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暑期闲暇,到北京玩了两天,终于到了该回来的时候。
车票是早就买好的,基本上也没什么行装。随身携带的那点简单的日用品,往包包里一塞,也就ok了。剩下的,便是去火车站。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火车票是下午一点多的,而哥哥一大早就得去上班,其间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没法打发。
头天晚上,哥哥就对我说:“明天我要早早去上班,中午回不来,不能去车站送你。你没有钥匙,只能早晨跟我一起出去了。要不,你早上出去,先随便吃点早点,然后坐地铁到军事博物馆站下车,先去那儿看看?在那里转一圈,休息一会儿,估计时间也就差不多了,那里离西客站挺近的,你可以直接从军博去火车站。”
不情不愿的翻着白眼看了哥哥半天,人家那边直接无视我,只管看人家的书。白白浪费了我半天表情,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
早上一大早出门,到外面随便吃了点早点,便开始住地铁站悠达。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偶也不得不坦白:偶,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路痴。
“出了家门,往左走。到第一个路口,右拐,一直往前,很快的你就能看到地铁站。”
就怕我走错路,哥哥特意交待了好几遍。
但是,就那么短短一段的距离,我硬是走过了一个路口,才拐弯。
——这样一来,自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地铁站在哪里了。
在路上晃了半天,问了一好几个人,然后走啊走,终于到了目的地,才发现自己整多兜了一大圈的冤枉路。
咳,丢人哪!
进入地铁站,买票,上车。才发现,地铁上人真叫一个多!
别说座位,站都站不下,简直要把人挤成压缩饼干。
就那样挤着、扛着、摩肩接踵中,到了站。
费力的挤下地铁,出了站口,果然一拐就是军博的院门。
站在马路对面,抬头看去,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座山字形的大楼。
大门上方,绿底金字,很熟悉的字迹题写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当时只是觉得字迹很熟,却怎么都想不起是谁的笔迹了,后来才听说,原来是毛泽东的题字。汗!)
再往上,高耸的顶端,那颗金灿灿的“八一”军徽在阳光下,闪亮夺目。
随着参观的人流走进院中,迎面是一座花坛。
花坛中鲜花正开,好多人在花坛前留影。向来爱花的我,于是也凑上去,用手机拍了两张坛里鲜花的图片。
——只惜只是一个人,想替自己留影留念是不可能了。只好猛拍一些实物作纪念。
就那样在院中的空地上转了一圈,看到左首,是一组古铜色的雕塑。
雕塑右边,有一艘印着3139的军艇,好多人登艇参观留影。本来也想上去看看,后来一看,旁边写着:登艇五元。于是就笑笑的拍几张照片作罢了。
在军艇转弯的右边,也就是大门的左边,一排并列着好几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炮。大炮下面的石基上,刻着炮的来历。只记得好像有一门是清朝抗击俄国的,别的却记不清了。(再汗一下,直顾拍照了,却忘了记下它们的来历。)
然后是宽敞的大门,门旁立着汉白玉的雕塑。
往右边看,与左边军艇旁那组雕塑遥遥相对的地方,依然有一组古铜色的雕塑。当时因为急于要进馆参观,所以只是远远的拍了一张照片了事,也没近前细看。
入口处有许多人在排队。头天晚上,就听哥哥说,军博是免费参观的。我于是也过去排队。
结果到了近前,才发现人家都有票,凭票进入。
把门的小姑娘看着我笑,伸手往左边大门外一指:“到那边发票处,凭个人有效证件领取免费门票。”
我于是到了大门外,找出身份证,领了门票,然后到寄存处寄存自己手里拎的东西。
寄存处的小姑娘把存条给我,我拉开包,问多少钱。小姑娘笑:“存东西是免费的,不要钱。”
咳,这敢情好,一切全都免费!只不晓得里面有没有免费茶水供应,哈哈。
领了票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是一尊巨大的汉白玉毛泽东雕塑。塑像威严挺立,自有一股非凡气度,好多人在塑像前留影,我于是也拍了一张留念。
转头看到前面有个门,门上写着“兵器馆”三个大字。有很多的人往里面进,于是也随着人流走了进去。
一进门,首先便被各种各样的重型武器,什么坦克、导弹、军车、以及突击车、火炮、飞机、舰艇,火箭之类的东西给看的眼花缭乱。
当时一边忙着看各种装备,一边还要看上面的说明,还掂记着拍照,前后左右,又都是参观的人群,挤挤扛扛的,忙了个不亦乐乎。
左边的那架飞机个头比较大,离得太近,无法照得全貌。我于是一边后退,一边看着镜头,结果一不小心,踩着了后面一位美女的脚。然后身子一歪,肩膀撞着了美女的胸,整个人倒在了人家身上。
当时那叫一个尴尬!
