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彼皇城相府者,陈氏豪宅也。位于阳城丘陵之段。初,陈氏宗祖从稼、贾之事,敛富修几落,后筑高墙而为城堡。明清间,族内学子登科入仕者增多,遂渐成官邸。陈族不辍耕作,然重家训,崇文化,大兴祠庙书院。幸矣!恢恢宅第,声播皆由一人,非廷敬不足以流名耳。陈公终为文渊阁大学士,而教康熙,是为圣祖之师,培千古一帝,亦千古之一臣矣。其孝也,仿宫廷而修故园外城以供母居,了母赴京之愿,盖虑母年迈不便耶。快哉!忆其金
榜题名之时,为别于同科顺天通州之陈敬,顺治帝亲加“廷”字以赐名,自此则与天朝结缘,仕运通达,至其晚年犹不辞职也,专编大典(即《康熙字典》),终逝于任上。皇城廷敬不可分也。而皇者,原为黄也,因康熙几番御驾驻跸于此,清末正名为皇,实乃名副其实也。
晋君落拓阳阿地,世易沧桑起堡城。
皓月朔时圆上界,苍陵冬季阻西风。
迂溪鸟掠波光里,倾麓阁升山色中。
丘谷无端呈市井,庄园异态见宫廷。
方砖筑壁谯楼耸,拱瓦蹲檐屋宇宏。
内通巷陌千门敞,外障堞墙万象雄。
矗立石牌刊典册,威严相府赫功名。
祠堂每入恭恭意,书院曾闻朗朗声。
御室篆雕浓水墨,闺房刺绣古琴筝。
钟鸣罄奏祈关圣,纸烬香缭寄梓潼。
宴尔民宅于稼贾,肃然官邸自明清。
耀族光彩逾卅子,历仕显达为一翁。
家教至严读孔语,农耕不辍背诗经。
三乡拭目歆尊第,五岁诵词称怪童。
金殿登科已盛誉,朱毫添字更殊荣。
莘莘才气担国栋,亹亹师恩结帝情。
恤母远行甘破土,居家晚度等游京。
阴曹皇阙均虚造,郑主清臣两孝同。
驻跸添华来圣祖,扬名垂史走陈公。
而今遍阅康熙典,犹忆黄城不老松。
注:(1)阳城属晋城,阳阿为汉时阳城域内县置,春秋时韩、赵、魏三分晋国,封晋君于晋城,故“晋君落拓阳阿地”。(2)“溪”指皇城相府前樊溪河,相府东傍樊山,西有西山岭,“苍陵”即指此。(3)“梓潼”即文昌帝君。(4)陈族中明清间先后出过三十多个进士,其中入翰林者芸芸,有“父翰林,子翰林,兄弟翰林”之说。(4)陈廷敬五六岁时能诵诗词,过目不忘,人称“神童”。(5)皇城相府分内外两城,内城为明时建筑,坐东朝西。外城陈廷敬修建,坐北朝南。(6)“郑主”即郑庄公,《郑伯克段于鄢》中记载庄公“掘地见母”之事。(7)外城建成之初,为免遭人诬,曾名“黄阁青山”,故称黄城。
本文已被编辑[梓尘]于2008-7-18 22:22:11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梅岭风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