧模式,走进了“试验医学”的殿堂,以显微镜发现微观世界为标志,发展成了日趋成熟的现代医学。当时的西方医学,虽然早在明朝晚期就有所传入,但其治疗效果远不及本土中医,所以影响不大。西医真正大量传入中国,还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鸦片战争,列强们揣着觊觎贪婪之心,仗势着坚船利炮的威力,把西方医学野蛮地搡给中国。从此,就有了与中医相对应的西医。这时,我们才发现,吴鞠通先生的“纵传”理论,由于不使用仪器,不注重微观世界,没有与西方医学接轨,依旧没能发现诸如人体细胞、细菌之类的微观世界。宏观的中医与微观的西医成了“两张皮”,不能沟约,不能对话,似乎永远都无法真正“汇通”。

所以,中医、西医,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行各的道,各走各的路,就连互相借鉴,都是不可能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斗南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这样的文字值得读。这不是西医中医的问题,是怎样对待中华传统的问题。

文章评论共[35]个
悲秋道人-评论

中医当然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来传承和发扬,不能让中医消亡于无形。中医与西医相比,有自己独到优势!问好先生。。
  【斗南子 回复】:谢谢“悲秋道人”先生的一贯关注拙文!老朽向你问好了! [2008-8-11 11:12:04]at:2008年08月10日 下午5:23

邬海波-评论

值得认真读的文章。
  【斗南子 回复】:邬海波朋友你好,谢谢你的谬夸,谢谢!请多提意见! [2008-8-11 11:13:37]at:2008年08月10日 下午5:33

常玉-评论

好好学习老师的专著!
  【斗南子 回复】:常玉你好,你的小说写得不错,可惜没有认真阅读,抽时间再补上吧!谢谢你关注拙文!问好! [2008-8-11 11:15:40]at:2008年08月10日 晚上8:06

春芽-评论

在广阔的农村中医的根札得很深,农民刮莎,拔火贯,扎针灸,烧灯火,遨膏药,用动植物煎药,传统手法疗骨伤等,并不逊色于西医。要说消亡是不可能的。由其是幔性,疑难症中医更长于西医,民间许多中医珍宝西方闻所未闻。古时的生丹方法类是西方的提纯,炸药的硝与磺入药很早嘛,是不是先于西方呢。谁跟谁尚无定论,要说手术中医更早,要说微观经络穴位子午流也早多了。总之中医消亡的谈论,无法借鉴等说法是错误的,关建是中医糸统科学尚无人整哩,更谈不上民间总结与深化,这才是问题。个见
  【悲秋道人 回复】:深有见地!中医一定会发扬光大的.我们期待. [2008-8-10 23:36:27]
  【斗南子 回复】:谢谢诸位的到来和留言。至于中医是不是已经消亡的问题,本文将以许多篇幅慢慢论述。若有兴趣,欢迎参加讨论。讨论要求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光凭想当然是不够的。不过,一切争论,各抒己见,可以求同存异,不强求一致,只要讲道理,不会影响朋友间的友谊与团结!谢谢诸位!谢谢! [2008-8-11 11:21:52]at:2008年08月10日 晚上10:47

散了-评论

中医还没消亡吧,这些老祖先的东西只是被尘封了,放眼现在有的中医我都想哭. 先前,有先生,有药把式.想出医没三二十年,别想! 现在呢? 古书,民间偏方,等等大多失传.现有的大多不全.  虽然现在的病和以前的不一样,医学更先进,但这和发展中医不冲突,毕竟,这是几千年的文化了. 入医,莫急噪.急噪,莫入医!
  【斗南子 回复】:慢慢看下去吧,后面有许多相关的内容,只是没有“精华”,需要搜索一下。谢谢你的浏览和和留言,谢谢! [2008-8-13 8:57:20]at:2008年08月11日 晚上8:51

悠蓝子-评论

写得实实在在,值得学习,问候前辈!
  【斗南子 回复】:谢谢新朋友悠蓝子的到来,谢谢问候!如此文字,下面还有20多篇。慢慢发出去。欢迎的继续浏览! [2008-8-13 9:00:11]at:2008年08月13日 早上8:52

斗南子-评论

大约从推翻帝制、实现共和,或者从近代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人的看病、治病、医疗、预防等等,忽然被划归到了“卫生”的范畴,政府主管这方面工作的部门,不叫“医学部”、“治病部”,也不像古代宫廷那样叫什么“太医院”,而是叫做卫生部、卫生局等。于是,“卫生”一词,慢慢囊括了中医和西医,囊括了治疗和预防,囊括了医药界的各个门类,把中医西医都组装进了“卫生工作”的大口袋,成为我们觉察不到的一种社会进步。
at:2008年08月16日 下午4:34

斗南子-评论

特别是建国以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各种传染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一直是整个卫生工作的中心,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要服从这个中心的。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是对于全中国人民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人都难以挑剔。但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广泛开展,也模糊着、冲击着和淡化着中医、西医的概念与区别。at:2008年08月16日 下午4:35

斗南子-评论

自民国年间出现的“中医去留”的论争,本来是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大有两军对垒、剑拔弩张之势,但在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面前,在呵护中国人的群体健康的卫生工作中,却显得微不足道了。
at:2008年08月16日 下午4:36

斗南子-评论

(1)卫生协会里的中医们
建国初期,中医的数量,中医覆盖的范围是相当普遍的,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中医的踪迹,在一些镇店集场,可以拥有许多中医个体诊所和药铺,所以,中医在广大的乡村占据着绝对的数量和优势,几乎看不到西医的身影。那时候的中医,有的只是行医,坐门等客、不开药铺。有的则在别人的药铺里“坐堂”。at:2008年08月16日 下午4:37

斗南子-评论

也有的开药铺雇人“拉药匣”。整个中医群体,有行无规、不成系统,松弛而散漫。为了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国家按照“团结中西医”的政策,成立了卫生工作者协会。号召中医、西医,都参加到卫生协会中来,积极为爱国卫生运动作贡献。于是,一些中医老先生,处于对新中国的热爱、拥护、信任和支持,自觉自愿地纷纷加入到卫生协会中来。
 at:2008年08月16日 下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