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鸦射虎
“公冶长,公冶长,白虎咬黑羊。快来谢死山中虎,汝食肉来我食肠。”公冶长正在荒山野径中行走,忽听到不远的大树上,传来老鸦的叫声,他神情振奋,自语道:“呵呵,买卖又来了!”他立刻拿起九石大弓,抽出翎毛羽箭,向古树走去。
乌鸦起飞了,他紧紧跟着,来到了一座大山脚下,果然看见一只猛虎正在撕食一只牧羊。公冶长急忙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向老虎射去,那老虎“嗷呼”一声,带着嘴里的羊,“唿”地腾上半空,足有三丈多高,然后“扑通”一声坠地,再挣扎几下就不动了,虎血与羊血染红了半亩地面。
公冶长大步赶了过去,将巨弓别在腰间,双手抓住老虎两只前腿,一较劲,将死虎搭在肩上背了回家。
公冶长将老虎剥皮剖腹,腌制虎肉,将虎的肠子尽给了随来的乌鸦。乌鸦在屋檐下食饱后,把剩下的叼着飞走了。
公冶长干完了肉活,洗了洗手,看了看厨房里面十二挂腊干的虎肉,又看了看房顶上十二张斑斓的虎皮,心里很高兴,便自言自语地说:“这一年不愁过冬的事了,食有肉穿有皮,饱暖已足矣。”他又看看新得的老虎皮肉,心里很高兴,便走出厨房,去唤醒正在午睡的母亲和妻子:“你们都来看哪!今天那只老鸦又叫了,打得一只大的,现在我们已有十三挂虎肉、十三张虎皮了!”他母亲和妻子脸上泛起欣喜的笑容,心中暗暗感谢那只报信的乌鸦。
公冶长有些疲倦了,坐在晒坪的一角,静静地抽着旱烟,深沉的回忆着六年前的往事……。
二、杀蛇有恩
六年前的一天早晨,十二岁的公冶长背着书囊上学堂去,走到半路的一堆乱石边,忽听得乱石缝里发出一阵“喳喳”的声音,他好奇地走过去探察,原来乱石堆下有一个洞,深三尺,宽如斗。洞里面有一对白蛇,正在互相交颈缠身抖动。公冶长秉性聪敏,今师从孔丘,越发灵利。他自言自语:“此二蛇,夫妻恩爱也。”从此,每天早晨上学,他都要去看一看蛇洞,每次都看到的,还是原来的那两条白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四年过去了。这一天早晨,公冶长照例去看蛇,当他走到洞口一看,他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仔细观看,只见白蛇跟一条黑蛇互相交颈缠身抖动。公冶长立刻明白了,他心里愤愤地说:“丈夫不在家,妇人便与他人私通,实在可恶;乘人不在,偷人妻子,实在可恨!”心里说罢,就找来一根树枝,捣入洞中,把白蛇和黑蛇一起杀死了。然后勾出它们的尸体,白蛇丢于路下,黑蛇抛于路上。处理完毕,便去上学不理了。
三、夫妻说蛇
当天晚上,公冶长与新婚妻子共枕同眠,公冶长便将三年前见蛇的事,从头至尾细细与妻子叙说一遍。公冶长说:“唯独今早我上学时,却看见洞内不是两条白蛇,而看到的是一白一黑在交尾,我恨白蛇不贞,黑蛇不义,便将它们都杀死了,是我把白蛇丢于路下,黑蛇抛于路上的。想天下男女,当不学此二蛇也;丈夫不在家,妻子岂可与人私通焉。”娇妻笑道:“何以见得是雌蛇之过乎?”公冶长道:当初我见两条白蛇,一条较大,另一条较小,交尾时小的动,大的静,便知动的为雄,静者为雌。今见小的白蛇不在,大白蛇与黑蛇交尾,也是黑的动、白的静,故而知知。”娇妻听如此言,喘笑不已,娇嗔道:“别说了,快睡吧。”
四、白蛇赠宝
却说当晚雄白蛇外出归洞,不见了雌蛇,它非常着急,妻子哪里去了呢?正忧烦间,它忽然发现洞中有血腥,它恍然大悟:三年来公冶长天天早上来看我们,这两天我不在,必定是他杀了我妻子了,我要找他报仇去!想到此,雄白蛇连夜向公冶长家摸索而去。不一时到了公冶长家,见大门关紧了,便寻墙洞而入。正当公冶长夫妻共枕说话的当儿,雄白蛇正巧藏在他们的床下,正想俟机咬死他们。不料公冶长夫妻的谈话,雄白蛇全都听到了。
