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相与生命线”:
写给抑郁无措的人们
前日接到朋友c的一封邮件,其中两段写道:
“我目前也许只能算是机械地延续着活下去的轨迹。我不满当前的生活状态,想要突破,又不得其门,我的身体仿佛被一种无形的网罩住,越动弹手脚被束缚得越紧,头脑中就像一团在搅动的稀泥,隐隐有一种不能化解的沉重和忧伤。虽然身边的人并没有要故意疏离我,但在经济生活中缺乏担当,在责任面前无能为力的退缩,使我几乎陷入孤立的境地。我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能力不足的人,也不想要离群索居,但却只能在世事面前逃避。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停地试错,让我浪费了大把的时光。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多年的努力羞于与人相比较,几乎沦为被齿笑的读书无用的典型论据。
“对你讲以上的话,我自感无地自容,一个自囿自怜的灵魂,不配得到智慧的启迪。在与你相识的几年,你很少提及我的行为和思想不正确之处,但每一个结果总有其促成的原因,我今日的状况,一定与我错误的行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相关,至少也与我缺乏的知识和修养相关。请原谅我的愚钝和乏味,我不能明查自己可依托的优点,更不清楚到底在什么地方不妥,能否请你一一指正?”
我略感沉重,因为他本不必估量得如此悲观。他有强健的身体,加之强劲的心力、诚善的品质与建筑、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技术,他并非弱者,而且可以持续强大。他在本科之外再读研究生课程、再考行业类证书,又能不断从一个领域前瞻另一个领域,求进的姿态不可谓不积极。他有高校从教与管理学生的经验,如今又在大型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人生阅历亦正日趋丰富。他有一个颇见质量的友朋圈子,人多乐意接近并为他张罗对象,并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能从任何一种僵化的模式中跳脱出来,反复质疑自己对于人生、命运、事业的理解与选择,尤其不易。
但他抑郁无措。他和当世许多人一样,拥有不少机遇及条件,却都一样抑郁无措。也许他唯一的不同,在于矮瘦的身材竟至形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和自卑的心结;而事实上,他在人际环境的互动之中,并不因此而形成任何障碍。那么他和大家的真正症结在于:不知道人因何而生,因何而存,将欲何往,追求名利情的普世常态,并不能充实他们内心的真正需求;不知道人所遭遇的一切境遇,都与生生世世的善恶相关,都不是偶然而来、无端而至,都需要你去一关关承受、克服与历炼,才能渐次开创美好未来;不知道自身的一切肯綮,其实都在心结,心结受限于后天的观念、习惯或痼癖,既不易改变,也很难想到改变;不知道从更多层面、更多角度观照自身,往往只是坐守深井打量天地,固守一隅设计未来,因而即使有所选择与行动,也与宽阔的背景与真正的现实相差甚远;不知道首先从点滴开始,从有效阅读与救正习惯开始,而后竭尽全力以坚持,即能最快突破,最快升华。
所以,他们的问题其实只是与习惯有关的问题:惯于将自己的短处看得紧要,以致逢人总矮三分;惯于找寻他人与环境的原因,以致缺乏刻骨铭心的内省与觉悟;惯于受惰性支配,根本不愿、不敢、不能多想一程、多走一步;惯于在重复的套路中徘徊,多陷百无一用的循环逻辑之中;惯于期待真刀实枪的磨炼,却不知对眼前障碍的迅速克服才是最好的考验。
虽然,当前社会对人的威压、窒息与变异无处不在,人却仍然可以独善其身、超然物外、出类拔萃、返本归真。我的建议仅仅在于:有规律的运动起来,让身体舒展、轻盈、充满活力;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力求全面更新、重塑对于人体、生命、天地的认知体系;随时将自身同身边三五人进行比较,极力去除他们可能存在的恶习或缺点,极力养成他们可能拥有的美德或优点;凡事先替他人一想,而后深入一想,而后借以有效充实、提升自身;兼具理性与激情,既让你的思维及行动变得系统、稳健、流畅,又让任何有用信息的叩击都能深刻影响你的内在性情与外在风格。
如果人们还问,究竟如何运动,究竟选择哪些书来阅读,究竟怎样和人比较,等等,我说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必须坚决动起来:即使只做“俯卧撑”,你只要坚持每天按规律做去;即使只有《三字经》,你只要反复朗读与思索;即使身边并无“高人”,你只要能从乞丐身上发现亮点;即使你毫无错处,你也能从自身找到缺憾;即使今天只能打一天字,你也能从键盘的跳动中找到灵感——那么,举目所见,触手可及,无人不是明师,无物不是资源,无事不见效益,你也就必定属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一类。
最后的问题仍然是,你有多大的恒心,可以坚持每天去运动;你有多大的耐心,在焦头烂额之下也将一本书读彻底;你有多大的善念,决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你有多大的勇气,能够赤luo裸剖析自身;你有多大的心力,可以让每一种刺激都落到心底;你有多大的胸怀,可以包容天下人与天下事。
变天下易,变自身难。变自身知识易,变自身心性难。然而,就在这难易之间,人与人也就有了高下之分、云泥之别。而由此及彼的跳跃,仅仅在于改变一些习惯。
2008-7-31
-全文完-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