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梨园往事阿力lx

发表于-2008年07月14日 凌晨1:31评论-4条

一腔梨园情

岁月春秋

孤灯寒影

乡村茅舍碧溪边

夕阳西下

山乡暮色

老童吟戏随牛归

这首小诗是对老戏子蓝于田,在哈尼山乡的真实写照。常听他,自叹自吟的,不外乎是:“时光荏苒,古稀之年,吾每闻滇戏、花灯,乃心潮澎湃。人生犹如梦一场,如杜丽娘般生死相依。堪叹人间,岁月蹉跎,耗费光阴无数;只落得‘七十老公进花园,手把花枝泪涟涟,花开花谢年年见,人世何曾再少年’。吾惟有,梨园梦可寻,一腔豪情虽未死,但也是空有抱负;只好寄情如痴把戏迷,非他人能料耳——!”。

这是蓝于田,自编自叹的戏文台词。

年幼时的蓝小雨,对这些台词的含义,只是一知半解,无法很好地领会其涵义。在蓝小雨的映象里父亲对滇戏、花灯的痴迷,是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奶奶她老人家提到父亲,就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她说:“小死鬼啊,花钱到省城,读了那么多书,回来后正事不做,竟然跑去做戏子,真是造孽啊”!奶奶只有那么一个儿子,爷爷死后就一直守寡扶孤,小时带在身边,从“三字经”开始教其认字,随后是在家族办的私塾里读完《中庸》、《大学》、《诗经》,接着就是进县城读完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城师范学校,奶奶指望他,有天能成大器光宗耀祖。谁会想到,蓝于田在省城读书期间,除喜爱书法、绘画外,就偷偷地迷上了唱戏,并对滇戏、花灯入了迷。学习之余常跑去昆明城皇庙、关圣庙听戏,他特别喜欢历史、神话类的戏剧,对“断桥”、“霸王别姬”、“樊梨花征西”的戏文都烂熟于心底。

1932年秋,父亲从省城读书回来,正置新平戏剧艺术的兴起,面对自己喜爱的艺术事业,是从教还是去演戏,内心是极其矛盾的。但迫于家庭的压力,他只有接受当时教育训导处的聘请,去教了几年书。其教学还是深得家长、学生信赖和钦佩;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蓝于田的学生,还记得他当时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及所讲的故事。教了几年书后,父亲觉得教书并不是他的强项,就离开课堂进了当时的戏班子“玩友班”,投身于竹兰芳、黄伯轩门下学习滇戏和花灯。他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可是对家庭的叛逆,是犯了天下之大不讳。奶奶气得大骂:“气死我也,气死我也……,我守寡二十多年,却养了个不争气的逆子,痛杀我也。在当时,教书是个人人崇敬的好职业,而戏子是低人一等,被人之所瞧不起的。然而,父亲却偏偏选择了唱戏,这叫奶奶如何接受,她老人家就此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父亲在往后的日子里,也为此事感到过内疚,但他却一直不承认自己选错了行当。在他投身戏剧艺术的旅程里,确实有“过五关斩六将”的风光,却也历经了“走麦城”的人生低谷。

父亲蓝于田从入了“玩友班”,跟竹兰芳、黄伯轩两位高师学戏。因他的文化基础好、起点高,掌握演戏中“做、打、唱”基本功就快,再加上蓝于田早起晨练,晚上苦读戏文直至深夜;所以,他对戏文能融会贯通,演戏时进入角色就快,把戏演得随心所欲。使他成为小城稍有名气的戏子。在台上他出将入相,扮赵子龙大战长板坡,救少主成为一代功臣名将;扮负心汉陈世美,害苦了守候寒窑十八载秦香莲;“三打竹家庄”中扮宋江,呈现一个有勇有谋,疏财仗义的江湖首领。他演谁象谁,赢得小城戏迷的喜爱,在新平说起戏子蓝于田真还小有名气。1936年新平“玩友班”改建为“复兴社”,戏班子进一步壮大。再说,竹、黄两位老师之后,又有陈炳忠、董竹君等戏剧名家来到新平,经他们的多年培养,新平当地戏剧人才逐渐成熟,除父亲蓝于田外,杨耀轩、蒋吉年、黄俊臣、刘鑫、倪启程、陈川、王家庆、张清民、王凤仙、马一平、余小凤等都成为戏班子的骨干力量。这支年轻的戏剧艺术队伍,经竹、黄、董、陈几位大师的指点排练,第一次把滇戏“霸王别姬”、“秦香莲”、“断桥”、“桃园结义”搬上了舞台。

