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中的赞歌》序
夏初,修理友说,想编一本书,记录电力人抗击冰雪灾害的事迹。我答,很好!不久,修理将德江县电力公司抗冰保电宣传作品集《冰雪中的赞歌》校对稿呈现在我面前,请提意见。我答,很好!他说想请人写序,我答,很好!他说,那就请你。我答,很好——不行!大凡写序者,一是有名,二是理论功底深厚,三是对书中内容熟悉。而我,冰雪灾害期间,对德江电力人的事迹,只是时有见闻而已,写出来的文字,最多只有“旁证”作用。他说旁证也行。我只好从命了。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包括本人在内的不少人,都会这样认为:有钱就会换来商品,而且可以挑肥拣瘦。2008年初的一场冰雪灾害,对这一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来金钱确实不是万能!从冰雪灾害中走过来的我们,倒是渐渐发现,冰雪灾害中呈现出另一种“万能”,这种万能叫精神。这种精神,在冰雪灾害中电力人的身上也折射了出来;这种精神,在各级媒体中记载,在群众口碑里流传。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灯火需求是强烈的,但也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再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审视,觉得电力公司卖电,自己掏钱买电,相互需求罢了。甚至认为,没有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除了不便,不会很大。
如果从黑暗走向光明,人们的心理完全具备承受能力,这在从祖祖辈辈点油灯过来的我们,已经证明。如果从光明走向黑暗呢?2008年1月中下旬中国南方的一场冰雪灾害,让我们体验了一下,时间不长,就德江县城面言,不过1周,人们就已感觉受不了了。
1月11日,德江高海拔地区,开始出现冰雪,坐在海拔只有500余米县城的人们,感觉到气温陡然下降,采取的措施是将空调、火炉开足。14日清晨,人们眼中的县城,已是一片银白,本人上班回家,没有电煮饭。问邻居是怎么回事,才知香树园变压器因超负荷运行,上午起火,城区供电所抢修班职工和县消防中队官兵共同将火扑灭。火灭了,设备也烧毁了。不少人轮流跑到抢修现场,焦急地“陪伴”中午也未休息的电力抢修人员。好在只抢修了8个多小时,这台变压器连接的2000来户人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于我,中午未看到的电视新闻,晚上得到了弥补。
上班有电工作、烧火炉,下班有电煮饭、烤电烤厢,尽管从媒体和人们口中陆续传来某省抢修电网组织人力,某地抢修电网牺牲人员的消息,甚至本县沙溪等乡镇电杆倒塌、变压器损毁,以及铜仁地区已有5个县停电的消息传到耳边,都不以为然。一是觉得这冰雪灾害不可能长久,已经持续10多天了;二是县城依然一片光明,即使某一区域停电,自有人抢修,抢修时间也不会太长。就连24日下午接近下班时的停电,也都认为正常,过了一会不是又来了吗,尽管送电不久又停了。于是,对县领导亲临电力部门慰问,电力部门如何组织保电,都有点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胸有成竹的味道。
1月25日,上午未送电,传来是大网断电的消息,离开微机就无法工作的我们,回家。本人好在准备有煤炭,可以烤炉火,有几位同事用的是空调或电火炉,真有点狼狈不堪的味道。因单位值班所需,下午四处寻找购买木炭,第一次体验了什么叫供求矛盾。木炭价格一路攀升,当早上犹豫不决下午再去的人,结果带回了两字:后悔。岂止木炭,没有了电,大米价格上扬,煤炭价格飙升,蜡烛价格疯涨。没有了电,手机通话受阻,不少座机“聋哑”,电视变成摆设。没有了电,早将碾坊拆除,连石碓窝也毁弃,又无柴油打米机的地方,人们第一次陷入了“不缺粮但缺吃”的困境……
