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首江
吾同树死了,这位被《诗刊》评为“2007年度中国20位最具活力青年诗人”的诗人,他在自己的房子里用绳索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相信诗人的死深深刺痛了所有喜爱文学的人;也让很多正在为写作而努力的很多人引起共鸣,也正在反思自己的生存之道,文学诗歌在当代到底值几个钱。如果追求纯文学是不是注定只有一个宿命,那就是“饿死”。
纵观当今之中国文坛,有很多的坚持文学的很有才华的文学作家正处于饿死的边缘。当今文学亦如一潭死水,潭里的水质已经变了,已经不是像“五四”时期那个文艺复兴的年代,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感叹生不逢时。并不是所以的作家都像朱自清那般宁愿饿死也不愿失节,但是当今文人的“贞操”已经不值钱,就像当今社会的女人一样对自己的贞操并不在乎一样。所以,很多作家学者教授向权贵低头,只为了能获得一点点能让他们活命的口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真理恐怕连个农夫都明白,连肚子都天不饱怎么去追求高尚的文学艺术。吾同树诗人在现实中,他是一个房奴,他的女友每月的生活费只能够付他的房贷,当生病花了很多钱后,生活马上陷入困局,后来更是举步维艰。据说诗人买房也是东借西凑,才凑齐了10万元,支付了首期房款、律师费、契税等费用。吾同树诗人曾感叹:“从来没有这么花过钱,但花得很疲倦。”“供到那时候,差不多都有白胡子了吧。”更令人心酸的是他的诗友们还很羡慕他,刘大程说,吾同树毕业两三年就和女友买房了,“而我们这些在底层辗转滚打的家伙,来东莞这么多年仍两手空空,对买房连想都还没多想”。可见当今诗人们的境况是多么悲惨,如果你决定选择走这条路,要不你很多钱,要不你要面临饿死的命运。
诗人太累了,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所以他选择了解脱。很多对于诗人之死赋予很多唯美的浪漫色彩,认为这是诗人为诗的高尚而献身,有这种想法的人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幼稚、天真;另一种那就是自欺欺人,多少带有点阿q精神的味道。其实,谁人不想活得潇洒、活得自在,谁人不想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现实的无奈只能一次次是他们低下高昂的头颅。现实有时候会让作家们的尊严丢失殆尽。
就像诗人临死前天做的那首诗一样,他就像一只小鸟,在层云上飞,他已经身躯疲倦,生活的重压使他的眼神迷茫,他如果继续活着只能被房奴这朵“乌云的灰色遮蔽”或许房价这朵乌云对于某些人来说,“或许云有多么脆弱,然而/他无法穿透”尽管诗人很努力的去改变,很努力的赚钱,“努力地扇动翅膀,依旧没能绕过”。
有句话很低俗,却很能生动概括现实的生活,“生活就像强j*,要么反抗要么就去享受,工作就像轮奸,您不行就让别人上,社会就像自慰,所有的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解决 ”出身农家的诗人只会写诗,只能写诗,但当写是不能让他活着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很压抑,诗人是感性,面对日落也会触目伤情,面对巨额的房价也许他真的承受不了这个重量。诗人为了生存也曾被迫去写房奴的文章,但不是诗歌。
诗人死了,是不是要告诉我们,他们已经活不下去了。其实,不止诗人,有很多很多的人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物价节节高涨,工资慢慢减少;房价扶摇直上;人们已经不堪重负,试问当今城市中有几个能买得起房,又有多少房奴正在生存的边缘苦苦挣扎。所以说到底,是现实生活使诗人不堪重负,因而万念俱灰寻求解脱,是生活逼死了诗人。
-全文完-
▷ 进入风的宿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