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
烟盒舞从其广义上说,它是中国西南部彝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最早流行于山区彝家古寨,它舞蹈动作、伴奏乐器都很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后来传入都市,北京天安门广场,云南昆明的翠湖公园都能见到跳烟盒舞的人,由此可见烟盒舞的流传之广。
舞韵溯源
根据聂鲁、阿隆戈弘等人的研究理论,烟盒舞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劳动生产中的动作的艺术化。在农耕文化的生存背景下,其文化艺术必定跟环境与生活习俗紧密相关。那么烟盒舞,就是一种自然生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追溯其历史渊源,我们从考古中发现,滇中南一带远古人类的歌舞,就跟今天的烟盒舞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我们走进云南玉溪市元江县清龙镇它克冲村委会,就该村东面的一块巨大岩石上,人们惊喜地发现了120余幅图案组成的岩画,就在这些岩画图案中,红色的岩石上那些褐黑色岩画,有许多反映歌舞动作的画面,跟鲁奎山烟盒舞中舞蹈动作很接近。别外晋宁石家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上,那一组组羽裳舞曲,特别是那围着圆圈转的舞步,也跟鲁奎山寨的烟盒舞有几多相似之处。无论戈隆阿弘、聂鲁的观点,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戈隆阿弘的《龙朋说》、《外江说》,聂鲁整理的“三章•七十二调”,及后来陶贵学的“古籍发现说”,他们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烟盒舞的发展走势。但细细地推敲考证,最具艺术价值和魅力的,要算新平扬武鲁奎山寨“和谐乐彝族烟盒舞(以下简称鲁奎山烟盒舞)”。鲁奎山烟盒舞具备独特的属性和深刻的寓意,首先,鲁奎山烟盒舞“三章•七十二调”中,贯穿了人性化思想的主线;其次,一旦跳烟盒舞,就必须用牛角二胡、三弦、四弦来伴奏,独特的合奏乐器,使鲁奎山烟盒舞别具风格,让舞步变幻无穷;再次,鲁奎山烟盒舞具有深刻的寓意,每个章节、每个调都在讲术述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和故事。究其历史,鲁奎山烟盒舞也有史可考。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68年),史书《蛮司志》就载:“夷人居于荒野,狩猎为生,常围篝火歌而舞之……”又有清康熙《新平县志•种人》中载:“倮倮……若有酒食,必聚合寨人共乐,扣敲牛皮烟盒,围场欢歌达旦”。这些史料都可以说明,鲁奎山烟盒舞源于明清,盛行于民国初年、解放前夕和改革开放后。弦子响,脚杆痒,这一鲁奎山彝族的习性说明,烟盒舞就是鲁奎山群众欢乐的精灵,生活的灵魂。
想了解鲁奎山烟盒舞,就让我们走进扬武,去领略滇中重镇的无限风光。新平扬武古镇距县城39公里,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地方。东临石屏、南邻元江、北接峨山、西连本县桂山镇和平甸乡。而鲁奎山就位于扬武镇东边,平甸河、罗里河、龟枢河等从镇境内流过。国道213线玉元高速公路段和323线从镇境穿越。它是旧时的军事要塞和茶马古道上的大驿站,也是云南省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重镇。全镇总面积487平方公里,总人口21179人,其中彝族人口16751人,占总人口的79·1%。扬武的旅游景点主要是鲁奎古寨和烟盒舞。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的是神秘鲁奎烟盒舞中的“三章•七十二调”。
