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声音熊飞骏

发表于-2008年08月03日 下午4:13评论-0条

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声音

——熊飞骏

在国内舆论导向上,美国和北朝鲜采取了绝然不同的方向。

美国政府对待国内舆论的态度令多数东方国家匪夷所思。

美国政府一再告诫他的国民:如果你认为你的国家正在犯错误而不及时指出来,你就是对国家的犯罪!

美国的政治理念是:政府和国家只能做多数公民认为正确的事情,否则就是渎职或犯罪。政府官员是纳税人花钱豢养的公仆,尽职尽责和服务民众是它的本份,没有歌颂赞扬的必要;如果渎职或滥用职权,民众就有义务揭露出来。

正是基于这一浅显的政治逻辑,美国舆论在报道国内消息时多半是负面的;少数正面报道也采用中性词汇。尽管这个国家的多数官员在任期内都能做到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可针对他们的媒体报道却是一个接一个的“丑闻”。如果一万个政务官中只有区区十个老鼠屎腐败渎职,媒体就只报道这十个老鼠屎的丑闻,另外九千九百九十个人民公仆“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则很难见诸报端,因为公民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所以初进入这个国家的东方人,在第一次接触这个国家的电视报刊后,因为看到的都是负面消息,很可能误认为这个国家快要亡国了……

与东方人担心的相反,美国满天飞的负面报道并没损害这个国家的形象,也没有伤害民众对国家的信心,相反有利于国家社会存在的问题及时被揭露出来并得到尽可能迅速的解决,有效地防范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全社会的“革命性反应”。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尤其难于认识自己的错误,掌控能影响他人命运“公权力”的政务官尤其如此。政府或官员如果在犯错误而公民不能及时指出来,当事人往往很难自察自省,于是就很容易在错误之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从而给国家社会和官员本人造成巨大伤害。

所以美国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是勇于指出国家存在的问题;同时维护公民自身的天赋权力!

北朝鲜的国内舆论正好和美国相反!

下面是北朝鲜最常见的标语口号:

“民族的伟大性不在于领土的辽阔或历史的悠久性,而是在于引导民族的领袖的伟大性。”

“我们民族的伟大性就是我们领袖的伟大性。”

“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是金日成祖国,我们民族是金日成民族。”

“领袖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切幸福的象征。”

“谈论没有领袖的革命胜利,就像奢望没有太阳的花一样。”

“革命在领袖的领导下前进,在领袖的怀抱里人民才能过真正的生活。”

“只要领袖伟大,小小的国家也会成为伟大时代思想的祖国、思想的强国和政治大国,光芒四射。”

“伟大的领袖和伟大的党创造伟大的人民。”

“一个民族的伟大性取决于其国家领袖的伟大,人民的未来取决于其领袖的英明。”

“如果没有英明的领袖领导,群众就等于没有大脑的肉体。”

“如果没有卓越的领袖,人民就等于没有父母的孤儿。”

“有领袖的福气,必然会有人民的福气。”

“革命的领袖观是革命的世界观的核心,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领袖是扶持万民的伟大的慈父,是万民景仰的恩惠的太阳。”

“种子不管播在哪里,总是向着太阳开花。”

“对领袖的忠诚,要实现信念化、良心化、道德化、生活化。”

…………

总之,北朝鲜的新闻报道都是正面的,负面报道几乎等于零,无论是关于元首、国家;还是关于执政党、军队,所有的报道都可用“伟、光、正”三词来形容。初进入这个国家的外国人,如果闭上眼睛不看事实只听广播,或是直接来到平壤广场看那些巨幅宣传标语,或许以为自己来到了传说中的“共产主义天国”?

外面的人也许会认为,北朝鲜每年都会有很多因文获罪的文化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这个国家根本没有给文化人留下“言论犯罪”的空间,所有“真话”都不可能见诸任何媒体,因此文人也难得有“犯罪”的机会。如果鲁迅生长在北朝鲜,就根本不可能有“鲁迅”这个名字,因为媒体不可能发表他的任何一个字,这样他就会在默默无闻的情况下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两种绝然相反的舆论导向,究竟那一种更有益于国家呢?

美国和北朝鲜的现状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前者是这个星球上最富庶强大,文明水准最高的国家,全世界的人才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那里跑;后者是最贫穷愚昧,人民大批饿死,死前还要高呼“金太阳万岁”的白痴国家。

美国和北朝鲜两国间的口水宣传战也很有意思。

当美国总统布什在国际上指斥北朝鲜为“邪恶轴心”,扬言要给予军事打击时,美国国内媒体却充斥检讨美国朝鲜政策的文章,还有不少公开发表的文字对朝鲜抱同情态度。北朝鲜国内针对美国的宣传则是上下高度一致口径:

“美帝国主义是穷凶极恶的帝国主义,是腐朽没落垂死的资本主义!”

