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收拾抽屉,偶然间翻出张曼玉梁朝伟《花样年华》碟片,依稀记得这部以旧上海为背景的电影早些年非常红火,因张曼玉戏中的近三十套美轮美奂的旗袍而引发旗袍热,一时间大街小巷到处是旗袍女人,虽然有些女人的身材并不适合穿旗袍。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装,严格意义上的旗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非常适合女人的身体。旗袍所演绎的,永远是小家碧玉的矜持,是大家闺秀的柔美,是身为女子的那份娇媚妖娆,是摄人心魄的魅惑。
旗袍是一种展现女人魅力的文化,除了对身材的要求很高以外,比如修长的腿,细溜滑腻的肩,盈手可握的小蛮腰,曲线玲珑,凹凸有致……还有东方女人独有的温柔婉约,细密心思。西方女子也有穿旗袍的,却总是少了一分雅致。
旗袍是玲珑剔透的,它要的不仅是纱幔低垂的水阁,烛影摇曳的红光,古木铜镜,竹叶婆娑,月凉风清,还需要一个温宛似水,和它一样玲珑剔透的女子。就那样地坐在昏黄的灯下罢,琴瑟悠悠,将青丝高挽,垂下几缕,顺顺地贴于脸颊,一抹清青的丽影,或枕于窗际,或偎于椅中,幽香满室,燕语呢喃,低眉敛目间的娇羞……且不说走起来时的袅袅娜娜,站着也是亭亭玉立。一举手,一投足;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情万种……风情,风情,谁解其中味!
旗袍的袖子有长袖、中袖之分,七分不多见,还有短袖。一个削削瘦瘦的肩,一截纤纤的素手,或是一圈玉镯,没有也干净。
还有领子,立式的,一粒扣,两粒扣,还有三粒的,视颈子的长度而定,看来一个美丽的颈子,对穿旗袍又多了几分优势。扣子是盘扣,盘扣和滚边这样的小手艺在整件旗袍里算是点睛之笔,稍有差池,便会差个味道。也有改良式的,把扣子设在胸口,或是斜斜的一个斜襟。细致的手艺,就这样湮染了一身的古意。
旗袍都是贴身的,将小蛮腰展露无疑,没有美丽的曲线,千万不要去试这诱惑的妖精。收腰的技术要紧,稍有宽松,看去有如水桶,上下一致;若过紧,,布料绷起来,风度全无,也是煮鹤焚琴。
旗袍的风情,还在于它的开衩。原先只开一点,稍露洁白细腻的小腿,步履摇曳间,一闪而逝。到后来,风气渐开化,这衩也越开越高。当然,开至大腿中间已是极限,再高,恐有风尘的嫌疑了。虽如此,东方女人的内敛含蓄丝毫不见影响,却更是添加了风情万种。
旗袍衬托出东方女性古典的韵致,欲语还休的矜持。都市的时尚女人配上风姿绰约的旗袍,脱俗但不免俗,华丽但不张扬;相夫教子的主妇配上素色暗花的旗袍,阴柔妩媚,韵味无穷。能把旗袍穿好的女人,是极品女人:当旗袍变成这个时代永恒经典的时尚时,她们不可抗拒地爱上旗袍,她们从旗袍的不可抗拒魅力中体味到让她们感动的永恒。旗袍从既现实又迷幻的时尚中,一点点走来,走远……
大多数人喜欢旗袍,可能和我一样,源于怀旧的情结。读张爱玲,掩卷就会幻想着在旧上海的弄堂里,才女高挽的云髻、纤手上沁凉温润的碧玉镯、耳畔点睛的珠坠、还有那隔着古木箱子散发出来丝丝缕缕的千年幽香……喜欢那样烟水凄迷欲言又止的惘然,喜欢那种骨子里透出冷然飘逸的高贵,喜欢那与现代的网络科技格格不入的落寞,喜欢上它,就像喜欢上一段陈旧古朴的往事。
但是世间又有多少女子能将这身娇媚,合合衬衬地着于身际?旗袍沉淀了太多的历史,蕴含了不一般的气质,它必定要体态婀娜走起路来如弱柳扶风,脸部表情忧郁的女子穿,还需伴有那略带点缠绵悱恻的眼神,似在诉说着无尽的陈年往事,她那一回眸一举手,宛如隔世,恍忽如梦……
女人都有过爱美的梦,不管是才女张爱玲、三毛;还是美女张漫玉、周慧敏,或是伟人宋庆龄姐妹,首先都是女人,虽然人生的轨迹各不相同,都曾拥着女人一样的情怀,女人一样的梦想;人生繁华落尽时,每个女人剩下的不过如一件美丽旧旗袍般曾演绎过的或精彩或平淡的记忆。
浮华的尘世中,心留一方净土,蕴藏着对美好人生不泯的梦,让旗袍摇曳着心中的情节,如一张老唱片,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静静流淌着一支幽幽的、值得回味的老歌……
这么想着,依稀看见身着旗袍的张曼玉,在凄清的长夜,留给我们的是轻寒斜瘦的背影,摇曳的步伐是一种透骨的寂寞。冰凉的鞋尖敲打寂静的长路,温暖的路灯一路亮过,却没有一盏能照亮落寞的心情,渐行渐远的身影徒然袅袅婷婷,轻风中飞扬的发丝,每一根都是变旧的回忆,百般纠结,无法看清……
-全文完-
▷ 进入梦回听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