鲁奎山彝语称白尼白克,其意思是“山之王”、或“神山”。是滇中彝族聚集地和历史名山,其条目已载入早年出版的《中国地名大辞典》。其顶峰海拔约2389米,方圆50平方公里。神秘的山寨,幽幽古林吸引着无数的探寻者,曾有古今名流与游人在神山鲁奎之巅的古寨、秘林驻足过。神山的秘林古寨,宁人神往;神山的许多故事,让人回味无穷。翻阅厚厚的历史卷宗,史料是这样记载的:“鲁奎山,位于滇中新平县城东南九十里,因明朝土蛮鲁魁、鲁克盘据而得名。山围二百余里,跨滇中南的新平、元江、石屏三县,被称为“两迤咽喉,全滇重地”。山巅之上的鲁魁大寨、丕且莫等地,是山里的彝族文化中心和战略要塞。经彝语古籍中“夷人,常鼓乐相奏,歌而舞之”的记载,说明鲁奎乃滇中彝族“烟盒舞”发源地之一。作为古代彝族文化蕴藏地的鲁奎山,它保存有完整的彝族图腾制文化、卷帙浩繁的彝文典籍以及“和谐乐彝族烟盒舞”文化。其深厚的彝文古籍和多姿多彩的烟盒舞文化,映衬出“高不过鲁奎,大不过磨盘”的气势。
舞韵史诗
“彝族烟盒舞”一部伟大的爱情史诗,其无穷的魅力震憾了整个滇中南,那充满诱惑力的舞步、歌声,让无数人为之倾倒。走进鲁奎各古寨,举目四望莽莽群山尽收眼底。让人想起唐朝诗人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鸟瞰群山让人有种心旷神怡之感。进得寨子就见土掌房上的彝族姑娘在小伙子琴弦伴奏下跳着烟合舞,唱着缭亮动听的山歌。如此景致常使人的思绪,仿佛回到千百年前,鲁魁、鲁克兄弟的军帐,山上军民正在庆贺征战胜利,乐鼓之声弥漫山寨,狂欢的人们让整个山野沸腾。就是这山寨庆典狂欢中的鼓舞,让生性聪颖的者巴、阿八巴、尼蚱巴等琴师倍受启迪,编创出鲁奎山彝族的独特舞蹈“烟盒舞”。后来经加工整理不断完善,诞生出了彝族“和谐乐烟盒舞”中“三章、七十二调”。据鲁奎山深厚的彝文化渊源记载,鲁奎山就是“彝族和谐乐烟盒舞”的发源地。
山巅之上的大寨、丕且莫,是彝文化的富聚地,据当地老人讲,村头用以祭祀的土房里就储藏有大量的彝文古书,可惜的是这些宝贵财富,在“文革”中被付之以炬。许多载有山寨历史、祭祀、庆典活动的古籍就此失传,虽有少量彝文古书散落民间,但对山寨历史变迁的记载,就只留下了零星片断。既使如此鲁奎厚重的彝文化底蕴,传于民间的许多祭祀活动,都显得神秘而诱人。站在山巅向东遥望,阳光下石屏玉龙湖水,及飘浮于碧波上的船帆还依稀可见。低头鸟瞰潺潺南流的龟枢河,在晚霞映衬下闪耀着金光。回首小村,那鳞次栉比土掌楼,红色的墙基,还有屋檐下吊着的金黄色包谷给人一种神秘感。在远离都市的山寨火塘前,烤洋芋的香味,包谷粥的甘甜,还有鲁奎山腊肉,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常使上山来的游人留连忘返。更让人难忘的是那布满星辰的夜空,寂静旷野里燃烧着的通红篝火。此时,月琴、二胡、三弦合奏的弦乐声响了起来,从“哟瑟!哟瑟!……”呼声里,彝族和谐乐烟盒舞又在“赶蚂蚱调”中拉开维幕。姑娘、小伙们的歌声也在夜空中彼此起伏:
男:妹哟!开天辟地分阴阳,一个葫芦分两瓣,你我今生难分开。
女:哥啊!世上有天必有地,世间男女不能少,没你小妹就无法过。