“美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我们一定要解放他们!”

和我国文革时的宣传标语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

美国和北朝鲜两种绝然相反的舆论导向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北朝鲜执政党是靠抢杆子夺取政权的。在夺取政权阶段,尤其是力量不拥有压倒优势时,为了赢得最广大的同盟军,美化歌颂自己的政权,忽悠不明真相的人民加入到自己这一边无疑是一种有利可行的政治策略。但这种政治策略只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当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主要暴力政治竞争对手从组织上瓦解,执政党一党独大时,国家对内舆论导向应该及时转向,做到内外有别。为了维护自身国际形象,对外宣传依旧以正面为主;但为了确保执政党的先进性和长期执政能力,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内舆论导向应对负面报道持宽容态度,使内部问题及时暴露出来并不断得到解决,防止问题长期积累而使民怨加深,使执政党丧失威信。因为国内没有力量可与执政党抗衡的暴力政治组织,负面报道只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维护执政党的威信,确立执政党的开明形象;而不容易被阴暗势力利用。如果只热衷于正面报道,权力人物听不进相反的声音,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在上下交响的“口号谎言式”颂歌声中自动消除,于是问题越积越多。当问题积累了一定程度,超过了社会自身的弹性调节范围时,国家和社会的运转就会失控,执政党就会失去威信丧失民心,于是统治的合法性成了问题。当官员只喜欢听阿谀奉承之声时,就会在头脑昏昏然时一错再错,最后带上自己的亲人家族跌入万丈深渊。

美国政府是公民通过公平竞争选举产生的。为了确保选举的公平性和防范现政府利用公共资源操控“话语权”,政府和两大党都没有自己控制的电台和报刊。国内主流媒体都是私营的,政府和政党都不容易控制媒体的舆论导向为自己服务。私营媒体靠利润驱动,电台收视率和报刊阅读率是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主流媒体只能把多数民众视为上帝,只能为多数民众服务。而有能力侵害民众的“公权掌控者”则成了媒体主要的监督对象,因此关于政务官的“丑闻”成了媒体最热衷的题材。媒体热衷“公权”的负面报道表面上对政府不利,但从长远来看却有利于政府严于律已,不断自我更新,保持政府的先进性,并间接保护了官员的操守和名利。美国政务官很少有因贪污渎职犯罪的,追根索源就是倾向于负面的舆论导向帮了他们的忙。

一个国家就象一个大家庭一样,对内和对外宣传是有很大区别的。“家丑不可外扬”,对外宣传注意形象自在情理之中;可对内宣传却要尊重事实和真相,王婆卖瓜只能是自欺欺人,不但无助于内部问题的解决,相反会助长家庭内部成员的不满和离心倾向。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当家庭内部因问题成山分崩离析时,再好的外部形象也等于零!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精明的美国佬就深谙此道,对外把自己的国家造势成勇于打抱不平和维护人类公平正义的“山姆大叔”;对内则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国家做得不够好,应该能够做得更好……

所以真正有利于国家的声音不是总结成绩、粉饰太平的颂歌声;而是勇于揭露问题,提出建议的“不和谐声音”。勇于揭露国家问题,监督政府公平施政是文明国家最好的爱国行为!

以色列和中东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冲突在世人眼中一直是一个迷:弹丸小国以色列在中东阿拉伯敌人面前就象是巨人脚下的一只蚂蚁,阿拉伯世界的面积人口比以色列大出百倍,常规军事力量也远远超出以色列。可历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却是以色列战无不胜,阿拉伯联军一败再败。如果不是联合国在关键时刻几次站出来命令以色列停战,阿拉伯各国或许早成了以色列的各省……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双方对内舆论导向也许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第三次中东战争初期,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外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从早晨7时到下午18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阿拉伯25个空军基地全部摧毁。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区区26架飞机……

以色列空袭取得巨大胜利后,埃及、约旦、叙利亚的广播电台声嘶力竭地向全国人民广播,庆祝抗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并向本国人民列出一长串子虚乌有的胜利成果。全国人民因此陷入盲目的庆祝狂欢之中,没有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即将来临的更残酷地面战争,结果在接下来的五天地面战争中败得更为丢脸。埃及、约旦、叙利亚损失和被俘的军队有六万多,以色列仅损失983人?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千万别小看这6·5万平方公里土地,因为以色列本土面积也就区区1·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半以色列!

和阿拉伯国家相反,以色列在空袭取得巨大胜利后,在国内闭口不谈即将结束的空袭奇迹,当晚以色列人民还不知道胜利消息。当战争胜利结束后,以色列也没有欢庆胜利,而是检讨战争失误,看这场战争是不是能够打得更好?从而为下次战争提供经验教训。

美国和以色列的舆论导向确然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二oo八年八月三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熊飞骏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江心小舟点评:

以比较明白的说理。本文亦不愧为“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