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皖南的一个村落,地理位置也算是沾上人杰地灵这个概念,小村的后面是绵延的黄山余脉,村子前面流淌的是蜿蜒千里的青弋江,南陵十景之一的青弋波光就是在家乡的这段江面。
故乡就是这样一个既是山乡也是水乡的村落,村子里的沟渠河叉纵横交错,桥就自然成了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了。
想到桥就想起自己孩童时的许多趣事,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也最感情趣的便是家乡的小河上用几根木头搭建,两头用铁索和那种结实耐用的古树藤缠绕的、横吊在小河水面上的木索桥。清晨,那半透明的山乡晨雾悄悄散去,水映云霞、波光粼粼,凉爽的晨风夹裹这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常坐在桥上看晨暮中早起的父辈们在田间耕作的,看小河边浣衣的少女还有碧绿的蓝天和白云,当然,这些词语都是我在日后的读书中学来的形容词。
远离故乡多年,我一直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当我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变,那座曾经给我留下童年美好记忆、给我留下童年美好乐趣的木索桥已经被遗弃在河边,那斑驳沧桑的面容,好像在向每一个过往的路人诉说着什么。望着取而代之的那漂亮宽阔的水泥钢筋的花栏杆桥;望着这山乡的时代变迁的巨大变化;望着故乡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望着那不满青苔再也没人理会的木索桥,它好像被可爱的小女孩废弃的洋娃娃,又像被小男孩丢到一边的旧玩具,没有人理睬,没有人去看它一眼,更没有人去想到曾经的木索桥为村民做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我站在这个似乎不认识的宽阔的桥面上,环顾故乡面貌的惊天变化,遥望四面青山、绿水环绕的村落,幢幢新式的小洋楼跃入眼帘,汨汨的河水从桥下流过,象在述说着一个遥远而古老的传说。
离别故乡数载的日子里,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令我很兴奋,同时也令我添了些许伤感,有多少难以忘怀的故事曾遗落在这饱经风霜的小桥上,我久久地徘徊在小桥上,追忆那逝去的年华感觉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纯洁,那依依不舍的心情不正是怀念的、守旧的情绪吗?
-全文完-
▷ 进入汪保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