甜美的歌声,让人们沉静在烟盒舞之乡的浓浓情调里。作为扬武彝族烟盒舞的发源地鲁奎各古寨,完整地保留了“烟盒舞”的三章七十二调。所谓的“三章、七十二调”,即:第一章起弦调。即“蚱罢迪夺调”翻译过来就是“撵蚂蚱调”,据老弦师们说,光“撵蚂蚱”就有10余个调子。如:“都度调”(可译成美丽的姑娘请出来),“妮订朵调”(可译成跟姑娘们订好日子),“拉紫松罗子调”(可译成骡子驮棉花),“方松若调”(可译成赞美山村姑娘的勤劳美丽),他呢白调(赞松茯苓)等等。起弦调从这些主调出发,还可演变出许多调子,就此可看出鲁奎山和谐乐烟盒舞中丰厚的文化底蕴。整个撵蚂蚱调从三弦、二胡、月琴的合奏旋律、及对唱的歌词中,都酝酿着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和谐氛围,其中渗透了爱慕谦让、相互尊重的人性化思想。如:“都度调、拉紫松罗调、他呢白调、方松若调”表达的是生产生活中萌发的情感,赞美的是勤劳与朴实。另处如“阿哥尼蚱颇”,“阿哥搭达巴”,“阿八巴”,“摩深者木革”,“阿菊调”(丕且莫谣),赞美的是勤劳、智慧和勇敢,是以讴歌勤劳勇敢的弦子手和美丽姑娘为主题的调子。第二章行弦调(爱情篇)。其各调有“阿古若调”(绿斑鸠调),莫丽摩调(美女小妹调),哥白勒调(新荞上场欢),塔若维松左调(塔甸瓦绍宗村的美丽姑娘),莫申则尼格调(竹逢村的好儿郎),妮若松朵黑调(姑娘快快跳起来),阿拔摆调(我倾慕那个优秀的弦子手),塔若维松左调(麻栎树下的相会),涅泽尾调(涅泽尾村的姑娘花),节莫此苏维调(那美丽芬芳的鲜花),姆能维调(火红的马樱花)等40余调。这些调子的名称、含义不仅显示出鲁奎山“彝族烟盒舞”情感基调的原始古朴;调子中叙述的故事情节,都围绕男女爱情故事来徐徐展开。如:“莫丽摩调、塔若维松左调、阿拔摆调、姆能维调”等歌词唱段,译成汉语就是:“美丽的小妹啊,马樱花开了,相约上山去跳舞对歌吧,我在山路旁的麻栎树下把你等,亲爱的姑娘我们不见不散……”这些含情浓浓的词调,叙述的都是男女爱恋时情景,爱情仍然是“彝族烟盒舞”中的主旋律。第三章收弦调(惜别篇),如:“甲朵尼诺”,“戈白勒”,“苏白妮白若”,“紫白罗杰中朵”,“孜都孜得宙玉席南”等三十余个调子,这些调子都是收尾中的必跳之舞。其中,“甲朵尼诺”是难舍难分调,此时男女之间携手相看,叙述的是难舍难分的情。“戈白勒、苏白妮白若”是生产生活调;“孜都孜得宙玉席南”惜别调,主要叙述欢快的舞会就要结束了,阿哥、阿妹的情意却难舍难分。三章里都是通过舞蹈形式来表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爱情,这些个古老民族舞蹈,所表现的艺术手法是多姿多彩的,其故事情节是感人的。如:“阿哥尼蚱颇”,是讲一位善弹弦子又勤劳勇敢的尼蚱村的彝族小伙子,说他是彝族中的好男儿,不仅多才多艺,弹得一手好弦子;还具有大智大勇,他凭自己的智慧,只身斗败拦路抢劫的盗贼;阿菊调(丕且莫谣),是叙述丕且莫村一个美丽善良姑娘的爱情故事;“摩深者木革”这是一个寓义深刻的传说故事。相传远故时彝家人不会盖房子,常宿居阴冷的山洞,累受风雨雷电侵害,苦不堪言。见到树上的喜鹊搭窝才受到启示,盖起了自己能遮风挡雨的房子,建立了自己温暖舒适的家。从此喜鹊成了彝家的崇拜物,教育子孙要像喜鹊一样勤劳,最起码也该把窝理好。由此说明鲁奎山烟盒舞中的三章七十二调,是山寨远古时记事、抒情的爱情史诗!其叙述典故之遥远,表达的叙事、抒情之完整,情感的纯朴、执着是其它地区的烟盒舞很难相比的。它跟红河石屏的烟盒舞已经相差甚远,从表现手法上说,石屏烟盒舞所表现的已经很现代直白,交待的仅仅是一事一物。如:“踩谷种”、“打草”、“哭坟”等等,毫无寓义深刻可言。而鲁奎山“彝族烟盒舞”不同之处,是每个调子都有它的传说故事,其寓义深刻而感人。如:塔若维松左调(塔甸瓦绍宗村的美丽姑娘),这一调子的唱词里,年轻的小伙子就把情感注入自己所倾慕的姑娘身上。他唱道:你苗条的倩影,萦回在我的脑际,从那天在村口见过你,就使我晚上想你睡不着,白天想你懒说话,常常一人在村口,痴痴地把你等待,想再次一睹,你美丽的芳容……这优美的词调,把古村、山野和彝家人浓浓情调勾画了出来。鲁奎山烟盒舞舞曲和舞蹈,把古彝文化的袅娜之韵展现给游人,让大家似乎回到那遥远的时代。从彤红的篝火、舞动的人群中,我们仿佛看到土司府第里的鼓乐声声,听到军账前的号角长鸣,这一切使亲临其境的游人,深深地领悟到鲁奎山彝族烟盒舞文化的博大精深。
