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杜甫
好友的母亲前几天因病离开人世,在老人病重期间,我一直陪朋友在医院护理。那是一个老年内科循环疗区,在这里住院的老人可以说都是在等待死亡的。在这里,天天都能看到有老人无声地离去,天天都能听到为死别泣不成声的哭喊声。
多少年来,对于亲人的离去,一直觉得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早有诗人写过“亦知死是人间事”的古诗,世事万物就是这样自然轮回演变着的。然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看了病危的老人一个又个先后离去,听着他们的儿女们在送老人上路时的悲痛哭声,让我对“死亡”两个字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在认真思考死亡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想到更多的是:人生的生离与死别。人的一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生离死别的无奈。如果有人问我:生离、死别,哪样会更痛苦?两种别离都给人带来悲伤和痛楚,因为生离与死别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离别。
生离,活着的人北西南东,天各一方。当翘首遥望,追问何日你才能回还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空空的,痛痛的;死别,活着的人与死去人永远分别,从此天上人间。这种离去的方式会让人痛不欲生,但有时彻底的东西会让人释然地接受。活着的人,一副躯体一口气,一切随欲。死去的人,一堆白骨一缕烟,一切空无。生与死,有与无,是辨证统一的。从生到死,从有到无,一切都是注定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生离的人们期盼重逢的美好愿望。但是,两地的月亮会是圆的吗?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死别,给别人留下的是永恒的回忆,我们会充满惋惜的想念,却不给人再留任何希望。生离,死别,都是人生的一大悲哀。死别可以在伤痛过后重新投入一段新的生命旅程,毕竟“人死不能复生”。生离是把文字都选择成灰色的心情,只是一种至深的折磨。
生离,或感叹,或无奈,思念的痛楚中包含着可怕。一位已故的朋友曾说过:死亡是大自然最后的公平。在这个公平的自然里,他安排好了与我的最后一次见面。微笑告别后,便期待着再重逢。也许人将去,冥冥之中有天意,在我的期待还充满希望的时候,一座荒冢立在我面前。曾经的人,曾经的回忆,深深地录进了脑海里。在生离的期待中,等来了死别的时候,才知道日夜期待的人,从肉体到灵魂都已不复存在。再也感受不到那个人的呼吸,感受不到他的疼宠,整个气息,在风中消逝。在事情过去了多少天以后,我才哭出声来,第一次感觉到死亡离我那么近。死别的痛天翻地覆,一刹那,在生离中期待重逢的我,被掏空了,只剩下虚壳。凝情谁诉,从这次生离死别的经历后,体会到了“生人作死别”的真正内涵。
人生如花开花落,开时何芳秾,落时何寂寞。死别时忍泪吞声,生离时心怀凄侧。死别后的一柱香,一束花,一杯酒,满满的都是怀念。生离后的一滴泪,一片情,一份牵挂,满满的都是思念。人生就是这样无常,让人无奈而又悲哀!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最终的离别,让我们没有办法阻挡和更改。经历了亲人一次次逝去和生命中许多沧桑颠簸之后,对人世间的生离死别,逐渐看轻看淡了。虽然会有事发时的悲伤与难过,但潜意识里也有了另一种踏实。这种生死离别,预示着与整个尘世痛苦彻底的诀别,预示着生命最终的归属与来世生命轮回的开始。
生离死别,是人生最难割舍的情感,更是一种情感的考验。人到中年,自然要面对长辈人如花一样逐渐凋零的现实。再不是年少时的梦幻心境,更不是幼年时的懵懂朦胧。现在想起母亲在世时说的“死亡就像个旅行,离别的码头,送行的人熙熙攘攘,然后旅途上永远是孤独的一个人。”这些话的时候,更有一番深深的感悟。生离,总是离人泪;死别,无处话凄凉。生离,伤痛中更多的是无奈;死别,伤痛中的绝望,绝望中的伤痛。如果是生离,请不要让我看见你哭泣。如果是死别,请不要让我看着你停止呼吸。生离,死别,都是生活中所必须的经历。既然离别是不可避免的,就不要再计较分别的方式,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对离别,平静的心里更多的是默默的祝福和虔诚的祈祷。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无奈的境界,人生岂能回避?逝者长已矣,生者当如何?答案很简单:珍爱生命,珍爱人生,珍爱我们爱着的人和所有爱我们的人。平淡人生,随意来去。顺性顺缘,何处不真?
本文已被编辑[仙灵岛灵儿]于2008-7-27 21:44:2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