雄白蛇犹恐有假,便悄悄出去,到乱石堆附近检查,果然如公冶长所说的一般,白蛇死于路下,黑蛇死于路上。雄白蛇全明白了,它恨它的配偶不忠不贞,黑蛇不仁不义。它想:若非公冶长为我报冤雪耻,我必上当受骗了,如此日久天长,我必遭黑蛇所谋害。由此看来,公冶长并非我之仇人,却是我之恩人也。人常道,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我怎样报答恩人呢?雄白蛇思索良久,终于吐出了它多年修炼得成的宝珠,将宝珠放在床下公冶长的鞋子里,便流着泪,悄然离去了。
五、吞珠得慧
第二天早晨,公冶长起床时发现鞋子里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珠,他觉得诧异,叫起妻子一同观看。他把宝珠放在手心,宝珠却从手背渗透出来,如此几番都是这样,无论如何也收不住它。他妻子说:“曾听人说,宝珠只有吞入腹中才能藏得住的,你何不把它吞了。”公冶长依妻所言,可是宝珠刚从喉咙进去,又从屁股出来,一连数次都这样,无论如何也食它不住。他妻子很贤慧,想起周文王的道术来,叫公冶长屏住呼吸将珠子吞下,并立刻在自己的屁股上连拍三巴掌。这下子,公冶长终于将宝珠吃住了。
公冶长自从吃了那颗宝珠,心智立刻比先前聪敏百倍,精神更足、力气大增。在学堂里念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学问达到顶峰,孔子称他为得意门生、一流贤人。从此,公冶长能诗善文,名气传播九州。
六、母猪之语
一日,公冶长与妻子出游于山野,当他们走到村口的大槐树下,只见一头母猪带着一群猪崽横过面前,公冶长忽然觉得心血来潮,一阵兴奋,就听懂了母猪和猪崽们的对话。母猪说:“你们都不要太吵闹了!”猪崽们个个嘟哝:“我饿了”、“我渴了”、“我要吃奶!”母猪便领着猪崽们向大槐树底下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中午太阳很热,要吃奶,待我们都到树荫底下去。”公冶长很高兴地对妻子说:“卿卿,我今能听得懂母猪和猪崽们的对话了。”妻子以为他在逗乐,笑问道:“那你告诉我,猪在说甚么?”公冶长学说了一遍,妻子半信半疑。待母猪走到槐树根下时,它果然躺下来给猪崽们喂奶。这时妻子才相信了。
七、蚂蚁对话
夫妻俩走着走着,走到一条小河边,河上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行来往纷纷的蚂蚁,公冶长好奇地看说,并俯首侧耳,细听它们都说些什么。
“大哥!你才来啊,我们从京城回来了。”
“老弟,你们去京城干什么呢?”
“啊啊!原来大哥不知道啊?”
“知道什么啊?”
“大哥啊,前个月我们组成一个长长的队伍去到了京戏城,找到了国王的蜜库,哎呀!那里的上百缸蜜糖呐。我们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把那上百个蜜缸都爬满了。吃饱了爬不起来的有千千万;吃得撑破肚子的有千千万;没吃饱溺死在里面的有千千万。皇宫里的蜜糖实在太多了,我们千百万亿之众,吃了个把月了,那些蜜缸,也不见少了些儿,只是蜜缸里面黑乎乎粘满了同伴们的尸体,看来皇宫里的人是不能再食用那些蜜糖了。”
那只蚂蚁说了半天,口干舌燥、气喘吁吁,说得都累了。稍停片刻它又继续说:“我们也有千千万吃饱了回来的,但是路上千里迢迢、长途跋涉,经过高山大川、深林旷野,病死的不计其数;被人踏死的不计其数;被水淹死的不计其数;被穿山甲大王吃掉的不计其数;走散了的也不知多少!我们回来的队伍是越走越少,到此就只剩我一个了。我是唯一侥幸者,我历经万苦千辛,终于回到了家乡。刚才我把这个故事让乡亲们一说,他们就都纷纷上路,都要到皇宫吃蜜,我劝他们别去,他们说能吃到国王的蜜死了也值,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他们就都去了。大哥,你想去吗?”