凭借深厚民族文化为底蕴,云南省新平县扬武镇于2005年冬季(11月25日)举办了首届扬武鲁奎民间“烟盒舞文化节”,同时召开了“烟盒舞文化研讨会”,因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其影响力已远播全省乃至全国。2006年3月,扬武“和谐乐彝族烟盒舞文化节”被云南省报业集团、省旅游局评为2005盘点云南旅游最具影响力的民族节庆奖。为发掘和整理扬武“彝族烟盒舞”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扬武镇成立了烟盒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属政府和民间投资入股近百万元创建的合资企业。公司共有管理和演职人员近100名,他们都来自鲁奎山和磨盘山的业余彝族舞蹈演员。经加工整理,排练出了烟盒舞蹈《红色针线包》,烟盒舞舞蹈色哩噜舞《金雀银雀飞起来》,以及和烟盒舞溶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彝族《创世花鼓舞》、《胜利花鼓舞》、《啊倮则尼太平鼓舞》等,一大批烟盒舞文化系列的大型民族民间舞蹈,在各地表演,深受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青睐。
夜话烟盒舞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揭示了一个深奥之理,一座山的景观常常因人而名,鲁奎大寨、丕且莫都是远离京师的古寨,它们在鲁奎之颠的山坳里,如果它不是烟盒舞发源地,就很难说会有什么名气!作为烟鲁奎山烟盒舞舞曲中流传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这里我们把其中几个介绍给游人。
扬武是彝语意译为养虎坝的意思,相传天和地搭界的地方有个寨子,这个寨子就是养虎坝。养虎坝有个远近闻名的烟盒舞弦子手,名叫者巴。者巴自小酷爱弦子,只要一有闲,便拿出弦子来拨弄。渐渐地,他精通了弦子乐曲中的七十二调,弹奏起来悦耳动听,能弹奏鸟鸣兽叫,刮风下雨,弦曲能左右姑娘们的喜怒哀乐。只要他弹起弦子,彝家姑娘们会停下手中的针线活侧耳倾听,雀鸟们也会停住悦耳的鸣叫飞来探看。在养虎坝只要有他弹弦伴奏,人们会跳得更欢畅。据说者巴的高超弦技,是神仙所教。
有天傍晚,者巴路过那个古木蓊郁的草坪跳乐场,听到一阵阵叮咚的弦子声和欢叫声。“弦子响,脚杆痒”他身不由已地走入跳乐的场草坪,只见空空荡荡的草坪连个人的影子都没有。他以为自己耳鸣的产生幻觉,回头就走了。
第二天傍晚,者巴干活回来路过那个跳乐场草坪时,又听到了一阵阵叮咚的琴弦声。他掏了掏耳朵,听了个真实,确实是男的在弹弦子,女的在拍着巴掌和着“四字腔”跳得正欢畅呢!禁不住诱惑,他信步走到草坪一看,什么人也没有。他感到奇怪极了,回家摘下墙上的弦子,擦了擦上面的灰尘,走出门来,妻子问他要去干什么,他只说,你莫管我。
他来到跳乐的草坪上,合着听到的弦子,绕着草坪跳起乐来。
“你怎么来迟了?”
者巴听见有人问他,便回答着说:“前晚我来了,没人跳,昨晚我来,也没有人跳,今晚我是来迟了。”
“怎么搞的,连帽子都不带?”
“我没有戴帽子呀,”
“你太大意了!”者巴听见有人责怪他,“我们的事情可不能让天神总管知道。泄露了秘密,我们可就不能来玩了。喏,帽子我多带了一顶,你快戴上。”
接着,者巴发觉有人往他头上捺了一顶帽子。奇迹出现了:者巴看见了一群英俊的小伙子弹着弦子,跟一群穿着霓裳羽衣美丽的彝家姑娘在跳乐作舞,弦子叮咚,舞姿翩跹。原来,天上的神仙羡慕凡间生活,躲过清规戒律,背开天神总管,偷偷相约着到达人间跳娱乐来了。
者巴和他们跳起舞,觉得舞步飘逸,心情酣畅,一跳就跳到天麻麻亮,神仙们说:“呀,天快亮了,我们快走吧,要是天神总管发觉,怪罪下来不得了!”接着飘飘忽忽,晃晃然然,地霎时消失。
者巴背着弦子回家喊门,妻子起来开门,却不见人影,暗自嘀咕:“今天怪事,只见喊门声,不见喊门人!”
