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热钱变谎言的背后理闻

发表于-2008年07月15日 中午12:11评论-1条

——新闻【外管局称中国并无热钱存在】点评

首先看消息摘要:《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北京报道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已达惊人的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

这一数字“横空出世”后即得到了铺天盖地传播,并被很多媒体和专业研究人员广为引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7月7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1·75万亿的热钱超过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统计方法很不科学。如果做热钱统计,首先要按照国际标准(在资本项目下快进快出的资金)进行,他(张明)不按国际标准计算,而是按自己的方法算了一个数字。”

另外,该部门负责人还明确表示,国内不存在热钱,希望通过《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能正本清源”。

就是说,外管局仅从维护自身部门系统的责任权威的本能,忍无可忍的戳穿了这个流传已久的弥天大谎!就好比几百万“八国联军”侵入中国还打败崛起局面一样,国防部要是不出面、张召忠也得喊句“根本没那么回事!”

我以前就“输入型通货膨胀论”曾经指出过:中国独立自主还实行外汇管制,又存在诸多的垄断限制,金融衍生交易市场比较匮乏,怎么可能出现诸多热钱呢?这些热钱如何自如进出?进来能经过哪些行业或者活跃在哪些品种呢?

但是,《货币战争》等就大信其道,研究机构及其专家还大鼓其噪……

为什么?

“楚王好细腰,楚女多饿死!”我们有着假冒伪劣的上行下效的悠久传统啊!

出现问题不愿承担责任,怨天尤人一推六二五:

比如面对汶川大地震较多的倒塌校舍,专家们一味论证“纵波、横波”的巧合,怎么就忘了“两会”代表呼吁依法拨足拖欠的教育经费呢?

还如**县的群体骚乱事件,处理上眼看着日复一日大肆抓捕黑社会,难道书记拍板“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特别是过多乱用警力”是闲扯淡吗?

回忆8964的事件,不也是“物价上涨过快”、“下岗待业增多”引发的?经过惨痛的血洗,诸多年才搞明白是“通货膨胀”、“失业”惹得祸;也依此下决心遏制通货膨胀,甚至把居民储蓄补贴率提高到10%以上,加上高利率其长期储蓄收益率约达20%,以此类得力措施度过了难关。

现在国民经济又面临这些类似问题,官僚们又祭起“西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法宝来,活生生把自己的印钞机推到外国人手里。如果人家的狼子野心继续跳动下去,我们伟光正的和平崛起岂不泡汤吗?

面对如此明显误判,当局不约束货币投放、反而低利率驱赶居民储蓄——在股票市场上把居民财富“戳破泡沫”;如此腰斩过半的股指,使执政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庄严承诺,转瞬间变成了黑色幽默?!

我们可以看到,谎言背后不仅掩盖着某些行政的无为无能,还掩盖着某些势力的趁火打劫——肯定不是外部势力。

这些个谎言,不但消耗着国民财富,还消耗着执政权威——如果泛滥成灾,人祸也就不远了?

借此呼吁当局:整饬官僚的推诿混乱和舆论的导向失误,实事求是的面对自身问题,痛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治理通货膨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理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文章评论共[1]个
理闻-评论

多谢赏光还望不吝赐教at:2008年07月15日 下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