正想道歉呢,那个美女竟然已经抢先一步向开始向我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只顾看展览呢,没看路。”
哈哈,一对冒失鬼!不过倒是被我占了便宜,看那美女,莺声燕语,笑靥如花,那怀抱,软玉温香着呢。
只是这么以来,再往后退的时候,就特别小心了,生怕再撞到什么人身上。
看完一楼的各种重军械装备,再上二楼,展出的便是各种枪械刀剑了。
我对于枪械之类,向来外行,但对于各种冷兵器,却一向很感兴趣。
一路细细看来,赞叹拍照之余,心情自有一股凝重。仿佛无形中,有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刀剑陈列的藏品很多,战刀、短匕,佩剑,刺刀……
新的、旧的、长的、短的、宽的、窄的、弯的、直的……
有各国制造的藏品,有战争期间存留下来的武器,当然也有收缴侵略者的杀人工具。
记得其中有一个展面,专门展出了许世友将军的藏刀,有近二十把之多。由此可以想见英雄当年战场杀敌之英风。
还有一个展面,展出了几把锈迹斑斑,看来年代相当久远,样式非常简单的大刀。没有刀鞘,没有青铜吞口,只是普普通通的几把刀,通体看不出任何装饰,只在其中一把刀柄的环形末端,系了一根同样色泽沉旧残破的红绸,隐隐可见当年的威风。
不知怎的,这把系着红绸的刀,总能令我想起一首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说起鬼子,猛然想起,兵器馆中,还陈列了一些当年收缴日军的战刀,那森寒的刀光,一定也见证了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场场没有人性的屠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一路走来,细细端详,那些或依然雪亮,或锈迹斑驳的长短刀剑,仿佛都是有生命的活物一般,在向人们进行着一句句无声的诉说,诉说着那一段段尘封的历史,
看完了冷兵器,接着便是各种枪械。
从最初的早期手枪,到现代化的枪支;从土制地雷,到而今的航空导弹。什么机枪,步枪,冲锋枪,火箭筒弹琳琅满目。
还有一些枪弹,在墙壁上排成轮盘的形状,一时之间,竟然令人忘却它军事武器的本质,想到了美丽的鲜花、可口的拼盘。
看完各种兵器,随着人流又转到了程允贤雕塑艺术馆。
里面收藏的,大多是艺术家雕塑的各个革命先烈的塑像。
一尊尊精美的雕塑,似乎又再一次把我们带回到了那烽火连绵的峥嵘岁月,那艰苦而又光辉的征程。
细细的看过各位元帅先烈们的雕塑,不由得在一尊雕塑前停下了脚步。
那是周恩来跟邓颖超的雕塑。雕塑中,我们气宇轩昂的周总理腰杆笔挺,怀抱一个留着茶壶盖头的孩子,跟邓妈妈站在一起,两个人脸上,全带着慈祥温暖的笑。中间被抱的那个幸福的孩子,更是笑的像朵花。
——想来,那一定是个明媚的春天吧。
还有一座雕塑,雕的是平江起义时的彭德怀。
塑像中,彭德怀骑在一匹马上。那马,一蹄扬起,仰头长嘶,看起来神骏之极。而马上之人,轩眉朗目,神态威武,怎么都无法不令人想起毛主[xi]的一句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一一看完馆内的收藏,时间已是十点多钟。
正想下楼离去时,看看有人往三楼去,不晓得三楼是什么,于是也随着别人跑了过去。上去了,才知道三楼是古代战争馆。
当下暗道侥幸:差点没错过!
于是顺着标示的方向一一看去,从最初原始人的石刀石斧,到后来的青铜宝剑,火炮战船;从最初的甲骨文的记载,到后来的一部部大块头的兵书著作。
还有传说中的木牛流马,云梯、虎符……
一圈行来,仿佛已历尽中华五千年。
而看来看去,印像最深刻的,还是陈列在那里的那些锈迹斑斑的兵器。
带着缺口,生着铁锈,有的甚至已断为两截。但谁又知道,上面,曾经凝聚了多少沙场上的鲜血?附了多少战争的亡魂?
“夜夜龙泉壁上鸣。”那些缺残的刀剑,无论是卫护正义所使,还是残暴的入侵者的凶器。
如今都已看不出昔日的锋利,没了曾经的森冷。
有的,只是一抹褪色的锈迹,一如残血的颜色。无声地见证着战争的残酷与狰狞,诉说着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为反抗入侵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血泪斑斑的英勇斗争。
从三楼下来,回到一楼外厅,才发现原来一楼左右两边,还有展览。
左边是复兴之路的展出,右边则是解放战争的展出。
这个博物馆,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看看时间,已是十一点多,再看自己的电话,还剩一格电,不敢再细看,也不敢再过多拍照,怕电源耗尽关机,更怕误了火车。于是匆匆各看了一遍,便带着遗憾离开了军事博物馆。
走出博物馆的大门,再回头时,日正当午,灿烂的阳光照在博物馆顶端的那颗“八一”军徽上,金光流转似这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
不知怎么的,此刻,竟然不合时宜的想起了在馆中看到的《时局图》题词: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全文完-
▷ 进入风里桐花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