公冶长听了半天,越听越想听,脸上的表情忽喜忽悲、忽乐忽愁,弄得他妻子莫明其妙,迫不及待地问他:“它们都在说些什么呀?”公冶长就是不答,依旧俯首侧耳细听,并摆手示意不要打扰。公冶长一直将蚂蚁的话听完了,这才一五一十地告诉妻子。夫妻俩一阵感叹。觉得那么多蚂蚁槽踏了那么多蜜糖,着实可惜了。
八、官梦落空
善良的公冶长于心不忍,便去报告县官说:“县太爷,据说皇宫的蜜库已遭了蚁害,宜当上表奏知朝廷。”县官听罢,不加追问情报虚实,便认为这是向国王表忠心的好机会。县官想:我就上一册奏章,提醒朝廷检查蜜库,严防蚁患,无论有蚁没蚁,都是我为国分忧的表现,倘若国王高兴,升我个两三级,这岂不是个发迹的好机会呢?于是县官作表上奏不提。
却说国王派人查看了蜜库,果然上百缸蜜糖,爬满了蚂蚁,所有蜜缸淹死蚂蚁无数,尽皆发霉。国王心中不快,没有给县官升级。县官一心想升官发财,最怕别人把功劳抢了去,奏章中没有说明是谁提供的情报。
县官回来后,一直盼着升官的消息。可是等待了将近一年光景,却没有任何消耗,县官以为是公冶长捉弄于他,从此十分忌恨公冶长。
九、默契伙伴。
有一天,公冶长在一座大山中打猎,忽听得一只乌鸦在枯树上高唱:“公冶长,公冶长,白虎咬黑羊。快来谢死山中虎,汝食肉来我食肠。”公冶长听得明白,带上硬弓利箭,由乌鸦带路,走进深山密林之中,果然看见一只老虎,兀自吃羊。老虎见有人来,喉咙轰轰作响,好不恐怖。公冶长长年打猎,并不怕虎,他张弓搭箭,谢死老虎,当场剖开虎腹,将内尽皆让乌鸦叼去。
从此以后,但见老虎下山,乌鸦就飞去报告公冶长,公冶长总是去谢死老虎,取皮取肉,虎肠留给乌鸦,他们达成默契,成了合作的伙伴。
公冶长回忆到此,好像从大梦中醒来一般,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以往的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忽听得他母亲和妻子叫他吃饭的声音,这才迈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晒坪,入屋吃饭不提。
十、虎肠结怨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时已临秋,夕阳昏沉、白云散乱、秋风习习。公冶长独自在山中行走,这一天都走累了也打不到什么猎物,正烦闷间,忽听得老鸦大声唱着:“公冶长,公冶长,白虎咬黑羊。快来谢死山中虎,汝食肉来我食肠。”公冶长立即振作精神,向乌鸦指引的方向走去。走了很久,才见到老虎。公冶长射了一箭,只中虎腿,老虎咆哮着向他扑来。公冶长大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又射出第二箭,这才将老虎射死。
天将黑了,公冶长已经很疲劳,他急忙扛起死虎,匆匆赶路回家。
公冶长连夜将死虎剥皮破肚,腌制虎肉,由于太忙太累了,又是晚上,他干完活便呼呼,忘记把虎肠分乌鸦的事了。第二天已是日上三竿,公冶长仍然大睡未起。乌鸦一直在他屋顶上呆了一夜,第二天日近中午了,还不见公冶长拿出虎肠给它。乌鸦以为是公冶长有意怠慢它和有意悔约,十分愤怒地飞走了。公冶长醒来,不见了乌鸦,又无法呼唤它回来,只好作罢。
十一、乌鸦种祸
却说那乌鸦飞回它的老巢,越想越气愤,它决定伺机报复。
转眼三个月又过去了,季节到了冬天,天气十分寒冷。有一天,乌鸦看见大路边有一个饿死的乞丐,它心思一动便飞到公冶长家边,又唱起那几句歌来:“公冶长,公冶长,白虎咬黑羊。快来谢死山中虎,汝食肉来我食肠。”公冶长闻报,照例带上弓箭出猎,当他走到乌鸦指引的地点时,却见一个乞丐的尸体。他知道是乌鸦在捉弄他,他很愤怒,张弓搭箭就谢老鸦。这老鸦急飞躲过,它心中恨恨道:“公冶长呀公冶长!你竟然对我下此毒手,够狠了!我决不善罢甘休!”