据说,当时新平虽地处深山,然而,从县长、商贾巨富到一般平民百姓都喜爱戏剧。每当有新戏,在马神庙大剧院上演,县长郑家宝、于国陈,县城首富李修成、尉迟凤璋,乃至平民百姓都会拥到剧院看戏,剧院常常人满为患。每到赶庙会或几个重大节日,新平县城都唱大戏;此时,小小的桂山镇,汇聚了不少南来北往的客。中街、马神庙就会成为人潮涌动的闹市,剧院门口有着许多新平特色的小吃;那些说平书的、耍猴的,算命的,卖膏药的都聚集于此,滇戏、花灯艺术的火爆,促成了当时县城的异常繁荣。新平人对戏子是崇敬的,爱戴的,不亚于今天人们对影星、歌星的追崇。演出结束后,戏迷们为一睹竹兰芳、黄伯轩、陈炳忠、董竹君的芳容;常常会守候在剧院门口,直至见到真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样的场景,让蓝于田、杨耀轩、黄俊臣、蒋吉年、刘鑫等引为自豪。他们说:正是新平人民热爱艺术,爱戏如痴的热情,才铸就了新平“戏窝子”的美名,《新平县志》也如实地记载了,新平戏剧艺术兴起的全盛时期。

据蓝于田、杨耀轩、蒋吉年、刘鑫等老艺人回忆,当时,新平的戏剧艺术家们是爱国的,追求进步的。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平复兴社戏班子在竹兰芳、黄伯轩等人倡导下,开始上街义演支援前方抗日将士,义演在新平县城、扬武、新化、戛洒等地展开,时间长达半月有余,共捐得抗日资金3000余银元,上交省抗日宣传会,以表达新平演艺圈全体人员的爱国之心。在此期间,他们还为应征入伍的将士进行过专场演出;多少年后,父亲蓝于田还记得,当时演出的剧目是《岳雷扫北》、《薛仁贵征西》,以此鼓舞即将开赴前线的抗日将士。那些震撼人心的日子,对新平的老戏子来说,是永远铭刻于心的,必竟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回忆起在哈尼山寨的日子,年近古稀的父亲蓝于田,每讲起他们为抗日将士义演的事,还会在他那枯瘦的老脸上呈现出奕奕神采,他觉得那是自己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往事。

实际上,新平戏剧艺人,全县百姓都把抗击日寇,民族存亡安危之大事牵挂于心。他们常聚集于新平县民李子清的茶馆(茶馆遗址在今小花园戏台前),边听前方传来的战况、边唱板凳戏。李子清为方便大家之活动,就在茶馆前搭起简易戏台。从此,新平戏剧艺人、文人墨客就凭借此台唱起《长板坡》、《戚继光勇挫倭寇》、《邓世昌》等自编自导的滇戏,有时新平文坛名流马太元、周镇岐、陈鑫献等也会登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抒发自己对倭寇之仇恨和誓死抗日的决心。战争年代的新平人民,就在戏剧艺术的鼓舞和影响下,把弟子一批又一批地送往前线。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来到小花园的戏台前,似乎还听到:“护幼主——,突出重围。去吧主公寻,千军万马你休想挡住,我银枪铁骑……”;“可恨,倭寇侵我—华—厦—,烧我村庄—,辱我同胞姐妹,七尺男儿我当提枪上马,奋起杀敌——!”的高昂唱腔,还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情朗诵。无论是高昂清爽唱腔,还是那壮怀激昂的朗诵,讴歌的是一份爱国之情,渲染的是一腔洒向敌寇的热血;新平就在这种文化的馨陶下,涌现出了尉迟风岗、吴镇科、唐逸卿等一批抗日英雄。那是个苦涩的岁月,也是热血沸腾的年代。蓝于田的人生理念,就是在那个时期确立的;他认为无论生活如何苦涩、夜如何深沉,都会迎来明天的黎明。蓝小雨认为就是他如此坚定的信念,鼓励全家人走出哈尼山的困境,让自己能读完高中大学,最后参加了工作,能为国家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老人家的成功之处。这也是蓝于田,艺术人生中最闪光的地方。

