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持续下了整整一天。终于在这夜幕降临的时候停了下来,此时屋里一片岑寂。
静寂中,我透过窗帘的缝隙可以望见,楼宇间茂盛的树木在风里摇曳着浓密的叶,还隐约听见楼下传来断断续续的谈话声,其中夹杂着一只小鸟清脆的鸣叫,细如游丝,转瞬既失。寂静中一切都显得很空旷,我突然被这种孤独感袭击的有些透不过气来,不知所措。
孤单中我一个人颤抖,在得到和失去的矛盾心情中左右徘徊,实在是难受。人的孤独其实就在于无人了解,无人了解自己心中最深处最隐蔽的那部分感觉。苏轼说:高处不胜寒。
曾有多少个夜晚,仰望星空,寻一份璀璨,期望可以看透是非生死。曾有多少个夜晚,倚阁听雨,感受一份阑珊,想知道淡泊可否得到一份宁静。这些是没有答案的,纵是有答案也无人来回答,便是一声叹息也没有,寂寂无言。
于是,心就有了疼痛,开始撕裂,却没有血的渗出。问题出来了,躲避是躲不掉的,是要面对,可是,众多的同事、家人、朋友,竟然没有谁是让我可以与之商量的人。偌大的城市,找不到可以让心灵暂时栖息的地方。
一股凉风透过打开的窗口涌了过来,我深深的吸一口气,顿觉得精神微震了一下。我起身换上一件棉质的t恤,穿上那件有点发白的牛仔裤,推开门走了出去。
走入停车场,打开车门上了车,也不知道去哪里。素性驱车慢行,打开了cd,一首有旋律的《putyourlightson–santana》英文歌曲包围了我,我竟然有说不出的伤感。在片刻间,我好伤感。
这种忧伤的感觉在我整个身心继续蔓延,一个人在这么优伤唯美的音乐当中被沉浸住,每一首旋律都让我沉醉,以至于在这样泛滥的情绪中任凭情绪的放任。心里的苦一阵阵的涌出来,只是既然我面对了,我就要放任我情感的真实,我需要这种方式麻木自己的疲惫。
我只是想暂时的放弃某些人对我的影响,放弃某些人对我的牵制。
关掉了声音,让自己清醒后,也决定了后面的路还是应该好好的走下去,每个坎都要越过,每个困难都要面对,每段生活都应该是有存在的道理,我希望自己可以参悟的越透越好,至于结果如何,我想只有让过程中的记忆来告诉自己了吧。
迷茫的行驶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来来往往的车,来来往往的生意,心里空荡荡的。不知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于是从街头行驶到街尾,又从街尾行到街头……
路过名典咖啡馆,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走进去,不是因为这里面没有我的坐位,我的确不想进去,只是在外头稍微把车停顿了片刻。隔着窗户看着一双双情侣(朋友)坐在那里喝茶,聊天,谈心。此时,我没有任何的兴趣。
在十字路口,把车停靠在了路边。从红灯等到绿灯,又从绿灯等到红灯,我没有走,只想一个问题:我该向哪走?往左还是往右?繁华的闹市区,喧嚣的街头,谁在为谁等候?谁在为谁停留?我到底在期盼什么?在寻找什么?看来我只能沉默。
习惯了沉默,习惯了不屑,习惯了自由,习惯了在人群中背过身去摸去眼角温热的泪。于是,也习惯了在深夜里一再失眠,无聊又无奈中只能靠上网打发时间,在这神秘的花园里放逐着自己的欢喜悲伤,在无名无姓不知是男是女的人海里释放自己梦想。从网络的河里,我不得不再次看清自己的灵魂。它是一朵暗夜的烟花,绚烂的燃烧,寂寞的消失,没有观众,没有掌声,舞着一曲凌乱的舞,转瞬既失,不着一丝痕迹。
佛之所以为佛,也许就是它无所挂牵,无所依恋吧,可能它知道,于世间被人理解是很难的,纵使真的找到了一两个知己理解自己,那又如何呢?他依旧还是孤独的,索性他说孤独到底,不再去期盼被任何人理解,所以他可以很安静,很安心的打坐、休禅。人世间的事不过如此而已,只是有时我们太过于执着了,反倒使自己无奈罢了。
有时候也很羡慕深山寺院的那股静谧的气氛,特别是那一种静谧竟可以使人气定神闲。常常想,若是能够有一位知己,便可一同坐于林中,煮一壶清茶,共同享受这一份宁静我,听一声古寺钟鸣。若是可以,也还会谈谈禅机罢?然而,这不过是场空梦。
于是只能一个人像张继那样,在一个沧茫的夜晚,趁着月色朦胧的时候,泊于枫桥之下,听古寺夜钟之声,体味一下沧凉与凄清,感慨一下人世间种种的无可奈何,然后只能仰天长叹!
一生中,我们悄悄的、轻轻的往来于尘世间,不留一丝痕迹,像浮云,像流水,悄然无声。人生的美好其实在于一份宁静。然而,从千年古刹到静寂旧寺,有的不过是一份精神上的寂静。寻遍不果,满腹的心事无处诉说,就只好面对深夜,空悲切。
一声叹息无意间从我嘴角滑落。走过千山,经历多少风霜?回首往事,明明是一场空,而我却依然在梦里沉沦。千回百转,云中梦影过后,这一刻,我还是执着流连于岁月中的瞬间美丽,却忘记回味久了,反而会惆怅。
爱可以争取,金钱可以争取,权力可以争取,女人可以争取,一切都可能争取,失去的时间是永远不可再争取的,岁月无敌。
夜阑静,有谁共鸣?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突然想起了苏东坡诗词:夜风朗朗,一舟之人,江上对赤壁,赋明月之歌,寄情山水间,不觉东方既白。
-全文完-
▷ 进入桀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