妻子正生火烧洗脸水,者巴坐在堂屋中间喊着:“快端一盆洗脸水给我。”
“只听喊话声,人在哪里啊?”妻子疑惑地问他
者巴说:“在堂屋里。”
妻子把水端放在堂屋里,者巴蹲下去,脱下帽子洗脸,妻子才发现者巴,说:“你今早尽跟我躲迷藏,这是哪来的帽子呀?”
“你猜猜”!者巴笑着说。
“我猜不着。”妻子一面说着,顺手把帽子戴到头上。倏地,妻子在者巴面前消失了。者巴惊奇地问:“你在哪里啊?”
“我在这里呢!”妻子脱下帽子,又出现在者巴面前。
“原来这是一顶隐身帽,戴上它别人看不见你,你却可以看见别人。”者巴说。昨晚他只当是遇见了神仙,并得了一项帽子。现在,才弄清了帽子的底细。
“是隐身帽又有什么用?”妻子说。
“管它的,我们先把它藏起来再说。”者巴说着,便把帽子藏了起来。怕神仙回来要帽子,他就再也不去那个草坪跳乐。
转眼养虎坝已到栽插时节,鲁奎山上有个彝族山管叫姆茨,要杀六十头大公牛过六十岁寿辰,派出大帮家丁到附近村寨里强拖了六十头大公牛,牛就关在他家的牛厩里,有家丁看守着。养虎坝彝家人栽秧没了牛,人们就急得团团转。者巴和妻子附耳商量一阵,戴上隐身帽来到牛厩门口,看见守的家丁们头逗头,津津有味地商量着咋个在祝寿宴上把牛肉吃个够。者巴走过去,打开了牛厩,钻进里面用鞭条使劲抽打牛群,牛群蜂涌而出。家丁们慌了,赶快来拦牛,可牛却跑光了,这可把姆茨急坏了,他举起鞭子抽打了一阵家丁,气瘫在虎皮椅子上。小老婆过来劝慰道:“老爷,既然事情那样怪,杀牛怕是不吉利,杀六十只鸡吧。”。姆茨才缓过气来说,“也只有这样了”。
者巴不仅琴技高超,是歌场上出神入画的弦子手,他还是见义勇为有正义感的好男儿,赢得鲁奎四十八寨人的敬重。听说,他后来迫于生活闯荡四方,随马帮到过个旧,进过迤方,于是他把自己高超的弦技带到四方,因此,整个云南许多彝族山寨都会跳烟盒舞,就是者巴传授的。者巴之后也出了阿哥尼蚱颇,阿哥达搭颇,阿菊丕且莫等弦师和歌手。
鲁奎烟盒舞传承人聂鲁,鲁奎自幼勤奋好学,熟读经书,精通彝语古籍,对彝文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能言善写。他在原烟盒舞的基础上挖掘整理了,鲁奎山彝族和谐乐烟盒舞中的“三章•七十二调”,并写出具有权威性的论文《论和谐乐烟盒舞及其策源地》,奠定了鲁奎山作为彝族烟盒之乡文化底蕴。就是这个乡村山野里走出的作家,创造了许多奇迹;经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了小说集《远山》、《山里的世界》等,他的小说《飞吧,野鸡》、《磨盘山魂》、《天蛋》及一些彝文化和医学论文荣获国家、省市大奖。他是历史以来山上少有的文人,并为烟盒舞的传承做了许多事,写出许多有关烟盒舞方面的文章;在他的带动下也有李寿昌、方范青、方旺等不少琴师涌现出来。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那样的岁月,哪样的日子,将永远被浅搁在时间隧道的另一端。
神秘鲁奎啊!红尘风雨,就在您身边流过;您是见证历史的老人,铭刻下了岁月的凄风苦雨。您是“山韵之舞”的蕴藏地,用“三章•七十二”调的美妙弦律,铸就了一部爱情的史诗,一个远古的童话。就在幽林古寨里,孕育出一群崇拜自然,迷恋艺术,追求爱情的大山儿女,让寂寞旷野赋予了诗意。就是这个神奇的童话,吸引我们踏上寻觅“白尼白克”的征程,想一睹者巴、阿哥尼蚱颇的神曲舞韵。
-全文完-
▷ 进入阿力lx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