就在这一代人的推动下,新平戏剧艺术从清朝末年发展至新中国成立。1956年,新平“复兴戏剧社“改为“新平剧团”,从此新平戏剧历史翻开了它崭新的另一页。这段时期,是杨耀轩任剧团团长;剧团的全体同志,面临如何接受新思维、新观念等系列问题。这一时期,因各种原因,竹兰芳、陈炳忠、黄伯轩、董竹君面对局势的转变,思想上产生了种种顾虑;所以,他们相继离开了新平。竹兰芳、陈炳忠去了通海;黄伯轩、董竹君去了昆明。据说,不几年后他们都相聚于省城;最后,成为一代戏剧艺术名家,都从省花灯团,滇戏团退休得于安度晚年。

新平戏剧、花灯受竹、黄、董、陈几位大师的影响,已形成气候,杨耀轩、蒋吉年、蓝于田、黄俊臣、刘鑫、倪启程、陈川、王家庆等,都已得几位大师的真传,成为新平滇戏、花灯的骨干力量。解放后的新平剧团,仍在新平起着讴歌新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1956—1959年的三年间,剧团经自编自导,相继上演了“玉约瓶”、“山伯访友”、“垂金扇”、“十五贯”、“岩侃和阿月的婚礼”等十余个滇戏、花灯剧目。这些滇戏、花灯不仅在县内开展巡回演出,还到了思茅地区(现今普耳市)、红河州、文山州等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上演之剧目,可以说深受群众欢迎场场暴满。当时的新平剧团,真是在全省都有了名气。蓝于田认为,在这前后的二十年中,作为新平的老戏子,他们真是出尽了风头。

遗憾的是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本该抓建设促发展的新中国,却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运动”,新平剧团就在这些“运动”中慢慢解体。1960年,父亲蓝于田被下放到离县城五十里的哈尼山旮旯村,随后就进入了他“走麦城”的人生低谷。此时,蹲在旮旯村的蓝于田,才想起母亲金氏生前的话:不听老人言,早晚要吃亏!谁知今天真的应验了,他想也该自己命中有此一劫,目前只好走一步算一步。母亲金氏虽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却也知书达理,能把操持家务、教育子女做得有条不紊;她多少对时局有自己的见解,劝儿子虚心从教,自有她的道理。当命运之舟,把他浅搁在旮旯村这片红土地上时,蓝于田才对母亲的教诲有所感悟,然而,为时晚矣!

到旮旯村的第二天,生产队长白绍松来给他按排工作,见面后,才知白绍松还是自己的表亲,论起来还得喊表哥。蓝于田很不自然地喊了一声:“表哥!”,白绍松也尴尬地说:多年不见,虽是亲戚都生疏了。来了也好,这里虽是乡下,然而土肥水好,无论栽什么,都可以获丰收,捞得饱肚子,你就安心在下来吧。你现在对农活都不熟,就暂且给队里放牛。他到是很乐意地回答:好啊!蓝于田想,在山青水秀的地方,每天赶牛上山悠闲地转转,也不是坏事。白绍松见他满脸喜悦,转身出门后就轻声啼咕道:真是个大象公(乡下人对戏子的称呼),第一天新鲜,过上两个月看你烦不烦,过去只会拿笔杆子,往后要拿锄头把哦!可不像唱戏,那么轻松哦!蓝于田好象也听到表兄的讥讽,他在心里反击道:才不过是拿点锄头把,有啥可难的,哼!我老蓝就不信学不会,常言道:世上有三苦“读书、赶马、磨豆腐”,最苦的读书我都能轻而易举地驾驭,区区一点农活有啥不得了的,你白绍松别门缝里看人。

