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花腰傣之旅(三章)阿力lx

发表于-2008年07月13日 中午1:17评论-4条

(这是神秘哀牢三章的姊妹篇)

◆阿力

游在傣乡

知晓新平花腰傣的人,现今渐渐多了起来。节假日、周末到新平花腰傣之乡旅游,已成为海内外游人的时尚。新平花腰傣的聚居地戛洒、漠沙,离省城昆明仅有200余公里,在有车簇们眼里只是一步这遥,两个多小时就可达目的地,比西双版纳要近得多。再说,花腰傣的民族风情又别具特色,对每位游客都充满了诱惑力,都想了解,这是什么样的傣族?

首先,花腰傣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其原始宗教让我们感到神秘而古朴。无论戛洒还是漠沙,这里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傣族相比,花腰傣不受小乘佛教的影响,信奉的是大自然,他们认为世间万物有灵;因此,她们不过泼水节而赶“花街”。光说“花街”,就是一道蕴藏着丰厚民族文化的靓丽景观。戛洒、漠沙都是红河上游的两个小镇,这里是花腰傣的聚居地,约有5万余人的花腰傣,居住在这条长约50余公里的河谷里;其次,这里自然景光独特。高山密林、涧水奔腾与河谷的碧水黄沙、竹林古渡、土掌楼房等景观相映成趣,充满了诗意;再次,服饰华贵婀娜多次姿的花腰傣姑娘,腰间挂着秧箩,肩上挑着的黄鳝笼,从田埂上款款地向你走来。傣乡原野上的木棉花、凤凰花已染红了蓝天,这一切都组成初春傣乡的亮丽景致;最后,当你驱车登上哀牢山,那又是另一方天地。薄薄的清雾让山野蒙上一层轻纱,隐约的山村,此时,山野里的桃花、梨花、杏花,及各色山花都开了;然而,这些都显得朦胧,让游人宛如进了仙境。如此的景致,到有点象沈丛文笔下充满诗意的山水神韵。

花腰傣是个水样柔和的民族,其古堡式的土掌楼房,华贵的服饰,宗教信仰都让人感到神秘而产生遐想。花腰傣追溯其历史,史料是这样记载的:“僰夷,亦称摆夷,性懦,喜居炎瘴地,食酸冷之物,尝捕鱼于水中……” 这一史料,让我们对这个古老的民族有了初浅的认识。经考古发现,无论是元江它克冲崖画,还是出土的纽蛙纹羊角编钟、石斧、石环,都证明远古的濮水畔就有濮人居住,这些濮人又是来自何方?因花腰傣没有文字记载,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定论,我们只好从出土文物中推断,这些濮人就是花腰傣的先民。而这些先民的来历,经考证又可能是滇王族的后裔。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没有准确的历史依据,也无需穷究。新平花腰傣分傣雅、傣卡、傣洒三种自称,分别居住于漠沙、戛洒、腰街、水塘四个镇,约有5万余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是傣洒和傣雅,傣洒聚居于戛洒、傣雅聚居于漠沙,因此,来看花腰傣的游人,到新平小憩后都前往戛洒和漠沙。戛洒位于红河上游,坐落在一个约10平方公里的小坝子里,平均海拔约为500余米,是戛洒镇政府所在地。古时亦称勐洒,意译为沙滩上的街子。来到戛洒,要看花腰傣就必须去旅游文化生态村的大槟榔园,这是个60余户人家的小村子,青一色的土掌楼房,四周有寨墙,寨门分东西二门,它浓缩了花腰傣的整个世界。大槟榔园,实际上是一个赋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花腰傣旅游景区,整个景区由习俗文化区、宗教文化区、曼朗广场、饮食文化区四大块组成,共25个景点。

这是个聚集花腰傣文化的大观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纹身、染齿,纺织、刺绣,竹编、制陶等工艺制作演示;圣树林里我们还可看到,许多古老的祭祀活动;曼朗广场的舞台上,花腰傣姑娘的歌舞《帕织秧》、《银铃舞》、《摆呀摆》的表演,也别具风格,游人进入这样的环境,似乎进入另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导游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个远古的神话,而花腰傣的生产生活又似乎还停留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作为游者的你、我,好象进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经过近几年的不停开发,红河戛洒段沿岸景点都已有游道相连,归入大槟榔园景区,该景区共有曼朗广场、贺腊麦(牵手桥)、满恋(情恋之地)、望江坪、弄娥(紫色湖)、祖先冢、速都古渡、曼湾古寨、匹勒(定江神石)、黄果榕等25个景点。这些景点都有不同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据说曼朗广场、望江坪、黄果榕与傣军将领刀成义有关,曼朗广场、望江坪是当年刀成义傣军的驻地和演兵场,那棵高大古老的黄果榕下是刀成义的殉难之地。唉!可惜的是称雄一时傣军,最终没能成其大气,毁灭在清军的诡计和蒙骗中。每当游客至此,都会想起,昔日义军的营帐灯炎、金戈铁马;祖先冢、速都古渡、匹勒等景点,让我们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迁徙、战争、创业的痕迹;从贺腊麦、满恋等景点中,我们看到花腰傣人的爱情与生活。这就是戛洒花腰傣之旅,给每个游人的感受与见闻。

