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柏令散文集《独自远行》有感
在最具多变的,甚至有些神奇的,由梅雨儿任性而为的六月的梅雨季节里,我读着同乡方柏令的散文集《独自远行》,那种无限旷远的韵味,点点滴滴渗透进我的思维,激起我阅读的涟漪,不由自主地由近推向远处……是的,方柏令先生不是专业作家,是一位有忙不过来主事的乡官,写作仅仅是他忙里偷闲的喜好逸,却常写出很有书卷气,具有独立文化底蕴的作品,发表于全国各大杂志《十月》、《美文》、《散文》、《青年文学》等期刊,足见他的散文功底。他的《独自远行》散文集,以其独有的韵味魅力,向世人展示了我们浙东三北的文化脉搏。
翻开《独自远行》,浓浓的古代文明迎面朴来,一篇《九秋风露越窑开》,揭开了中国古代文明踪迹的越窑在三北古文明碎片的历史。在方柏令笔下,对这段历史进行回顾,同时对历史文明充满了“秀丽的静谧的上林湖,竟是古代的青瓷王国;翠如碧玉的湖水,封存了一段极其辉煌的文化”的赞叹。文中处处显示方柏令对家乡的热爱,无论是家乡的梅雨,家乡的老街,家乡的百姓,都是一往情深。对于三北的文明贡献,他保持“争”的态度。比如,在谈及越窑的历史位置时,他的文字显然是激动起来了,说“完全可以再说的具体细微一些:是上林湖率先把china推向了世界。这个结论,肯定会被许多人,包括专家指责为狂妄,或者当即拿出一大堆子曰诗云来跟我理论。狂妄又如何,理论又怎样?事实终归是事实,无非是三北人生性不愿张扬,没有认真做过青瓷文化的文章而已。”
方柏令信奉“读完卷书,行万里路”,他走过中国许多地方,而他却不是一般的行者,每到一个地方,尤其是有文化积淀的地方,自然会有一番独自的文化思考,他仅是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理解去品味,这是一个有责任心作家的责任使然,也是他的个性使然。他在泰山,不只是用眼摄下了泰山的高大,而是用心去触摸泰山的脉搏和灵魂,他感悟出“泰山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人文概念。”他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看到了没有走上神坛之前的“年轻的孔子意气风发,迎风卓立,目光越过齐鲁大地,把大好河山尽收于胸腹间,口中发出了洪钟大吕一般的呐喊:登泰山而小天下。”方柏令在《石窟怀远》中,对于中国的石窟文化进行了解读——浙江的龙游石窟和洛阳的龙门石窟,进入了他的文字视野,他对石窟所承载的神秘文化进行了“也许是因为艺术和历史对于宗教的虔诚和丰盈,真、善,美、古有效地融合,使宗教、历史和艺术超越了本身的意义,而更加绚丽多姿,使形形色色的过客在佛前终能万流归宗”的解读,具有他独特的风格。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大国,其发展是多元化的,既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方柏令作为有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他在散文里对中国整体发展的思考是自觉的。在《长城脚下的公社》中,一句“高雅的艺术家离不开庸俗的商人。在商品社会,艺术最终的也是唯一的归结是商品化。”勾出了他的文化思考。现实中的方柏令,给我的感觉很温和也风趣,可是在这一文本里,他对于某一种做法表示出强烈的鄙夷——“我向来看不惯故作清高、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这种人其实与商人没有什么两样,无非是炒作的标点不同而已:商人炒作的是商品,他们炒作的是本人。”他在《从滕王阁到南昌》一文中,呈现出对南昌文化精神缺失的担忧;在《大连日本街的思考》中,对中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进行鲜明的解说,面对将来的中日关系,认为“不要抱任何幻想。也没有必要做愤青,贪图口舌上的便宜。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面对未来,早做准备,团结一致,强大自己。我相信,唯一能打败我们的不是敌人,而是我们自己,是内耗。”多么深刻见解啊!《在南非的华人》一文,是通过南非华人这个独特的群体,对于国人的人文个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们创业阶段能够互助合作,但赚钱以后,不能同富贵的本性便暴露无遗。合作伙伴间出现不信任,开始明争暗斗,甚至反目成仇。”他在《梦中的湖》中,借助于“想象在场”的叙述手法,写与鲁迅先生在绍兴东湖的神遇,对国民的性延续进行了思考。
散文集《独自远行》,视野开阔,思想丰厚,在艺术上有其明显的特点和成功。
一、具备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古今一体的文化跨度。