有时,蓝小雨也很钦佩父亲,小时候随他上山砍柴挖地,下田侍弄庄稼,他和当地哈尼族群众也差不了多少,每样活计都做得顺顺当当,修理点生产工具,制作点板凳、小桌子等生活用具,都能做得精致美观。当时,跟他相处得甚好的哈尼族朋友杨家旺说:蓝老师,你一个读书人,把农活做到这个份上,真是不错了哟。但是,蓝于田最得人心、最让人钦佩的,还是他渊博的知识,中秋和春节是蓝于田最忙的时候,那些有儿子在外的人家,要来请他代写书信;过节了,要写对联的人们,都络绎不绝地来找老蓝。蓝于田也是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写好后还很耐心地念给人家听。其帮人写的家书,不外乎是告诉在外的儿女家人平安,长辈对儿女的期盼,鼓励其工作上进等。其所写的书信,言辞之流畅,语气之亲切、诚肯,表情达意都到了让人动情的地步。这使许多找他代写过书信的人,都觉得他写得好,写出了自己要说的心里话。父亲的对联也写得不错,至今,蓝小雨还记得“万众同心绘宏图,山村群策治河川”;“春风送暖迎宾客,门前花艳庆佳节”;“群岭翩翩千山秀,众水潺潺万河新”等几幅。它反映了新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巨变,及喜庆佳节的热闹氛围。看着蓝于田写的对联,不仅字写得龙飞凤舞,内容风格还与这山乡景色恰如其分;蓝小雨的小学老师徐家民说:小雨,你父亲的书法起源于欧体,却自成风格,让人看了气势不凡。现在蓝于田的字,也只有徐家民老师还收藏了几幅对联。初到哈尼山寨,蓝于田也是个有抱负,想有所作为的文化艺人。旮旯村的哈尼族青年个个能歌善舞,听说老蓝是搞滇戏、花灯的,就都想来跟他学戏;老蓝也觉得此举甚好,又不会丢掉自己的专业,又能培养出一批农村文艺人才,真是个两全齐美的好事。于是老蓝就把过去的剧本翻了出来,还针对哈尼山的实际,新编了《村医李小花》、《张四娶亲》、《工地喜讯》等花灯小戏,开始教村里的年轻人演戏,一场教唱花灯的活动在旮旯村兴起。假若,蓝于田不是生在那个时代,此事肯定有人支持,那么哈尼山旮旯村,就会培养出一大批业余的花灯艺术人才。然而,事以愿违,不久后一场史无前例“大革命”在全国烧了起来,滇戏、花灯都被当成封、资、修的东西,予以打击和清除。蓝于田的这种做法,正好引火烧身。正愁找不到打击对象的造反派们,见旮旯村冒出了那么一个封、资、修的典型蓝于田,真是欣喜若狂,他们象发现新大陆般的高兴。蓝于田,从此就被当成哈尼山封、资、修的代表,遭到无情的批斗和打击;母亲也受到牵连被拉去陪斗至深夜,年幼的蓝小雨睡在床上,也常为父母的事,感到当惊受怕。

“文革”结束后,蓝小雨从许多反思文学中,读到遭受迫害的人们“住牛棚、埃批斗”的描写。这对蓝小雨来说并不陌生,还深有感触,蓝小雨觉得那样的描写一点也不夸张,当时,蓝小雨家就住在村边的一间牛棚里,这间破烂不堪的牛棚,已无法起好遮风挡雨的作用。一旦雨季来临,就形成天上下大雨,屋内盆罐接雨忙的尴尬场面。在那间破茅屋里,想寻找一点安身之地都困难;有时蓝小雨一家三口,就撑着一把烂雨伞守候到天明。这使蓝小雨想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几句诗:“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当时,在蓝小雨幼小的心灵中,多想拥有一间牢固的土平房;然而,那种要求在当时又是何等的奢侈。本来社会在发展,人的生存环境应该在渐步改善。但是,谁会想到一千多年后,戏曲艺人蓝于田一家的历经,会与诗人杜甫的境况如此惊人的相似。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他创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才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那些,脱离了中国实际的口号与吹嘘,都显得苍白无力;离开科学的思维、实践的探索;所有主观意念杜撰出来的“真理”就变成谬论,就是封建意识的东西。然而,这样简单的问题,我们却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得于证实。如果没有邓小平,谁又敢站出来否定,那些被神化了的理念,被推崇为真理的伪科学;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这里,使我想起孔子这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论语》、《中庸》、《大学》中的理论,成为影响华厦文化基石;可惜的是,他没能使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位君王采纳他的主张;因此,他才会有“道不应,浮沉沉于海”的牢骚。我们认为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比孔子更高明,他使自己的理论主张得于实现,并造福于人类。作为一代思想家和伟人,他比孔子更成功。

