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晨曲(散文)
金矿
我学生时代的初中生活是在大运河东岸的宝应县黄浦中学度过的,那时候我们班级上有几个同学爱好写作,语文老师特别喜爱我们,经常为我们几人开小灶。往往会给我们出一些思维开阔的作文命题作课外习作,
谁写得好一点就推荐给校刊黑板报组稿。记得有一次是音乐课刚教过《草原晨曲》这首歌,老师就鼓励我们开拓思维写一篇《运河晨曲》。因为校园就座落在运河岸边,运河和我们朝夕相处,是最熟悉的题材,但作为初中学生来说要把这篇作文写好不太容易,这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这几位小文豪就都不知天高地厚地动笔了。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必须要理解题意。“运河”应该是特定方位,“晨曲”我们当时只能理解为早晨的乐曲,或者说是在早晨自然界所发出的各种好听的声音。也就是我们刚刚学到的带声音的景色。而且还要是一种歌颂,不能走题。于是,我想到了写运河堤公路上的汽车,鸣响着喇叭叫醒每日黎明。汽车对我们乡下孩子来说可是稀罕的宝物,刚进初中住校听到汽车喇叭声就是睡不着,只好和小伙伴们坐在宿舍门口一起数着公路上过往的汽车灯。因为当时公路上汽车也很少最快也得几分钟才有一辆。其次是想到了运河里的轮船,镇江开淮阴的上水客船总是在学校打起身铃前一二十分钟经过黄浦,因为要上下客,在好远就鸣响了汽笛,我们叫这为轮船拉尾声。于是我就这样描写,“呜------”轮船的汽笛声犹如一首优美的晨曲,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拉开了一天的序幕。老师看了我们的初稿,不很满意,告诉我们这个晨曲不光是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激动人心的生活音响。作品关键是要歌颂新生活,当时就是要歌颂三面红旗、歌颂人民公社,表现公社社员新的精神面貌,要把景物写活了,写出情感,能感动读者这才是好作文。
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似乎明白了许多,最初懂得了动静结合是一篇作文的生命。要把作文写活了,要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写出真情。于是我开始留心观察生活,从自然景物写起,刻意勾勒出运河边社员早起劳动的场面,有男社员在罱河泥积肥,女社员在沟边割青草,牧童在堤坡放牛,还有车水的、挑担子的、耕田的人们。加之少年儿童在操场上读书、晨练。这些都是早晨生命的律动。为此我联想到轮船的汽笛、汽车的喇叭、社员们劳动的号子、小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和清晨大自然小鸟的歌唱组合在一起不正是运河晨曲的交响吗?在那忆苦思甜的年代,这一切都是幸福的新生活画面,这一切都充满着社会主义的温暖阳光,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又昭示着新中国运河乡村的晨光无限美好,运河晨曲的乐章无比优美动听。尽管我当时文笔稚嫩,掌握的知识还很少,有志难阻少年狂,思维和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因此作文写出来有血有肉,立意好,内容充实。它受到老师的好评,作为优秀习作登上了校刊黑板报。还被老师推荐参加全县中学生作文竞赛并获了奖。从那以后,我的作文思路开阔了,写作的兴趣也提高了,多动脑筋写出来的作文每篇都能得到高分。
也许就是这篇《运河晨曲》的作文的启蒙,后来我迷上了散文创作,迷上了收集整理研究乡土民歌,总算出了一点成果。我真感谢当年老师文学启蒙指点,能赋予我这么一点文学知觉,激起了我心海灵感的涟漪,做起了文学梦,繁荣和美化了我的生活空间,给了我的自信和自我。
几十年过去了,运河虽然还是古老的运河,运河流水依然浪遏行船,但用辨证动态的观点去看她,已不再象当年那种原始地歌唱,运河思维也不再是当年年少无知所认识的巴掌大的天地。江苏省原民间文艺家协会主[xi]马春阳老人曾沿运河进行千里采风写出了一本八十万字的《运河风俗文化》,我也曾有决心写一写今日的运河。你看,南水北调作为世界三大工程起动,丰厚的运河文化正在大规模地开发和发展,家乡淮安正在打造运河之都文化,《运河晨曲》又有了新的生命乐章,现在我的文笔毕竟已今非昔比,重新构思应该到时候了。愚生虽已老朽还应该勇敢地加入《运河晨曲》的组歌合唱,续写新篇,我当年的老师还健在,不妨再恭听他老人家的评点。
啊!运河,你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全文完-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