方柏令的散文大多平中见异,因对景物产有别样的诠释而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他在《大连日本街的思考》中,对那条令人感到耻辱和不得不面对的街道,他以这条平静的街道和不平静的中日关系为背景,更深层地思悟出“日本街在沉思。带着刻骨的痛楚和无奈,抱着近乎于渺茫的希望。”
作为散文,在场叙述往往是文本成败的关键。方柏令散文涉笔历史的时候,他对“精神在场、想象在场”的运用很恰当,对肉体不可能在场的叙述,精神和审美是绝对在场的。比如他想象盛唐的文人聚会气势,“诗人会聚,会饮三百杯的浪漫;林泽隐逸端着茶碗,谈笑风生的雅趣;王公豪门夜宴宾客,车水马龙的奢华;将军出征,掷碗于地的豪气……。”读着就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二、把搭地方文化脉搏,透析地方文化性格,刻画地方文化形象。
我赏阅方柏令《独自远行》最大的收获,是对三北地方文化有了深层了解。在《独自远行》中,方柏令对三北历史的阅读,任何一点可以形成地方个性特点的文化沉淀都不放过,关于古青瓷文化对三北地域和三北人性格的影响,有其独特的描述——“青瓷文化传承给三北人‘能商善贾,精工细作’的品格。一双双灵巧的手,一段段交织着血汗和喜悦的创业故事,一件件精致的工业产品,一个个规模宏大的产业群,甚至连一幅幅精耕细作的田园图,无不闪烁着青瓷的精魂。”我们知道,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决定文化的走向。在三北发展历史记载上,三北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已敢想敢为,迈出了围海造田的第一步,这是三北人性格塑造的一个源头。在《曾经沧海》中,方柏令对这段历史记载进行了回顾,讴歌了古代官吏谢景初围建大古塘的事件。从谢景初起始,围绕着修缮海堤,渐渐展露三北人和大海进行顽强拼搏的意志精神,和与大海奋斗的喜乐、悲苦、欢笑、血泪、辛劳中凝结形成的强悍性格。“横贯三北平原的大古塘,经三百余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大功告成。海潮退去,杭州湾宁静祥和,海堤上长起了齐人高的芦苇。”大古塘对于三北人来说,“不再是一件具体的物象,而是一个地方精神的载体和象征,一种文化上的归结。”
方柏令的《三北人》,更是对三北人文文化的有效解读。他在这一文本中用了七个章节,系统地刻画了三北人的精神形象。在他的笔下,移民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精神现象,“移民文化与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三北人喜欢闯荡,履穷恶水如平地的秉性。”“三北人天生就有做老板的气质和欲望,个体自立,霸气十足,为了做上老板,三北人什么都能忍耐,什么路都感走,什么苦都会吃,什么罪都能受。”然而,他揭露并很有效地解读了三北人矛盾的性格——“霸道和随和、粗陋和精雅并存,使三北的社会心理结构独具特色。”对于“三北精神”的缺陷,身为三北人的方柏令做了客观的分析——“三北人不缺乏勤奋,不缺强悍,却缺乏手拉手走出去漩涡的团队精神,缺乏明方向、凝聚人心的文化导向。”这对三北的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是有积极推进的意义和作用的。
对于地方文化的缺陷,方柏令以围垦文化为例分析——“围垦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文化心理,便是功利性。也许是世世代代在海边挣扎,穷怕了;求富心切,功利性强的异忽寻常,使三北的社会心理结构显得复杂有趣。”对三北来说,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和青瓷文化都是文化资源,是建设文化大市的资源,可是研究它的人甚少,他形象地刻画出“三北人的勇敢中总是搀杂的慌张。这是因为缺乏文化的慰籍,底气不足。”如此分析,可谓入木三分。方柏令对移民文化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得出“个体意识太强,导致了行为和思考的片面性”结论。我倒觉得有片面性特点的地方文化,才是中国现代人文现象的其中组成部分,我国是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精神应是多元化的才是。
名人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的结晶,用名人来解读地方的文化,是方柏令的思想基础,也是他的写作基调。他的《三北人》,用了两个有作为的县官来解读三北精神,尤其是谢景初——“他是三北平原的创始人,也是围垦文化的开篇者。”为了说明三北人的性格,他饶有兴致地把上海人和三北人并比——“三北人明明知道上海人看不起自己,还是以有一户上海亲戚为荣。”后来,三北人“终于发现了上海人的小气,思想以前的窝囊,便打心眼里看不起上海人。”“这样的待客(真诚豪爽)之道,为三北人在外地赢得了好口碑,给合作伙伴一种被视为上宾而诚恳实在的感觉”,这样的人文因子使三北的商品经济飞快地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成熟和淡定的叙述风格。