作为蓝于田虽是个小人物,然而,社会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平凡家庭组合而成,所以,我们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社会事业的支撑,又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的人,因此,人是社会支柱的元素。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很人性化的,这跟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和谐社会”是相吻合的,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冲破阴霾见到光明,看到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国家到个人,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我们重提蓝于田的旧事,不是颓废,不是无病呻吟;它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切。那样的恶梦,虽已远离我们,回首那时的旧事,目的是要让我们的子孙记住这血的教训,被免悲剧重演。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暖了神州大地,我们所经历的恶梦总算结束了。此时的蓝于田已是71岁的古稀之年。按他的话说:总算熬到头了,漫漫长夜结束了。蓝于田没有带着地、富、反、坏、右的帽子进棺材。这是一个老艺人临终前的慷慨,摘帽后不久,蓝于田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尘世。他在外的儿女们没有回来,只有蓝小雨和他年迈的母亲,送着老人的灵柩上山。

只觉得

如此的场面太孤寂

蓝老的灵魂,也会觉得

去天堂的路上,是如此的寂寞

他静静地走了

也许,他的走

留下太多的遗憾

然而,静宓的天堂之路

没有春暖花开,没有舞台下的掌声

蓝老,您也不别太在意

你,是洒脱的人

进入冷清的天堂

你会相邀

爱戏的玩友

重组您的戏班子

唱响《盗仙草》、《断桥会》

清明了,静默你坟前

又记起

苦涩岁月里

您那,清爽唱腔

让冷清山乡

有了春的感觉

让所有凄苦的日子

有了一线生机

蓝于田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人生和才华,一起被埋进了哈尼山的红土地里。这是80年代初的春天,没留下任何该留下的东西,牵挂的只是老妻、幼子……然而,生命就像一株破土的萌芽,轮回于尘世。蓝小雨后来被下乡去寻找蓝于田的杨耀轩、黄俊臣带回,送进了县艺术团;最后,经杨、黄两位领导的推荐,离职到上海艺术学院进修,后来也成为小城新一代戏剧名家。

作为“戏窝子”新平,仍然后继有人。小花园的长廊上,那些爱好滇戏、花灯的票友,依旧在唱着板凳戏。戏迷们为过把隐,各扮净、旦、丑、末,纷纷登台演唱。虽没戏装披挂,却也把“长板坡”、“霸王别姬”、“二度梅”“秦香莲”唱得有板有眼。小城梨园春来早,景观依然梨花香;百丈长廊聚戏痴,演绎春秋五千年。新平“戏窝子”的梨园之风,永远不会停息;戏迷们依旧做着他们的梨园梦,把情感挥洒在翠竹绿荫下的长廊里……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阿力lx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恋上痞子点评:

他,只是一个戏子。
他,却有不一样的身份。
在个个不同时代里,或兴趣,或爱国举动,或是人生的低谷……
但最后却发现,原来走过这一切,谱成一曲梨园往事悠悠。

文章评论共[4]个
恋上痞子-评论

往事悠悠,事过境迁。嘿嘿。at:2008年07月14日 早上9:24

阿力lx-评论

谢谢编辑室的评论,往事如歌,往事如烟,这一切组成生活中的绝唱,留下你我他的足音,谢谢所有来访的文友和老师……at:2008年07月14日 上午10:34

云追月-评论

    从一位老艺人的人生经历,便可窥见时代发展斑驳的影子。at:2008年07月15日 早上8:27

成子萌-评论

一个艺 人,一段历史,一部家族纪事。让人看了回味无穷,其文字的厚重感,其内容的丰满,可以说驰骋上千年,纵横数万里。好文章问好作者!at:2008年12月19日 晚上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