连日的凌冻加大雪,灾情在逐渐加重。电力公司的朋友回答我的询问,电杆横担与瓷瓶间被冰雪凝固,遵义大网已无法将电送下来,必须派人上电杆除冰。28日,县领导为电力公司组织的15支电力抢险队送行时,本人在出发现场看到了这支180多人的抢险队伍,有老也有少,有男也有女。在县城走路都因冰雪常摔跤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们前往崇山峻岭电杆上除冰的艰难困苦和危险。
除冰尚在进行时,位于合兴乡金家槽村老木尧组的110kv输变电线断裂。29日,县电力公司不得不组织人员抢修。本人在现场目睹他们,在树丛中,砍开悬崖上冰条下的荆棘,寻找断裂电线,然后合力拖上山顶的情景;也目睹了抢修人员在电杆横担上敲下约10厘米厚的冰块。第二天晚上,大网送电成功,县城一片光明,人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本人从新闻媒体中知道,电力公司又组织力量,转战乡镇。腊月三十夜,20个乡镇所在地全部通电;过年不两天,他们又奔赴无电村,在元宵到来前夕,为最后一个村露青成功送电。大家心知肚明,“村村通电”不等于“户户通电”,此时的媒体,已不是很关注电力抢修了,群众的通电愿望却是很强烈。电力人清楚地知道,有时为一个小村寨,甚至几户人家通电,他们都要付出较长时间的辛苦,甚至是鲜血的代价。就是到了2008年的下半年,一些地方的通电,是临时用木杆替代断裂电杆的,显然,还有许多艰苦,等待着电力人去品尝。
如果说,德江电力人仅仅是为通电而付出,那么他们给我们的是敬佩。而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许多事迹却让人不得不感动。自负盈亏却自始至终参加抢险的金宏公司职工,抢修电力设施受伤的方传奇,在雪地滑倒受伤依然上阵的副经理冯向阳,还有那些数以百计一天只能吃上一餐热饭菜的农电工,都让我们为之感动。同时,一些人在为大家和小家之间选择的行为,更是震撼心灵。人生有时不管如何选择,都会留下一些遗憾。说实话,如果换着我们任何一个人,面对以下这些选择,都不得不在心灵深处经历煎熬。
1月16日,在贵阳陪妻子做手术的公司经理张玉贤,妻子从手术台推回病房,他就离开她赶回了德江。他知道,此时他对妻子的重要性,他也知道,他在德江电力抢险指挥中的重要性。张玉贤的姐姐跌倒骨折,联系不上在乡下抢修的他,打电话到单位请求帮助。张玉贤爬上山顶打电话到单位,得知这一情况时,将准备送他姐姐去医院的车子,调去抢修现场接回抢修队员。
张洪静是公司的宣传主管,在停电当晚她哥哥因病去逝,单位人员都去了抢修现场,她每天不得不到公司值班,不得不去用相机为抢修现场留下一幅幅感人的照片。28日,他哥哥上山,电力抢险队出发现场,依然出现了她举起相机拍照的身影。
1月23日,共和供电所安全主管毛世文的母亲住院,27日下午,毛文才得知这一消息,可到医院看望了一会,他又奔赴了除冰前线。
2月16日,工程部主任、共[chan*]党员突击队队长杨先雄带队前往露青村突击,刚到工地就接到他二哥在家中摔倒的消息,伤势较重,生命垂危。他二嫂打电话想让他回家。他犹豫了一会,将电话打给了妻子,请她与县医院联系。直到露青抢修结束,他才赶往医院看望。
1月26日,副经理杨小府前往高山检查电力抢修,看到众人抬着一名孕妇在雪地艰难赶路。打听得知,这名孕妇难产,急需抬往县医院抢救。杨小府立即安排高山供电所抢修车辆调头,将孕妇送往县人民医院。当天下午,孕妇平安产下一男孩。
……
事迹太多,人员太多,这样挂一漏万“断章取义”的列举,只是想证明,抗击冰雪灾害中,电力人的精神得到了展现,这种精神包括爱岗敬业,服务群众,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等。编辑这册宣传作品集《冰雪中的赞歌》,我想更重要的是为了发扬这种精神。如果你想认知这种精神,如果你想感悟这种精神,如果你想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就请你阅读其中的文章吧。
(作者系贵州省作协会员、中共德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德江县通讯中心主任)
-全文完-
▷ 进入张贤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