在解读《独自远行》中,我发现方柏令的叙述有其自己的特点——成熟且淡定,即使是十分激烈的场面。因此,他的散文具备理性风骨。他在《泰山之巅》一文中,面对已有的文化强势,他淡定地叙述道——“帝王封禅的地方,飘然的当然是高贵的帝王之气,街被称为天街,上山的门户被称为天门。”他说的虽然是天子的事情,但丝毫没有谄媚成分。方柏令的叙述基本属于正叙述,偶尔有幽默时,也是有思想基础的冷幽默,近似于西方文体里的解构,就如他在《长城脚下的公社》里的“公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禁锢人们的言行自由,各种各样的帽子漫天飞舞。可能如今的新新人类偶尔听到‘帽子’这个名词会感到有趣,但曾经戴过‘地富反坏右’帽子的人却是绝对笑不出来的”的那样。
方柏令的散文叙述,既是生活画面的叙述,也是精神向度的叙述。我们都知道,散文思想不可能像哲学的逻辑推理那样呈现,大多只是微妙地隐藏在具体的生活画面里,读方柏令的散文,常有一种和思想者对话的感觉。如在《莫干剑魂》一文中一句“什么是剑魂呢?历史总爱想方设法逼迫人们去思考反省”的反问,自然奠定了“剑魂”在文中是文化精神的象征,为借用与蒋介石先生相遇的想象在场“老人一脸的萧索,额头眼角布满了褶纵,挺着笔直的脊梁,仍然依稀透出当年的英武。一颗举世闻名的光头,使我一眼认出他就是蒋介石”的手法和蒋介石探讨得天下之道对话做了垫底,用蒋介石“剑魂,在民众的心里,人剑合一”这话给“剑魂”一个结论。这样的叙述传达,令人感到中有一种抵达本质的特性。
四、鉴赏奇葩的后语
当然,任何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无一瑕疵的,方柏令的散文集《独自远行》也不例外,存有一些不足,值得与作者商榷。
其一,有些本文的“文化批判”仅在表面,如写《绝品天津》用“狗不理包子”这一线索解读天津显然缺乏深刻。其二,有的篇幅过于冗长,显得前后呼应不紧凑,如《苍茫伏龙山》写的是北宋王安石的事迹,由于冗长而松散,甚至出现了断层,戚继光精神与王安石精神之间缺乏内在关联;三北近代传奇人物和古代名人相承关系也很含糊;《浮云片羽》一文,几乎找不出那些事件的内在关联,显得缺乏凝聚力。其三,有些文本因缺乏细节而显平淡,如《感受长兴》没有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寂寞老街》里的人物似乎有点苍白;再如《白云人家》只是枯燥地记录登山过程,读后没有什么突出的印象,如果再有一些起伏的细节,读后感显然是不同了。当然,这并不影响《独自远行》这一奇葩的绽放。
方柏令的《后记》显得谦虚而幽默,“本来应该全心全意地做乡官,可我这个人向来不太安分,仗着移民出身的祖先传承的双脚,喜欢东游西逛,走走看看想想,把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感知与思维编织成一幅画,用乡官的视角鉴赏品评,然后记下来。记得多了,习惯成自然,竟然迷上了文字。”他对自己的文风概括为“大多有一根农民式的直肠子,喜欢一竿子插到底,让人一目了然,却很少顾及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丰富,更不讲究修辞。这是我最大的短处,也是长处。因为少了拘谨,也没有指标任务的负担。”他对《独自远行》出版的感慨——“作为业余作者,我用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散文集的出版。该怎么总结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呢?本来想用杂文《名言随想曲》中的一句结语:‘和尚敲钟,道士击钹,各行其是,逾越不得。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语言给什么样的人读。’觉得也不太妥当。想来想去,还是用我对陌生朋友澄清身份时习惯的表白:‘幸好,我不是文人。’”
然而,当我细细解读《独自远行》之后,我的看法却与方柏令相反,我在方柏令解读他眼睛里的世界中增长了知识和见解。同时,我相信了“修炼大于写作”之说,方柏令不是专业作家,但是他在做好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定位时,他的思想并没有停滞在某一处,他的思维一直自觉地活跃在中国文化往前走的主线上,有欣赏,有批判,更有探索,像一个攀登在古今文化中的行者。所以,我认为他虽是“乡官”,但更是文人,他的骨子里承载了中国文人敢于对于时代文明进行批判的精神。我以身边有这样的老乡作家为荣,更相信他一定会写出更新更好更深刻的散文!
2008-7-20
-全文完-
▷ 进入峻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