以下我们将视野投向傣雅人的聚居地漠沙,漠沙的傣寨风光与戛洒相比差异不大,傣雅与傣洒最大的差异就在斗笠上。傣雅的斗笠,边沿是上翘的,形若飞蝶状,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而傣洒人的斗笠是锥形状的,其边沿下斜形如锥体。来到漠沙这个美丽的傣乡,除那翘沿的斗笠外,绿如翡翠的甘蔗林,田野里东一簇、西一簇的槟榔林,还有掩映在林子里小村,村前流过清清的小河,都会让人产生对傣乡的依恋。特别是来到大沐浴村,这种感觉会使游人更加强烈,成排的土掌楼房,房前屋后的槟榔林,村中央的歌舞广场,广场边上的舞台、花腰傣文化博物馆,向田野里沿伸的彩蝶园、情吕园、长寿园,村后的人工瀑和沐浴潭,组成别具风格的花腰傣文化生态园。这生态园中幽林、碧水、村庄,还有那原野里飘荡着的山歌都相映成趣,吸引着远方来的来客。

当我们随游道来到红河岸边,一古渡便展现于眼前,这就是大象渡口。听其名就有种神秘感,据戛洒、漠沙的傣族老人讲,远古时,戛洒、漠沙,坝子里森林密布,每条河都流淌着湍急而银色的水,河岸边沿上有着成林成片的竹林和野芭蕉,森林里栖居着野象,野象们就靠竹子和野芭蕉为生,花腰傣先民常把大象训化了帮人劳动,当时的渡口就有大象帮运重物上船,大象渡口也就因此而得名。虽说,后来因环境的改变,大象往南迁徙,渡口没了大象;古渡依然是古道上的要塞,许多南来北往的商旅仍聚焦于此,这里的马店、客栈、酒家生意仍然火爆。据当地老人讲:民国末年,这里仍是北通省城,南接迤方的要塞,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修通了公路汽车取带了古道上的马帮,古渡的繁华才逐渐萧条。置身古渡,面对滚滚东流的红河,让我们的思绪浮想联翩,流亡迁徙的滇王后裔,濮水畔的花腰先民,现今衣着华贵的花腰傣人,就象一张张历史的片断,划过我们的脑际。花腰傣,您从远古直走来!栖居于红河峡谷,那多彩的花腰,连接了这个古老民族的过去和未来……

吃在傣乡

新平花腰傣其饮食是独特而讲究的,史料云:“喜食酸冷,善烹生肴……”他们对制作酸冷、凉拌、生肴,有着独特的技能。每到花腰傣之乡的戛洒、漠沙,我都喜欢吃傣家人烹制凉拌菜和生肴。其凉拌生菜中苦胆拌肝片、野生的鱼腥草、生鱼片等,不仅味道可口,还有消炎、解暑之功效。花腰傣厨师,烹烧出来的狗肉,也是一流的。菲菜抄狗肉,加配料的凉拌狗肝,红烧狗肉,灌血肠,菲菜腌菜抄狗肉等,让人吃了回味无穷。这些菜的烹制戛洒、漠沙的花腰傣人都会做,无论你进谁家,只要条件具备,都会把狗肉做得精致而味美。

这里我们重点要说的是戛洒的“汤锅”,戛洒“汤锅”的烹制看似简单,不外乎是一大锅清水,把宰杀好的牛、羊、狗、驴等肉,整块整块地随同内脏一齐放入水中,用大火煮熟即可。然后捞出切碎,配上蘸水就可食用,其蘸水不外乎是小米辣、薄荷、蓼草、芫荽等类配料。然而,端起一碗戛洒“汤锅”,一尝其味醇香可口,从麻辣中品味出一种舒心的感觉。不管牛肉、驴肉还是狗肉的“汤锅”,都让你尝后觉得麻、辣、香具全,其味在口中三天还萦绕有感。所以不少人吃过戛洒“汤锅”后,总是念念不忘,想再找机会一饱口福。据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老外们吃后,也赞不绝口。所以小小戛洒“汤锅”,真是名扬九州,名声远播海内外。但是戛洒“汤锅”一旦换了地方,就煮不出这种味道,有人把戛洒汤锅的烹制方法、蘸水配料带到昆明、玉溪去煮,一尝和原地煮的“汤锅”味道相差甚远。因此,那些想品尝戛洒“汤锅”的游人,仍络绎不绝地涌往戛洒,特别是一年一度10月份的戛洒“汤锅”节,更是使戛洒小镇的人气倍增,戛洒“汤锅”成为傣乡饮食文化的主流,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于是有人写诗赞道:

碧水黄沙尽,春早木棉红;古渡人无影,寨门也搁空;食宿皆无虑,共尝汤锅肴。

由此诗可见,游在碧水黄沙间,这里的春天来得早,这里有幽静的沙滩、村落、小径,,让你感到回归自然的悠闲,有很好的心情,去品尝美味的汤锅。真是一锅煮三江,麻辣品人生,这就是吃在傣乡的深刻寓意。

徜徉花街

新平花腰傣的“花街”,现在已被谋体喻为“东方的情人节”。这个所谓的“花”是指人而言,不同与其他地方的花市、花街等。当西双版纳的泼水,走红全国乃至世界,倍受游人青睐之时,玉溪市新平县花腰傣的“花街”,也悄然兴起受到众多谋体瞩目。然而,这“花街”又是如何的赶呢,它的具体内容又是些什么呢?

“花街”是花腰傣姑娘显美、赛美,挑选配偶的盛大集会,因姑娘穿戴得如花似玉而得名。这赶“花街”戛洒、漠沙两地,也各不相同,戛洒的“花街”一般在二月里的第一个属牛日,“花街”与“祭竜”(“祭竜”就是祭寨神)同时开时,现今“花街”的地点在大槟榔园;而漠沙的“花街”,地点一般在定在大沐浴村,一年内有两次:第一次在正月十三日,称小“花街”或上“花街”第二次在五月初六,称大“花街”或下“花街”。无论戛洒还是漠沙,“花街”的那天都热闹非凡,所有的花腰傣姑娘和小伙都聚焦集到“花街”,来寻觅自己的另一半,希望能遇到自己心爱的人。

戛洒、漠沙的“花街”我都亲临过现场,那真是美女若云,帅哥聚集。据了解,这一天花腰傣姑娘都起得很早,梳洗打扮穿上盛装,准备好秧箩饭和示爱的信物手帕,就来赶“花街”。到了“花街”上,姑娘们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一起,婧丽的着装,迷人的笑脸,别致的秧箩,组成花街上靓丽的风景线。此时,着装讲究的花腰傣小伙子出现了,他们从各村各寨聚拢来,背着三弦、吹着竹笛、唱着情歌,徜徉于“花街”上,寻找着自己心爱的姑娘。他们这种走街串巷式的徜徉,目的在于看花、探花。据当地的傣族老人讲:这种“看花”与“探花”也是很讲究艺术的,如果小伙子过于心急,就会让姑娘觉得不稳重,拒绝你对她爱的示意;反之,如果你读不懂姑娘的眼神,冷漠地对待姑娘对你的探视,也会让机缘察肩而过。总之,“花街”上的走街串巷,也很讲究学问;你领会了其中的奥妙,做到得体大方,就能吃上秧箩饭,拉近你与自己心爱姑娘的距离。不久前,我跟一个比较了解花街的老人在一齐聊天,才知道吃了秧箩饭后不一定能喜结莲理,吃秧箩饭仅是男女双方接近的第一步,最多只能算倾心的意中人,只有姑娘把荷包、手帕交给你才说明两人的情感有了眉目。小伙子也才准备订情物,叫家人托媒去女方家说合,以成其好事。

“花街”这一东方的情人节,是古老民族爱的浪漫曲,它把相识、相知、相恋不断地廷继,把愿结莲里的若言,随秧箩、荷包和手绢传到爱人的心上,把两情相悦,生死相依的爱,镌刻在老木棉树上,使爱情成为这个古老民族的永恒主题!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阿力lx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作者细腻的文笔把花腰傣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
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花腰傣人民朴素的民风也在笔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厚重的文字,细腻的文笔,
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章评论共[4]个
文清-评论

厚重的文字,细腻的文笔,给人不一样的感觉。问候朋友!
  【阿力lx 回复】:你好,谢谢你的评语,有空多来观临哟 [2008-7-24 1:54:34]at:2008年07月13日 下午4:01

千山百合-评论

本文从游、玩、吃三方面一一道来,条理清晰,文笔优美、自然流畅,充满了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读完令人无限向往。问好朋友。
  【云追月 回复】:作者为我的师兄,文笔不错吧. [2008-7-13 23:58:01]
  【千山百合 回复】:呵呵,原来你们是一伙的啊,云南怎么净出才子,问好朋友。 [2008-7-14 6:44:59]at:2008年07月13日 晚上11:15

阿力lx-评论

谢谢编辑和各位文友的厚爱,对本文给予的肯定,作者在此深表谢意!at:2008年07月13日 晚上11:31

云追月-评论

老兄,不错啊,收获了精华。努力吧,我们共同的心愿。
  【阿力lx 回复】:我怎么进不了你的网页呢,也祝你多出精品,互相鼓励吧! [2008-7-14 0:06:14]
  【云追月 回复】:怎么我俩都如此痴迷,这个时候还在耕云播雨. [2008-7-14 0:40:00]at:2008年07月14日 凌晨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