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本村小学读的书,学校就设在土改后地主陈向棋腾出的青砖房,三间北房,东西厢房各为三间,一个门洞,对着门洞的是男生厕所,女生还要跑出门外到附近的农家小解,尽管这样在当时算是最好的条件了,我们村那时共有六十多户人家,总共才有三家是青砖房。
在我村任教的郭老师是枣强县人,距离我村有一百多里,他一人在学校负责四个年级的课程,叫大复式班。四个自然村,四个年级的学生在一起,总共三十多位学生。教室的课桌是用一颗柳树破成的木板,两头用土坯砌成的垛子,一条木板要五六个学生使用,凳子是学生自备的,教室阴暗光线不足,阴雨天就不能学习了。
老师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授课,一个年级学生听课另外三个年级的学生就自习,有时候老师去上级有事,就让高年级的学生给低年级的学生上课。
我在学校学习是很用功的,四年级念完了,就要到离村十二里的乡的学校读五年级,我的娘看到别的孩子,通过关系转到邻县的宋门乡一个高小,学校离我村六里远的路,就催促我的大姐把我也转到那里。
在上高小的两年里,每天要跑上十几里路,早去晚归,那时农村的路是自然的乡间小路,坑坑洼洼,曲曲折折,晴天尘土飞,雨天泥泞路,雨季水大还要绕行很远才能到通往学校的路
母亲常年有病,生活极度的困难,我在高小还没有毕业,六年级下学期我辍学了。那年,还不到14岁,就加入了生产队的劳动,我个子矮力气小,也只能曾半劳力的工分。
大姐怕影响我认为我还小还得要我上学学点文化,这样还能长些出息,第二年我又继续了六年级的学业,我拼命的学习追赶,在升入初中的时候我被景县王千寺中学录取了。
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我兴奋的无以言表。可是,母亲的病越来越重,日子难以为继,父亲每日愁眉苦脸,五口人的吃饭是他最大的压力,再加上母亲的病需要医治,上学的学费就无法解决了。
学校通知时也知道学生困难拿不出钱,要求学费要缴三十斤玉米,不要其他的杂粮,当时三十斤玉米就拿不出来呀!家家都是吃了上顿无下顿,借挎无门,30斤玉米的学费就永远的阻挡了我求学的愿望,入学通知书我一直保留着,保留着一份心酸,保留着一份永远也忘记不了的遗憾。
-全文完-
▷ 进入岁月留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