于是那乌鸦急转头,飞去追赶那支箭。公冶长见乌鸦飞走了,也就不去理睬它,怏怏回家去了。
却说那乌鸦叼起箭来细看,箭上有三个字,它猜测这三个字必是“公冶长”。因为它知道那是当地的风俗,众人合伙打猎,大家放箭,谁的箭射中,猎物就归谁,所以一般箭上都有名字的。乌鸦冷笑道:“公冶长呀公冶长!这回你可就麻烦了!”说吧,乌鸦叼起箭,飞到乞丐尸体旁边,把箭插进乞丐的嘴里去。
第二天,有个过路的人,他看见一个人被射死路边,箭杆上有“公冶长”三字,他就去报官。县官亲来检验,认定是公冶长所为。这县官早就嫉妒公冶长,加上先前的“蚂蚁蜜缸事件”使他很郁闷,心生烦恼。他心里想,这都是公冶长故意戏弄和为难他,于是把所有的怨恨都撒到公冶长身上。于是县官立即找人作证,修表上告朝廷,报了个人命案。
十二、蒙冤入狱
过了两日,朝廷捕快前来,将公冶长锁了,投进囚车,押赴京城。公冶长被这飞来横祸搞得一头雾水,直问公差:“我犯何罪?”公差道:“你射杀人,还想抵赖么!”公冶长大呼“冤枉!”公差喝道:“有冤枉到京城大堂分晓!”公冶长欲辩不能,只好与老母娇妻作别。谁知这一别,他就永远回不来了。
公冶长在京城天牢,受尽了酷刑拷打,他极力否认射杀了人,可是他没有人为他作证。原告抬出乞丐尸体,示出刻有“公冶长”的箭,以此为证。公冶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老乌鸦陷害于他。
公冶长有口难辩,又受不了大狱里的酷刑,只好将几年来的奇遇怪事从头至尾一一供了出来,并希望朝廷放他回家与亲人团聚。
国王听说公冶长腹中有一颗宝珠,早把命案之事丢到一边,却把心思用在如何得到宝珠,让自己吞了也听懂鸟语兽言的事上面了。国王摸了摸公冶长的肚皮狞笑道:“你把那颗宝珠吐出来给我,我就放你回去。”国王命公冶长喝了各种催吐的药水,直吐得肠子快要从喉咙里出来了,也吐不出宝珠。国王见他吐得痛苦不堪,知道他是个良民,所言必不虚假,诚有献珠之心,倒有几分怜悯之意。但是国王说,无论如何也要把那颗宝珠弄到手。这时,班中闪出一位大臣道:“何不剖腹取珠,再放他回去。”国王沉思良久,摇头道:“不可,剖了腹他就死了,人一死只怕这珠也跟着死了,反而弄巧成拙后悔莫及,宜将另寻法子。”
大臣们面面相视,更无良法。国王道:“似此如之奈何?”公冶长哀求道:“一时三刻也无良策,恳求国王先放小民回家与母亲妻子团聚,待有良法,小民再来复命是也。”国王取珠心切,哪里肯放,正色道:“虽说你的命案有冤情,但你私怀国宝,也是有罪的。”
十三、魂断京城
公冶长愁肠百结,请求再吐,国王不允,喝令文武百官再献计策。这时,班中又闪出一位大臣,俯伏金阶道:“臣通道术,今有一法,愿达上听。”国王道:“速速道来!”于是这位大臣将法术说了一遍,国王点头认可,众大臣立即附和称妙。
公冶长被带到密室里,他们命他躺在八仙桌上,他的肚子上压了一块木板,再在木板上压上十块砖头,然后每天加砖一块,说是要压到七七四十九天,宝珠可出。
公冶长受尽了折磨,痛不欲生,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日夜不止地呻吟。他咬着坚持着,不愿就此死去,为的是要活着回去与家人团聚。他被压了四十九天,把腰压得又细又长,最后腰部只有一根椎骨了,可是宝珠仍然压不出来。那国王闻之大怒,命令压上五百多斤的大石磨,公冶长就被压死了。国王见他已死,便命令剖腹取珠,可是什么宝珠也没有看到,他终于死心了。
传说公冶长死后,变成了一种很像野蜂的飞虫,名叫蜾蠃。它的腰又长又细,传说是当年被压了四十九天才变细的。这种虫会在土墙上打洞做窝,有的会从水塘边含湿泥在墙上或在树枝上做窝,他们捕捉螟蛉等小虫存在窝里,古人说它把这些小虫变化成自己的孩子。传说因为公冶长新婚还没有孩子,就被朝廷抓了去,是那颗宝珠害了他。
世人叹曰:凭空获宝,焉知祸福;以其知尽,不如糊涂。
-全文完-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